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依部分
第一,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作的一部从唯识学角度开显的一部“道次第广论”,有“小瑜伽师地论”之称。(净界法师)
第二,薄伽梵具六义: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
第三,大乘是佛说。
《成唯识论》卷三(T31n1585,p0014c):
「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预记别。二本俱行故。大 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四应极成 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声闻乘教亦应 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 烦恼,故应信此是佛所说。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是佛说。如庄严论颂此义言。」
现在影印的资料是从《成唯识论》上引来的,实在这上面就是根据《大乘庄严经论》来的,还是无著菩萨讲的。
说明:
第一个理由:先不记故。以佛的一切智智,没有预先提到这个说法。
第二个理由:本俱行故。大小乘佛法实际是同时在世间流通的。
第三个理由:非余境故。大乘佛法甚深,乃非思意境,唯佛可以宣说。
第四个理由:应极成故。此理极应成立,此大乘佛法如非释迦佛所说,而是其他佛所说,大乘是佛说仍可成立。
第五个理由:有无有故。如果离开大乘佛法,小乘法也不会成立了。因为离开大乘佛法,就没有人可以成佛了。此中有两意:1)阿含经修学是苦集灭道,证入无余涅槃,是不能成佛 2)小乘经论上没有强调提出菩提心。故还是不能成佛的。
第六个理由:能对治故。大乘行者,因征得无分别智故,所以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可以对治烦恼。所以大乘佛法,不是断烦恼,而是对治烦恼,转烦恼为菩提。
第七个理由:义异文故。大乘佛法是离开文字相,才可以证入第一义谛的。不可依文解义。
第四:所知依(即阿赖耶识)和所知相(即三自性)。。
「所知」,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世间上一切法都是心识所知的、所认识的。心是有明了性的,这个明了性它能认识一切法,而心识也是所知的,所以 「所知」包括了一切色法、一切心心所法,包括了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都是包括了的,所以叫做「所知依体」。所知依的体,就是阿赖耶识。
第一是「依他起自性」,就是一切因缘生法,他本身是没有的,怎么有了呢?要依赖因缘而现起的。这个「他」,就是因缘。依赖「他」的因缘而出 现他的体性,所以叫做「依他起自性」。 在唯识的立场,一切法都是心的变现;若心不变现,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那么这也就是指阿赖耶识说的,这个阿赖耶识就 是依他起性。
第二、遍计所执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在所知相那一章里面说的很多,解释了很多。简单地说, 就是我们内心所分别的境界,我们都执着它是真实有 的,那就叫做「遍计所执」 。我们内心不管是接触什么境界,我们都认为是真实的,不知道是虚妄的、是不真实的。就是我们学了佛法多少年了,还是一样的,遇见 什么事情都认为是真的,不能够看破了它,不能,那就叫做「遍计所执」。
我们通常说,「我执、法执」,这就是「遍计所执自性」。如果用简单的几句话说,就是:「 我们见闻觉知所面对的一切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 」。我们把这句话,把它千百遍地去注意一下,思惟一下,会好一点,会减少烦恼。
第三、圆成实自性」,圆成实自性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境界都是空的,都是无所有的。这个无所有所显现的那个体性,是「圆成实自 性」;就是扫除去一切虚妄,所显现的就是真实了,那就叫做「圆成实」,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这是不可破坏的。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唯圣人的圣智、无分别 智的境界,我们凡夫觉悟不到这里。这三种自性,就是由一个所知依分成三种真理。就是说明迷悟、真实、虚妄的这一切境界,说明这件事。这叫做「说名所知相 体」,这个所知相的体性就是这样子
第四:入所知相体(即唯识性)。
「唯识性」是什么?就是圆成实性。修唯识观分两个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像刚才说的,我们这一念灵明的心所面对的一切,都是内心的 分别;所分别的境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你就这样想,这样思惟观察。或者在奢摩他里面这样观察:所见闻觉知的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假的,都是虚妄不真实的; 离开了我的分别心,没有那件事情的体性。这样观察,就是观察一切法都是虚妄分别心,所分别的境界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这是第一个阶段这样子去修。
第二个阶段:就是再进一步的时候,这一念分别心也是不可得了,所分别的境界都是空无所有的,能分别的心也不生起了。「能所双泯,心境双泯」,这个时候圆成实性显现了,是名为「唯识性」。这第二个阶段的唯识观,这是真实的唯识观。
通常《中观论》说的性空观,观一切法,色法也好,心法也好,都是缘起的、都是毕竟空的。这一下子,色法也空了,一切法都空了,能分别的心同 时也是空了。那么空了呢,而能分别的智也同于所分别的境界,也都是空无所有的,那么就是入于第一义谛了,契入到第一义谛。当然这也是很直接了当,天台智者大师也是赞叹这种性空观。
在唯识的法门,它不先观一切法都是空,心先保留,分别心先保留,先保留自己的虚妄分别心不空,只是说所分别的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 ,先这样 观察。我认为这一个方便也是很好,也是不错的,也很能够降伏自己的烦恼,也是很有力量。就是很明显的看见这一切的冷的境界,热的境界,可爱的境界,可憎恶 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分别,根本没有那么一件事; 你不分别,没有那件事。 这样去观察也很有意思,也是很妙。
