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学笔记
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法要笔记

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法要笔记

作者: 南郭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0:08 被阅读71次

菩提心概要

  • 菩提心是一个最美好殊胜的思心所。

  • 它是一个美好的想像加上一个坚定的愿望而成。

  • 好人(善心)和道人(菩提心)的差别。

    • 好人希望众生离苦得乐,是一种”想”的力量。。

    • 道人一定要众生离苦得乐,多了一个”思” 的力量。

生命的主导者

  • 心为业主。 大乘三心,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

  • 一念心,要正确操作。 愿力两大功德。

  • 相续性。

  • 主导性。

八种发心

  • 真伪。

  • 邪正。

  • 小(小乘,只求自度,不欲度人,观苦谛),大(大乘,观道谛,上求下化)

  • 偏(权教大乘,心外求法,容易退转),圆(实教大乘,借相修心)

世俗菩提心和圣义菩提心。

  • 本质差别(从事相到理性,开显自性功德,从无相真如发心)
  • 作用差别。(从观照到行动,更坚固,反之,则劣些。)

如何正确发心

  • 先发出离心,如何修出离心。

    • 思维生死轮回过患,消灭来生爱安稳,取执著,避免三世冤,启动惑业苦。

    • 思维生死无常(辛劳追求,得时不安稳,失之忧恼)。

    • 思维瑕满难得。(人身,佛法,六根具足,罪障较轻,信根难起)

四宏誓愿发心(总相发心)

  • 众生无边誓愿度,(苦谛)

  • 烦恼无尽誓愿断,(集谛,悲增上)

  • 法门无量誓愿学,(道谛)

  • 佛道无上誓愿成。(灭谛,智增上)

别相发心

  • 七重因果(阿提峡尊者,偏重事相)

    • 知母。

    • 念恩。

    • 报恩。

    • 慈心。

    • 悲心。

    • 增上逸乐。(最关键,要有承当使命)

    • 菩提心。

自他交换(寂天菩萨,偏重道理)

- 自他平等。

- 分享快乐 。

- 善业皆回向,代众生受苦,学吃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法要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gm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