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开始,请许我先概述一下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这个故事:
一对木匠师徒要去另一个村庄参加一个盛会,不巧的是,在途中其遇到了一条湍急的溪流,随后在师徒的商量和努力下,不久就就地取材,打造出一个独木舟,成功度过溪流;但之后,师傅因徒弟的一再坚持,选择途中背着独木舟,担心接下来还会遇到之前的情况,途中因独木舟太重了,师徒累的不行,但也并未放弃;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可惜的是,盛会早已结束了,更加令师徒俩不解的是,在随后的路程中,并未遇到任何一条溪流。
我想,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绝大多数的人如果作为师徒中的一人,终究也不会选择背着重重的独木舟赶路,因为其会大大影响到自己路途的进程。
但就如故事中的师徒二人,为了预防后面“可能”再遇到溪流,决定把独木舟扛在肩上,以防万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为了防患于未然,将一些根本不会发生或者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的事情或问题“想”起来,烦恼了老半天,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就拿作者在文中提到她曾看到一张很有趣的问答图来说,
问:“生活中有让你烦恼的事吗?”
1、答:有。
问:你能解决这个烦恼吗?
答:能。
问:那你还在担心什么呢?
2、答:有。
问:你能解决这个烦恼吗?
答:不能。
问:那你还在担心什么呢?
3、答:没有。
问:那你还在担心什么呢?
发现了没有,不管你对此作出怎样的回答,最后都会回到一个问题上:“你还在担心什么呢?”
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就点破我们思想上的盲点,那就是我们会预支明天的烦恼。思想周全并非不好,但必须落在合理的范畴内,而不是天马行空地假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如此一来,不仅对事情毫无帮助,还徒增内心的焦虑,导致肩头上的独木舟越来越重,最后压垮了自己,多得不偿失呀!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因为过度担忧而压垮自己呢?曾有人提出两个抗压思考:第一,别在意小事;第二,大多数的事情都是小事,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圣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