「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前面的所知依和所知相,就是说缘起的道理。这是我们初学佛法的人,先去这样学习,学习毕业了,就是入所知相,开始修行了。前面是理解的阶段,信解的阶段;这底下就开始修行,修唯识观,这样修行。
第五:定慧修学的次第问题。
初开始,我们凡夫用功修行的人,应该偏重于般若,偏重于智慧,你不得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可以,但是最低限度要得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 面修四念住也是可以。若是已入圣位以后,你一定要成就禅,不然的话,那个广大的圣人的殊胜功德你很难成就的,你的心力不够、定力不够还不行的。所以从我们 凡夫的位子来说,我们小小有一点定也就可以;但是入了圣位以后一定要成就定 。
第六:分别和无分别智。
什么叫「分别」?我们通常的习惯,我们的心遇见什么境界,心就去分别、去观察、去思惟,这就是「分别」。但是这个「无分别智」是和「分别」 相对的,它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呢?譬如说我们现在静坐了,静坐的时候心情静下来,就它不动;然后就观察色、受、想、行、识、我我所不可得,色受想行识是 无常的、是不净的、是空的,这样去分别。这样分别应该说是 如理作意, 但是这种分别实在是入无分别的一个前方便 ,它还不是真实的,一定要超过了这个分别,与 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就是离一切分别了,这时候叫「无分别智」 。
这样说,「无分别」就是没有这是苦的,这是不净的,这是无我我所的,这些分别通通没有了,叫做「无分别」。于一切法都是无分别的,这是一个 所谓「离文字相、不离文字 」的境界,叫做「无分别 」。当然也包括了这些其他的虚妄分别,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句话。这个「法尚应舍」,这个「法」 就是观察一切法是空的,这就是法。观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不受一切法得无生法忍,其实这都是分别;到了无分别智的时候,这些分别通通都没有了,叫做「无分 别智」。
第七:于缘起法应远离增益和损减的过失。
这样说呢,「 遍计执」是增益的过失 ,你去掉了它,这是最好了,这不犯损减的过失。 「圆成实性」,我们若觉悟了,那就没有损减的过失; 而认为 有圆成实性的体性,那不是增益,因为本来是有嘛!你说是有,就是对了。这是「遍计执」和「圆成实」这两部分的情形。这个「依他起」是怎么一个情形呢?「依 他起自性」,在《辩中边论》上说:「非实有全无」,这样解释。这个因缘所生法,它不是真实有,不是真实的。譬如我们这个身体也好,山河大地也好,我们的虚 妄分别心也好,它不是真实的,它是随时变化的,是因缘所生;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梦中境,都是假的,是不真实的,它「非实有」。「非全无」,也不是完全 没有,还是有,有而不实。因为「非实有」,所以你不犯损减的过失。 说是把这个依他起取消了,不犯损减的过失。你说它是有,也不犯增益的过失,因为它还是有 这么一个虚妄的相貌,所以也不犯增益的过失,也不犯损减的过失。你若执着它是实有,那就不对了。你若说是完全没有,这也不对了。若说它完全没有,那就有损 减的过失;说它是真实有,那就有增益的过失。这依他起性是这样。
第八,名言种子和业力种子
譬如说我们动了贪心了,就是以前熏习的贪的种子,现在一动出来的时候,就是贪,这个贪心来了。但是这贪心一动的时候,同时又熏成了贪的种 子,这它不完。其它的一切分别心都是这样子,所以叫做「 名言种子」。 你心一动就是有个相,有个名相的;不然的话,心里没有办法动。一动的时候就熏成种子, 一动就熏成种子,所以『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它这个种子一生现行,它不是就此结束了,它又继续地熏习了,所以和 业种子不同。业力一结束了,一生了果 报,果报一受完了,这个业力也结束了,这个不同。 所以这个名言种子是无量无边的 ,「一切种子如瀑流」。这样的种子无量无边的多,这个种子都是生灭变异的; 它不是无为法,它是有为法,它就是生灭变异的,生灭流动的存在,像瀑流那样地来形容这件事。
第八,如何可知有第七意识的染污末那识存在呢?
1)不共无明。恒常相续。而在前六识之外。
2)俱有依。第六识与前五识一样,需要有根的依止。
3)依训释意,识以了别,意以思量为义(等无间灭),故需独立于第六意识以外存在。
4)无想定和灭尽定差别无有。如果没有第七意识的染污意,则有凡夫和圣人混滥的过失。(无想天同理)
5)凡夫一切时我执现行,需讲第六和第七意识单独分开,否则也有凡圣混滥的过失。第六意识也可以做功德,精进修行。第七意识仍是四大俱生烦恼相应,各个造业,互不影响。
第九,第七意识是有覆无记。
色无色界的烦恼被高深禅定压住,所以业力为无记。所以由于末那识的太过于微细,同样是无记的。
第十:法随法行
「法随法行」,法,随法,这样读。前面这个「法」就是圣人所证悟的法,所证悟的苦集灭道的灭谛,灭谛的清净无为、不生不灭的法性理,叫做 「法」。「随法」就是戒定慧的道谛,就是所修学的圣道,这圣道还不是所证悟那个「法」,但是他随顺,他与圣道的法相随顺。你学习修行圣道之法的时候,就能 向法那里去,能与法相会合,能证悟这个「法」。若是我们不修学戒定慧,在色声香味触法上贪瞋痴地虚妄分别,他就违背那个法,虽然也是法,是而不是,他就违 背,不能与胜义谛相应的,所以不是「随法」了。「行」,就是你依据圣道的随法去修行,那叫做「随法行
第十一:如理作意的重要
内心里有那个种子,他就会出现那件事。但是,我们出家人和在家人、和一般非佛教徒有点不同的地方,就是你常 常要修四念处,有 如理作意;如理作意时,那个烦恼种子得不到生起的条件,虽然有烦恼种子,他要等待不如理作意,这烦恼种子才能出现。若是如理作意,烦恼种 子被障碍了,他就不动。因为有这样的道理,所以人可以修行。虽然有染污的种子,但是染污心可以不动,就是你要有如理作意。假设你常常修四念处,你会感觉到 这里,心就会不动,你若是有不如理作意就不行。若是圣人,他把染污的种子消灭了,那就是没有事了,那是究竟地解决这个问题了,怎么也没有事,他心里不动 了,因为没有那种功德。这个地方,天台宗说有性具恶,那怎么解释呢?这个,留在那里,现在先不要讲。
