高考作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严格标准的现实时空限制的应试写作。写作是自我情感的抒发,写作更是对生活与自我的剖析。
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就能点燃创作欲。阅读积累是作文内容丰富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仿写、续写和改写是快速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一味积累而不会模仿运用这些美文佳句,积累素材就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
语思:关于高考作文2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中,近年来的作文命题愈来愈灵活,又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但是万变不离其综。有序地训练并在现实的情境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掌握以下常见常用的文体:
1.演讲稿
演讲稿与发言稿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有其特定的格式内容。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高考作文题目中多以考生以学生身份对某事进行倡议。
所以演讲稿文辞应该昂扬向上,其格式要注意顶格写称谓语,例如“亲爱的同学们”,要注意面对谁演讲,从而注意措辞,然后是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例如“早上好”或者“大家好”之类的。然后是开场白,一个简短的引言直接进入自己的演讲内容,结束语放在最后,例如“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至于发言内容,一定要有中心,也就是根据材料立意准确,能让听众明白你所要表达的内容与主题。值得注意的是演讲稿与书信体不同,结尾不需要出现姓名。
如2020年全国Ⅰ卷的围绕材料中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谈感触,结合自己的感受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2020年全国Ⅱ卷发表以“同一个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2019年全国Ⅰ卷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写一篇演讲稿等。
2.书信体
书信体的考察需要学生正确掌握书信格式。要注意:
(1)开头称呼
也称“起首语”。称呼要在第一行顶格写起,在称呼后加冒号,冒号后不再写字,下一句另起一行写问候语。开头称呼和结尾署名要对应,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要明确。称呼前面一般要加上如“敬爱的”“亲爱的”等的限定、修饰词,以表示敬重或者亲近对方。
(2)问候语
书信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语是用来礼貌性表达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尤其像“慰问信”、“感谢信”有主要目的信,更要注意问候语。
最常见的问候语是“您(你)好!”。根据材料所给时令节气不同,也可加入如“新年好”“春节愉快”等,问候语一般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可以单独成一段。问候语之后,常有加入几句启始语。如“久未通信,甚念!”“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之类。如“展信佳”“见信如晤”“见字如面”等启始语在一些书信中,也是常用的。
(3)祝颂语
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加入表示敬意、勉励或祝福的话,以此作为书信的结尾,这就是祝颂语。一般使用“此致”“敬礼”,但这两个词语极易混淆其格式,“此致”应该空两个,而“敬礼”需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4)署名和日期
书信最后一行,一般靠作文纸尾部写信人的姓名,其位置应该居于祝颂语下方的右侧,写信日期上方。在署名后,还可加上“恭呈”“敬上”“谨上”等,以表示尊敬。要注意写信对象不同,自己的称呼也随之改变:如果是写给的朋友、家人,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你的好朋友”“您的儿子”。要注意不能出现真实姓名。
以2020年全国Ⅲ卷为例,要求考生为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正式格式应为:
致高一新生的一封信:用奋斗为青春着色【标题】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开头称呼】
你们好!【问候语】当你们满怀欣喜的踏入高中大门时,可曾想过这三年的高中生活如何度过?【写信缘由】
…… ……
…… ……
…… ……【此处正文,省略800字】
此致【空两格】
敬礼!【祝颂语,顶格】
你们的学长【署名】
某年某月某日【日期】
涉及书信体写作的还有2018年全国Ⅰ卷——写一篇给2035年的青年人的文章等。
高考作文的内容考察,已不再局限于校园与家庭的视野下,拥有更宏大主题。如2021年高考作文“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就是围绕时代榜样与青年责任,考生必须有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2021年以汉代杨雄说过关于理想内容的古文来参考立意,这一类由古诗词引发阐释的主题,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解读水平。
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以人的书法笔顺为参考立意,考察立足于学生读图、识图、归纳图含义的能力;2020年全国新高考1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全国2卷、天津卷也涉及疫情,考察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心。
如2020北京卷以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学生对自身个体与宏大时代关系的思考;如2015年湖南卷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考察学生解读理解文字的能力。这些取材与考察内容,能为我们接下来高考作文备考提供信息,学生与教师要立足时代,扩宽自身认识,在发展变化中迎接挑战。
言为心声,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但高中语文学困生无法从优美的文字语言中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更无法用确切文字来书写心中感想。当学生观看电影等画面影像时往往能沉浸其中,甚至伴随电影情境或兴奋或垂泪,但是很可惜的是当阅读文字作品时,他们却无法感同身受,甚至不理解书中要表达什么。
卡夫卡认为“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如果一本书能给人以共鸣,达到情感的共振,这不仅仅是好词佳句的积累,更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情趣的提升与碰撞。
有阅读习惯的语文学困生多集中在阅读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带有网络短平快的特点,思想内涵不深刻,学生阅读时只追求当下的轻松愉悦,很多网络作品语句错误也得不到即时更正,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文字理解力减弱,这一弊端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书写出的文字内容过于空泛,思想过于简单,而且对于小说的理解也常常偏离本义。
在某次模拟考中,有一篇小说里描写官员与保安们吃饭,官员吃饭只挑青菜吃,保安们专吃肉,有不少学生把这一情节理解为官员廉洁奉公,一心为底层人民考虑。但实际上根据全文内容这一情节应该理解为讽刺官员平日大鱼大肉,所以饭桌上只吃菜,而保安们因为平时生活水平不高,所以饭桌上只吃肉。学生对小说人物理解的偏差导致对这篇小说的主题解说南辕北辙。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斯曾这样谈及教育本质,回到教育最初点,它是关乎塑造一个独立的人,高考作文就是观察教育现状的—个窗口和一个缩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