第十二:大乘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爱非爱缘起
第一个自性缘起怎么讲呢?就是依止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而现起一切法,这就叫做分别自性缘起。每一法有他本身的体性,所以叫做「自」,就是不同于他法的。又 譬如受想行识,受有受的体性,想行识也是各有各的体性,所以叫做自性。每一法的自性都是因缘生起的,由因缘才能生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名言熏习种子,由此种子现行了的时候就叫做「分别自性缘起」。
因为你这个阿赖耶识能够很分明地为爱非爱种种自体生起的因缘(这个「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的「为」字放在上面),所 以叫做「分别爱非爱缘起」
分别爱非爱缘起」和「分别自性缘起」有什么差别呢?通常介绍佛法的书的作者,说「分别爱非爱缘起」叫做 「业感缘起」,就是他的业力招感而 得的爱非爱的果报。其实还是不能离开阿赖耶识的,也是 「赖耶缘起」,也是阿赖耶识的缘起。在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里,看前面文的意思这个 「分别自 性缘起」就是因缘,是一切法生起的真因 。这个「分别爱非爱缘起」是增上缘, 也是非常有力量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没有这个增上缘也是不能现起的。这因缘若 要现起,一定要有增上缘的帮助,不然是不能现起的。
常常静坐修习止观、修不净观的时候,也应该是开始感觉到「唯心所现」,开始会有这种感觉,那就分别自性缘起。说观察自己是个白骨,但是事实 上这个身体是正常的,白骨并没有现出来。但你静坐的时候,有几分相应的时候,白骨现出来。你静坐的时候,你内心现的那个白骨,是你的妄想,并不是事实,事 实这个身体并不是白骨,就是没现出来白骨,和事实不合的。所以你常常修常常修会感觉到是唯心所现的,这个时候因为你作如是观的目的是为了对治自己的欲心, 但是你若这一关过来了,把这个欲心对治的天下太平了,然后修无我观,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修久了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分别自性缘起的深奥,你才能感觉到这里。 所以分别自性缘起,这是给大修行人一下子能感觉到的境界。
若是爱非爱缘起、善趣、恶趣,这是给钝根人说的。这是有罪的事情,这是有功德的事情,你不可以造罪啊,这是给这样人说的,但是这当然也是非 常重要的。我们学习佛法的人,你若是修四念住的程度高了的时候,当然是超过了这个境界,因为他只是一念有分别、无分别的境界。若是没有到那个时候,贪心还 是会出现,瞋心还是会动,那就时常要思惟爱非爱缘起。我动贪心、瞋心,这就是爱非爱缘起了,有到三恶道的可能,因为贪瞋痴烦恼是三恶道的门。所以这两种缘 起,当然是警告修行人不可以打错念头,不可以打错算盘,是这样意思。
第十三:种子六义: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
第十四:所熏四相:(前六识不具足这个四相,也不是前念熏习后念-因为不同时具有)
[x] 坚:安住,任持。
[x] 无记。
[x] 可熏。(有为法熏习有为法,也可以熏习无为法(真如),《楞伽经》上如是说)
[x] 与能熏相应。(与每个果报体的前七识而言)
第十五:外种熏和内种熏。
-
外种熏:胡麻受到花香的熏习,榨油是香的。
-
内种熏:莲花从污泥中开出。
-
有情的心识活动一定是内种熏习。习所成种(成唯识论定义为本性住种+习所成种)
-
「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 --无著菩萨
-
「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 -- 无著菩萨
第十五:四种缘与“缘识”和“受者识”
-
缘识,缘阿赖耶识,即因缘变,
-
受者识:即分别变。
-
四因缘法观察“分别自性缘起”的“缘识”和“受用识”关系的时候,是互为因果的。
-
四因缘法观察“爱非爱自性缘起”上观察这两个识的时候,是互为增上缘。
「如中边分别论中说伽陀曰: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
补充:四秘密汇通经义。
平等意趣:佛佛道同
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为什么佛这个约别时意趣要这样讲 呢?这就是随顺一种懈怠的人,这个人对于佛法也有一点信心,但是这个人懈怠,
别义意趣:谓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殑伽河沙等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义。若是证悟佛法的真义,那是你要遇见了很多的佛栽培善根才可以的,所以这就叫做「别义意趣」,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知 道,这个通达佛法分两部分:一个是你从文字上学习佛法可以明了;一个是你真实的得到无分别智,证悟了诸法实相了,得无生法忍了,那叫做通达佛法,那就不同 了。所以我们一般说开悟也应该通于这两方面的
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谓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后还毁訾;就像佛为某一个众生,某一个有情,先是 为他说这个布施波罗蜜的佛法,赞叹这个布施的功德很大,这样子为他说法,那么那位众生听了欢喜了,所以这叫「意乐意趣」佛就是有的时候这样说,有的时候那样说,就好 象有点矛盾似的,其实佛不是矛盾,就是随顺众生的根性应该这样说。因为初开始的时候,他不能够修学这个高深的法门,殊胜的功德做不来,做不来的,所以佛先 开始教导我们学习这个浅的,容易做到的事情,令我们于佛法生欢喜心,
所知相部分
第十六:三种种子和十一种识
身:前五识的净色根,这里称为“身识”。
身者:身者识,世亲菩萨解释是“末那识”。或者也有称为“阿赖耶识”,来执持前五根的。真谛三藏解释;「末那识就是阿陀那识」
受者识:前面说意根有两种意,一种是等无间意,一种是染污意,这里就是指的“等无间意”。这个“身者”和“受者”,合起来来就是“意根”。
彼能受识:六尘境界,这里也说成“识”。
彼所受识:六识。
世识:时间相,相续不断。
数识:数目。
处识:居处,处所。
言说识:语言文字等。以上包括言说识,为“名言熏习种子”。
自他差别识:为“我见熏习种子”
善趣恶趣死生识:为“有支熏习种子”
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唯识为性”--“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第十六:何为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为遍计所执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云何应知依他起自性?应知譬如幻、焰、梦、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
第十七:何为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无义唯有识。包括“我执”和“法执”,都是“无义”的。
这个为什么我们说遍计执是毕竟空的,毕竟空怎么有了遍计执呢?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有了呢?这个「名不称体难」那段文,世亲菩萨说,这个依 他起是因为有名的力量,所以依他起变成所遍计了,变成遍计执了,有名的力量,有种种名字,所以就出来一个遍计执,是那么回事 。所以出来这个遍计执呢,而实 在依他起上还是没有的,没有。现在这里也是表示这个意思,「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 一定要有名,我们的这个分别心才能动起来 。这一动出来种种的分别 呢,都是与名相应的,名义是相应的,而与依他起是不相应的, 依他起上没有,所以是不可言,这法性是不可言的。在这个唯识上的说法,依他起是不可言,这个圆 成实也是不可言,也是离一切名言的。「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若离彼能诠的时候,智就不动了,所以没有行相,所以是不可言,不可言。这底下「非诠不同故」就是解释上面那一句,「非诠不同故」,就是能诠的名和所诠的义不是别异的,所以离了能诠就不能于所诠转。这样说,譬如 说我们说是这个真如,说是涅槃,说这个是凡夫、这是圣人,这都是名言;离开了名言的时候,什么是真如,什么是涅槃,什么是凡夫、圣人,都不可分别,这一切 都是分别,这一切分别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无分别智在无我性真如上证悟了的时候,是没有行相的,离一切相的。「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说这一切法是不可 言的。我们假借名字去说种种话,去作种种思惟,那都不是那个法本身上的事情,本身上是没有的,所以「一切不可言」。我们在说话,用语言文字去思惟的时候, 都不是诸法真实性,是你分别出来的,在诸法本身上是离一切名言相的。
「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我的这个思想假借种种名言生起活动的时候,是我的遍计执,是我的遍计执,但是我认为依他起就是这样 子,就是和依他起是相称的,我们的想法是这样。我不承认是我的分别,或者对不对,不是,我说我的分别和所分别的境界是一致的。那么在这个三自性上说呢,就 是这个遍计执和依他起是一致的,是一致的。现在这个无著菩萨说,不对!你的分别的遍计执和依他起是不一致的,不一致。你的种种的分别,依他起上是没有的, 是唯识无义,是你心里的分别,依他起上是没有你分别那个义的。 那么这样说呢,就是也就是这句话「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我们不能在依他起上活动,我们 的思想,因为依他起上没有名字的,离言的,离一切名字的。
第十七:何为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就是在依他起性上空掉了遍计所执相,那显出来的空相就是圆成实性
你心里一分别就有遍计所执的「似义」,这个「似义」是所执着的境界。 这个「似义」「永无有性」,你观察他,他是没有自性的,他是没有的。这个「义」,刚才说过,是我们分别心的所缘境,没有所缘境的时候,这心也就不在了,也 就是依他起也就不在了。这个时候,所观察的不可得,能观察的也不可得,就是一个平等无分别的境界;不分别了也就没有相了,就是离一切相的境界,那就叫做 「圆成实相」。
不过,这个在唯识上,他又加上一句话,说这个相是真实的,是真实有的。譬如说,像《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 空」,这五蕴皆空就是圆成实相了。如果只是这么说,你说内心里无分别的时候,你说这个空相,这就是分别了;若无分别呢,这空相也是不可得了,也是没这分别 的。但是你最初观察的时候,用空来观察,观察一切法空,离一切分别的时候,空也就是不可得,应该是这样说。不过这里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唯识上他又加上 一句,我空和法空,「这个空相是真实的!」讲出这么一句话,加上一个「真实」,叫做「圆成实相」,加上这么一句话。加上这一句话呢,这个《中观论》的学者 心里面就有一点不同意。可是从《摄大乘论释》世亲菩萨他又说出这么一句话:「恐怕是断灭了!」你若不加这句话,人就容易疑惑是断灭了,好象什么也没有了, 怎么可以呢?所以加上这句话,喔!心里面还是有圆成实性的存在的,那么心就安一点。这是世亲菩萨加上那句话,在这里来说,使令怕断灭的人,心里面舒服一 点,有这样意思。这样说呢,这个三相,什么叫做「依他起相」?就是虚妄分别的心叫做依他起相。那么什么叫做「遍计所执相」呢?就是那个「似义显现」,「是 无所有,非真实义」的显现,那叫做遍计执相。就是我们这个虚妄分别心所面对的境界,我们不知道这是假的,不知道这是空无所有的,认为是真的,这叫做遍计所 执。什么叫做「圆成实性」呢?就是那个「似义显现」毕竟空寂了,心也不可得了,那就是诸法空相,那就是圆成实性。
当然,若是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他就是直接去观一切法自性空、无我、无我所,观察色受想行识,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是一 切时一切处,不失掉正忆念。唯识的经论上这个法门要通过识 ,他不直接观一切法空,他通过识,先说一切一切的境界是我心的分别,否定了外境的独立的体性,否 认这件事,是我内心的分别。我内心的分别,我内心不分别就没有事了,所以内心的分别也是无自性的,因为有境界的引发,所以在分别心的自性上看也是毕竟空, 所以都是「客」,而不是「主」。
唯识上说的依他起是没有名字的 ,是离名言相的 。我们通常说圆成实第一义谛是离名言 相,但是在唯识上说依他起法也是离名言相的,遍计执是在那个不真实的一切法上执着有真实性,这就是遍计执和依他起不同的地方。又说到这个依他起的一切法, 譬如说是有能分别、有所分别,有能取、所取的不同,那么所取的一切法和能取是一体的。前面举那个例子,像照镜子的时候,在镜子里看出影相来,就是「以质为 缘还见本质」,这表示能取的分别心和所取的一切境界是不分离的,一切法皆以心为体性的,在依他起他上是这样子。若说遍计执就不是,我分别也好,我不分别也 好,那个高山是独立的,不是我心所变现的,不承认这件事,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依他起和遍计执不同的地方,也是这样子。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说依他起和这个圆成实,这一切法他从本以来他的体性就是无分别的,也就是无差别的,也可以这么说。依他起可以说是有差别,本来可以说有差 别,但是因为没有名言,也是不能分别,也就是没有差别。如果说是因为遍计执是无义的,无义也就无实,依他起也不可得了,那么只有圆成实性了,而圆成实性是 离一切相的,离一切名言的,所以一切法本性结果就是归于到第一义谛的圆成实了。应知一切法」他本来的体性是无分别的,也就是没有分别,也就是没有差别。 这个意思,我们现在举心动念才有分别,才是有种种差别的。但是我们举心动念所缘的境界都是没有,没有这么回事情。这个差别是我们分别心分别出来的,而一切 法本来是没有这么多的差别的,没有差别的。 「所分别无故」,这下面说这个原因,说一切法本性无分别,什么理由呢?「所分别无故」,就是我们现在有分别心所缘的一切法,这些差别相是没 有的,没有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是没有的
这个在《大般若经》上的意思,观一切法本来是毕竟空的,不是因为你观察他才是空,他本来就是空的。那么你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就作一切法自 性空、毕竟空的观察,应该很容易,不是很难的事情,就是要加上奢摩他的帮助就好了。现在修这个唯识观,你若通达了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的道理 也很容易,也不是很难的事,应该很容易就是,是无所有的,是因为我分别才有这么多的差别。若是因分别而有的差别,这差别也不真实,也都是空无所有的。应该 容易我空观、法空观都容易相应的,所以「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这个「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所分别的境界是没有的,那么能分别的智慧也没有;就是无分别的这个智慧,这个 智慧也是毕竟空寂的。这样说呢,就是《金刚经》上面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的意思了
第十八:无有少法能取少法,如质为缘还见本质。
印顺老法师用无常的道理来说。用无常的道理,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灭的,现在这个光也是剎那灭,一切色法、一切心法、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剎那 灭的,从这样的道理去观察,那就是「无有少法能取少法」。因为心去分别其他一切法的时候,心剎那就灭了,他不可能去分别这件事,但是他继续地相续不断地, 所以就出现了这个分别的事情,但是又剎那灭,又不可能有所分别,你一分别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个了,意思是这样子。所分别的一切法也是剎那就灭了,所以你这个 能分别和所分别「来不及」,是『法法不相及』。用这个无常的道理,这样子说「无有少法能取少法」,这样也是有道理。这样的道理,当然是共于一切法的,共于 一切宗派的,共于一切学派的。
这就是我们的心分别一切境界的时候,也还是从自己的心里面现出来种种的相貌,我们的心就分别这个相貌,分别自己所见的相貌。离开了自己的心 所现的种种影像,另外没有所取的少法,另外是没有,「无有少法能取少法」。所以「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这表示你所缘念的那件事是从你自己那边出来的,从你 自己心里面出来的,所以「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这个譬喻倒是很直接,不是外面原来有的,不是外面本来有的,是你本身出来的,「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譬如照 镜的时候,镜子里面现出来自己的面貌,镜子里本来没有的,那个所缘境的镜子上没有,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自己变现出来,是什么变现的?当然是名言种子了, 所以「如质为缘还见本质」。
『现在,我们可以获得三相的基本而简单的认识:依他起是虚妄分别的心。』虚妄分别心是依他起。『遍计执是似义显现的境,圆成实是因空却遍计 所执性所显的诸法空相。』它很清楚,很清楚的说出来这个三自性的相貌。这个『辨中边论说:『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这 个印老又引《辨中边论》上面约三自性,来和这里来配合。『它也说境故是遍计所执。』这个《辨中边论》说「境故」就是指遍计所执说的。『分别故是依他起。』 那个「分别故」就是依他起,就是虚妄分别的心。『二空故是圆成实。』「二空故」就是圆成实,就是我空、法空所显的空相。『这是唯识学上三相的定义。』
第十九:萨迦耶见:
就是我见,「萨迦耶见为 本」。 「萨迦耶」翻到中国话是坏聚 ,是个「坏聚」的意思。那么加上那个「见」字,就是「坏聚见」。这个坏聚怎么讲呢?就是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色受想行识, 是一个众多的因缘组合起来的,所以叫做「聚」。这个「坏」,就是这个聚他是无常的,是老病死的,他是个必朽之物,是个坏聚,剎那剎那变异的。在这上面执着 有一不坏的、不老病死的,有一个常恒住的我,执着有个我,所以叫做「萨迦耶见」,就是我见,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我见。说「我见」,通于补特伽罗的这个我见, 补特伽罗也是我见,但是翻个「数取趣」
这个「萨迦耶见」也就是我见,数取趣这个补特伽罗也是我见,但是有一点不同的义。 就是,数取趣这个补特伽罗这个我见,是指流转生死。在流转 生死上说,就是「数取趣」 ,就是数数地去得果报。譬如是在人间得人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天的果报了;天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畜生的果报;畜生的果报死了, 又得人的果报;得人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地狱的果报,就是一直地去得果报。这果报一直地变化,但是我是不变的,谁得果报呢?是我。这个「我」一直地不变。 这个有我论者就是这样执着有个「我」。这 个「萨迦耶见」呢,是在五蕴上说,在五蕴上这个坏聚的必朽之物上有个不朽的我,那么叫做我见,也有个我,还有个我 所,我、我所见。其实,他还是相通的,数取趣的我和萨迦耶见的我还是相通的。现在这里就是指萨迦耶见,由不如理作意,所以就发出来萨迦耶见这个我见出来, 执着有一个我。
第十九:动分别,谓诸菩萨十种分别:
-
无相散动:什么叫做「无相」?在三自性上看,遍计所执是空无所有的,是无所有的。这个无所有怎么样知道呢?就 是在依他起上似义显现的境界上知道它是毕竟空寂的,一定要说到依他起。知道毕竟空的遍计执之后,依他起也是不可得了,这个时候名之为「无相」说「无相散动」,如果你害怕断灭了,当然你有这个顾虑那么就是散动,那就不能得无分别智了。所以说这个地方,实有一位菩萨,「实有菩萨」指 什么说的呢?就是那个真实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佛性,也就是如来藏性,这样子心就安下来了,你可以安心修行,到那时候还没断灭,它有这个味道在里 头
-
有相散动:「有相散 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这是有相的散动。在这有相法上,也就是遍计所执,执着有我就是遍计所执了。你若这样执 着,执着有个我,那就是也是散动,那你不能得无分别智,所以「有相散动」也是不行。
-
增益散动:这个似义显现如幻化的境界,识也是如幻有,一切色法也是如幻有,如梦中境、如水中月,都是不真 实。但是出现在我们凡夫的无量行相的意识,这个第六意识的时候,出现在意识的前面的时候,他就要执着,他不同意是如幻有,是真实有,就在假有上增加了真实 性,就叫「增益散动」所以《般若经》上说这第三句:「色自性空,受想行识自性空,眼自性空,耳鼻舌身意自性空,一切法自性空,乃至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自性空」。这个自性空,当然是指遍计执。你执着一切法有真实性,那个真实性本体上是无所有的,无有少法可得的,那么就能对治这个增益的 散动,是这样意思,就可以破除去了。
-
损减散动:就是指圆成实性。诸法空相是有真实性的,你认为没有真实性呢,就是损减了,那叫「损减散 动」。因为没有真实性就是损减了,损减也是一种散动,障碍你得般若波罗蜜的,
-
一性散动:这个「一性」怎么讲呢?就是圆成实和依他起;如果你执着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是一,这样子也是散动,就是障碍你得成圣道的。所以经上说:「色空非色」,你观察遍计执性是空 的,观察遍计执的色受想行识是空的,那个空所显的圆成实性是不空的,那个「不空」「非色」,非依他起性显现的那个色,不是显现的色受想行识。由这句话可以 知道,你若执着是一,那是散动,而不是圣道,「色空非色」
-
异性散动:就是圆成实和依他起是异,圆成实不是依他起,依他起也不是圆成实;你若这样执着也 是不对,那也是散动。就是修学圣道的人,你一定要从你的色受 想行识的依他起上去观察,才能证悟圆成实第一义谛的。你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去直接观察胜义谛,是没有,是不可得,是不行的,你不能得胜义谛。所以天台智者大师也有这么一句话,说是:你觉悟了真谛才能成圣道,但是你不可以离开世俗谛。所以这个引《般若经》 这句话:「色不离空」,依他起的色受想行识和圆成实的空性还不分离的,还不是分离的,你一定从这里去观察才可以,你才能够证悟第一义谛。。这个「异性散动」,刚才是说圆成实和依他起你若说是异也是不对,那么还有一个遍计执呢?遍计执和圆成实是怎么回事?遍计执和圆成实你若说是 异也不对,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个遍计执的色受想行识,当体就是空无所有的,这个空无所有正好契合了那个诸法空相的那个圆成实性,也不能说是异的。你如果说 是异,那就是散动了。所以又引《般若经》上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遍计执的色受想行识,当体就是空的;所以当体那个空,就是遍计执的色受想行 识。那么这个空就可以显示圆成实的空性了。
-
自性散动:一切的染污法、一切的清净法,世间法、出世间法,这一切有为法,每一法上你若执着有自性的话,那就是散动,那就是不对。
-
差别散动:生灭不可得,所以染净也是不可得的; 既然自性空了,自性空中是没有生,也没有灭,也没有染,也没有净,来对治这个「差别散动」。
-
如名取义散动:
-
如义取名散动:
-
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
第二十:一切法空,怎么解释呢:
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
第二十一:附:菩萨三十二法十六种业相摄表(略)
第二十二:名言熏习
「名言熏习」,就是你内心里面一思惟,或者你在说一句话,做什么事,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了,就有种子了。而一定原来就有种子,你才能够现 起名言。而现起的名言又熏习了种子。所以站在这个熏习种子的现行上面来说,它是由种子来的,这个现行是由种子来的,同时它又熏成了种子。 所以种子生现行、 现行熏种子,就到此为止, 不再说种子生现行,不再说这句话。因为什么呢?因为那个种子若再生现行,须要有因缘,所谓 「待众缘」
第二十三:空观次第
入了空的时候,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你要认真地执着这个「空」,不要说不执着,就执着这个空,这些都是假的、是空的,不是有。要执着。等 执着一个时期的时候,这个执着空也把它不要执着了,心里无分别,入于无分别境界,就与空相应了。我们若是一开始就是「空而不空」,糟糕!我认为你很难相 应。因为原来我们对这个「有」执着的太厉害了,用「空」来对治才能把这个「有」动摇了。说你若「空而不空」,那你用什么来对治这个「有」呢?
问:那就是《心经》所讲的:「色即是空」。一看到就是空,「色即是空」。
师:「色即是空」。这个「色」它的本性是空无所有,不过那个若按《中观论》、《般若经》那是又一个法门了。现在用唯识的,先说这一切的色都是影 像,「如镜中像,如梦中境」,它是相似的有,不是真实有,都是影像。你先分别它是假的,它离开了心,它是没有自己的体性的,是空无所有的,你要执着它。用 力地…「是假的」,不是真的,来对治自己的执着心,以「执」来破「执」。先不要说「空也不可得」,先不要讲这句话。先讲「即是空」,来对治这个「有」。分 一个阶段的,你这样子你就慢慢地能够契入。所以我们就承认自己是钝根。天台宗「即空、即假、即中」,那是利根人可以。我们钝根人,你不要那么快,先说 「空」。「由假入空」,然后「由空出假」,空也不可得、假也不可得,那么入于中道。慢慢地,先不要着急,是这样子。所以这个「似义显现」,什么叫做 「义」?什么叫做「似义」?这个「义」的显现,有「义显现」、「似义显现」的不同。我们现在知道,这是「似义显现」,不是「真实义」,不是真实的,要这样 去区分它。那么你静坐的时候,你就这样用。这样用的时候,一定先要奢摩他,然后再毗钵舍那的观察,这样子。
增上慧学部分
第二十三: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
-
离无作意故,这个无分别智还是有作意,但是还是无分别, 和那个无作意不同。那么在这个世亲释上的解释,比如说人喝醉酒了,喝醉酒了,那个时候在那里迷迷糊糊的时候也是有一个无作意,有这个意思。或者闷绝的时候 也有无作意,睡眠睡熟了的时候也有无作意。所以若是无作意就是无分别智的话,那睡熟了的时候也是无分别智吗?不是!喝醉酒了也不是,闷绝了也不是的,所以 不是。所以这个无分别智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离于无作意才可以,才能是无分别智,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一个相貌,第一个解释。
-
离过有寻有伺地故 个寻伺也就是于诸事理深浅地推度,叫做寻伺。这个甚深地推度,浅浅地推度,就是去思惟观察。浅浅地我去思惟观察,那么叫做寻;深深地思惟 观察,叫作伺。或者是一个是粗,一个是细;这个伺是微细的,这个寻是粗显的,有粗细的分别,那么这也就是分别。因为过了有寻有伺地,就是二禅、三禅、四禅以上都是超过有寻 有伺地的,但是他们虽然是无寻无伺,但是他们还是个生死凡夫,不是圣人。现在无分别智是圣人的境界,所以那个「过有寻有伺地」也还不是无分别智,所以叫做 「离过有寻有伺地」
-
离想受灭寂静故 些三果以上的圣人他感觉我们这个内心的分别,很厌烦这个 分别心,就要休息休息,所以就把这个想受的心所灭了,第六意识也不动了,在那里休息,叫作灭受想定,那这个寂静的境界。现在这个无分别智没有分别,是不是 没有想受的心所也就是没有识了,那就是无分别智吗?不对的!「离想受灭寂静故」,那才是无分别智,
-
离色自性故 不同于物质的无分别境界。地水火风它是没有识的,当然它也没有分别,那么这个无分别智这个无分别是不是就是色自性的无分别呢? 不是的,「离色自性故」,远离了那个无分别,那个无分别是个冥顽不灵的境界,根本智的无分别那是圣人的境界,那怎么能够说它是色自性的无分别呢?所以要 「离色自性故」。
-
离于真义异计度故 心上变如,名为少物」,说现前的少物「谓是唯识性,非实住唯识,以有所得故」。「心上变如」,就是观这个色受想行 识是空的,就是心里面,这等于说就是变出一个空作自己的所缘缘。这个变空当然是如理作意,观色受想行识是空无所有的,这个空无所有的相现出来的时候叫「心 上变如,名为少物」,你心里面变出一个如的境界,作自己的所缘缘,自己就说这是诸法实相,这是真如,这就叫做「异计度」。若是真实的证悟了真如理性的时候 是没有这个分别的,所以「离于真义异计度」,那才是无分别智。
-
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第二十四: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是无分别智,非思义种类。 -- 所依
怎么叫作「非心」呢?无分别智的所依不是心 ,什么道理呢?「非思义」,这个心是思量、分别的意思。我们一个明了性的心,他与一切境界接触的 时候,他就是要有分别,这个心就是这样子。若是无分别智他以分别心为所依的话,那么无分别智也应该是有分别了,也应该是有分别。这 个你以心为所依,心就是 主,你就是客;心就是王,你就是臣,臣依于王,客依于主的。主是有分别的,你依止它,你是无分别,那合道理吗? 所以这个无分别智是不思议,它是不分别的, 于第一义谛离一切分别相的,不分别。不分别,那么依有分别的心作依止,这个事不合道理,所以「非心」,不是心。
那么为什么又说「是心」呢?「种类」,因为这个无分别智它的成就,它就是要依于心, 以心为依止去如理作意去,去努力地去修行去的,才成就无 分别智的, 所以它还是以心为依止而成就的。那么这个「种类」就是指心说的,指心说有一点,这上面这个「种类」有什么不同呢?这个「种类」就是那一类的,种 者,类也,就是那一类的。那么我们一开始的这个心,就是贪瞋痴的心,我们去听闻佛法也是这个心。这个心听闻了佛法以后呢,我们去修止观,还是这个心,但是 在修止观的时候这个心就起变化,它逐渐地起变化,逐渐地起变化, 由暖到顶、忍、世第一到初地。经过这么一段的变化,最后这个心是到了初地以后,这根本无分 别智一出现的时候,这一念明了性的心是无漏的智慧了,是无漏的了,是出世间的无漏心 ,不是有漏的。但是它是以前你那个贪瞋痴的心的一类,种类,是由那个 类,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变化,最后成就出世间的无漏的心作根本无分别智的依止,所以还是心,还可以说是心,它也是有依止,还是心,但是出世间的无漏的无 分别心,而不是原来的贪瞋痴有漏的分别心,不是,所以叫做它的依止就是「非心而是心」。什么理由呢?「非思义种类」,理由就是这样子。
这里边有一个意思,那个意思就告诉我们,我们也有资格学习无分别智,我看有这个意思。因为就是原来的分别心嘛, 用这个分别心去学习无分别 智。这样讲我们有资格,我们就是用现在的分别心一步一步地学习就可以成就 。如果说你一定要是一开始就是才动眉毛就是犯了祖师规矩,我们就困难,我们不行, 我们就很难,那就不行了。
第二十五: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因缘
我们心里面原来没有这种思想,现在佛告诉我们: 唯识是无义 的,依他起性,一切法是离名言相的,怎么怎么……一讲,这时候我们的心里面就有了这样的分别心了,熏成了清净的种子了,叫「闻熏习」 。
「是无分别智」,这是无分别智的一个因缘。但是这个因缘还不够, 「及如理作意」,就是要根据这个闻熏习再发出来作用,就是如理作意, 就是修 习止观了,修唯识观了;修这个四寻伺,四如实智,叫作如理作意。你努力地这样修行,暖、顶、忍、世第一再进一步,得初欢喜地,根本智、无分别智成就了, 就 是这样子。所以这个佛菩萨无分别智的因缘就是「有言闻熏习」,加上「如理作意」,就是这样子成就的,成就这个无分别智了。
佛说这个闻熏习,我们如理作意,这个名言是如理的、是合乎佛法的, 能破除去违反佛法的名言。 -- 以名言来破名言
看见这个暖、顶、忍、世第一的安排,就是这个在所缘境上对义的执着太厉害,所以在这一个修行的时候,观察唯识无义, 观察的时间很久。暖位、顶位都是观察唯识是无义的,都是观察这无义。这个和天台宗的圆教这个态度完全是不同,和天台宗的别教有点相似,和别教也就是先空、次假、后中,它不是顿,先逐渐的。所以「诸菩萨因缘,有言 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第二十六: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 --所缘
什么叫作「不可言法性」呢?「无我性真如」。这个「无我性真如」就是「不可言法性」,它就是无分别智的所缘境。 这个「无我性真如」是包括补 特伽罗我,一切的法我,这两种我都不可得,包括这两种无我性 。
所以这个《中观论.观法品》上:「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我若不是五 蕴,那就不是五蕴相(若我异五阴,则非五阴相),这个我的相貌是什么?就没办法说了。所以这样说呢,就是没有我。「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 名得无我智;得无我智者,是人为希有」。但是佛法承认有个假名 我,色受想行识和合起来有一个假名字的我,就是没有实体,只是有个名字而已,这个我佛法是承认的。所以说是「须陀洹于意云何,我得须陀洹果不」,也可以说 我得须陀洹也是可以的,也可以这样说。但是你不能承认有个真实的我,若有真实的我,那这个人没得须陀洹,你还是一般的凡夫。以这个补特伽罗的这个我可以由读《阿含经》、读《中观论》、读《大智度论》、读《瑜伽师地论》,能破这个我。这个《瑜伽师地论》、《大智 度论》破这个补特伽罗的我,和《阿含经》是一样的,是一样的。但至于破这个法我执,那《中观论》和《大智度论》那是观一切法自性空,就是我不可得,法我也 不可得。但《瑜伽师地论》破这个法我不一样,那就是唯识是无义的来破法我执,也是空,但是有一点不同了,是这样子。
第二十七: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后所得诸行,为进趣增长。 --任持
譬如说修这个布施的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作这一切功德的事情,如果没有无分别智的主持, 那都是有所得的境界,都是有所得的境界。那么譬如说布施,那么就是人天的福报了;若是有无分别智,就是三轮清净的境界了,三轮清净的境界这无相的布施,能 达到无上菩提那里去,这个布施就是波罗蜜了,能达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作这一切的功德都是这样意思,由无分别智的加持,那么一切法都是无相的了,所以与无我 性真如是相应的,能远离一切颠倒过失,就可以得无上菩提了,能圆满无上菩提
第二十八: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 --助伴
「诸菩萨助伴」,这个诸菩萨的无分别智他也是有助伴的,他不是独自地能成就事业的,就是要有前五波罗蜜的帮助,他才能成就的。「说为二种 道」,这个无分别智谁为他的助伴呢?「说为二种道」,一个是资粮道、一个是依止道。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四法是资粮道;这个禅波罗蜜是般若波罗 蜜的依止,依止禅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才能成就。
第二十九:诸菩萨异熟,于佛二会中,是无分别智,由加行证得。 --异熟
异时而熟,异性而熟,变异而熟
这个两个大法会是哪两个 呢?就是一个是变化身的法会,一个是受用身的法会。
「由加行证得」,他这个果报,这个异熟果怎么成就的呢?由加行的无分别智,就是暖顶忍世第一的这样的菩萨,他修唯识无义的这个止观的时候, 努力的修行,这个时候他就在变化身的大法会里边得果报,那就也不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