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上周五开始在院线热映,好评不断。影片讲述的是(种族)身份、地位和性情都非常不同的两个人,是如何在一趟公差旅行中结交友谊的故事。
何为《绿皮书》?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白人至上、黑人仍普遍受到严重歧视,尤其在南方。当时由黑人邮递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的《Green Book》,成了黑人到南方去的旅行指南,这本小册子上详细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是黑人可以安全入住和就餐的。
因此,黑人钢琴演奏家唐雇佣了曾在夜总会当保安的白人托尼,当他这次去南方巡回演奏的司机,负责这趟公差出行的安全事宜,以保证全程顺利、不出差错,托尼手上的参考指南就是这本《绿皮书》。
唐有必要如此小心翼翼吗?他为什么要雇佣托尼?
从影片中的这一幕,可以看出这样做非但必要,还是急需。一天晚上,唐心情憋闷,随意走进了一家酒吧,不曾想刚好是不欢迎黑人的——事实上当时黑人能去的酒吧、餐馆和旅店都非常少——因此,他被两个壮硕的白人揪住、百般羞辱和殴打,幸好被和他一起演奏的伙伴撞见,及时叫来托尼解围。托尼用他的江湖经验壮着胆把他带了出来,唐问他你身上真的有枪吗?托尼说只要让人相信你有就可以了,但当时其实非常凶险,赌的就是一个侥幸。后来唐才知道托尼真的有枪,只是那天晚上没带。所以,唐和他的唱片公司如此小心翼翼是非常必要的,不然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电影一开始就先对托尼的身份、工作和家庭情况做了详尽的呈现,目的是事先铺垫出托尼是怎样的一个人。就如他后来对唐所说的,夜总会的工作环境是很复杂的,什么样的人都有,而他能在其中如鱼得水,靠的是他果断的拳头和机智狡猾的处事方法,他灵活周旋于老板、有钱的主顾、闹事的醉鬼和同事之间。其中一幕,一位董事寄放了一顶帽子,特意交代不要被拿错,托尼拿钱叫女同事把帽子给他,其后就当作丢了,董事气急败坏要怪罪于女同事,他就来当和事佬,并顺水推舟地假装他找到了帽子,从董事那里要到了赏金,他就是时常这样赚外快的,否则靠那点工资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
到了凌晨下班,疲倦地回到家中,先去每个孩子的房间看一看,才回到卧室脱掉衣服、鞋子,躺下抱着妻子沉沉睡去。夜总会生意不景气停业,他就失业了,去街道餐厅跟人比吃热狗三明治赢了50美金,拿回去给妻子,他是大胃王,妻子从乍听时的惊讶瞬间变为高兴,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勤俭持家的妻子和一个顾家、有责任感的丈夫。
还有个细节反映了妻子的为人,一天早上两个黑人来帮忙疏通厨房的下水道,妻子倒了两杯饮料给他们,托尼起床后看到,一直感觉心里像是有个疙瘩在,他把那两个杯子扔到了垃圾桶里,后来妻子看到了又捡了起来,说明妻子并不介意这些,这也是后来托尼和唐能当好朋友的基础。
唐和托尼是怎么在旅途中产生友情、最终成了好朋友的?
一开始,托尼并不怎么情愿接这份差事,首先唐是个黑人,接着他去唐的住处面试时,房间极尽炫耀奢华,唐坐在他的宝座上,像个孤僻的国王,显得有些高高在上,这对于从小混街上的托尼来说,是瞧不惯的,无奈酬金优厚,加上唐一再相邀,只好勉为其难。
出发的那天早上,唐上了车,托尼站在车后和唐的黑人管家面面相嘘,最终黑人管家只好妥协把行李放上后备箱,托尼可不情愿干这些杂活,他只负责开车,这是旅行的开始。
旅途的前半部分,他们互相都看不惯对方,唐觉得托尼举止粗俗,时常提醒他在重要场合必须注意自己的谈吐,甚至要强行纠正他不雅的发音,托尼宁愿呆在门外也不妥协去矫正,他自豪于自己从小养成的发音。但唐出来后,还要责怪他和其它司机围在地上打牌赌博,很多时候,唐真是让托尼感到不自在和难以忍受。
唐从小去莫斯科留学,自视是个音乐上的天才、神童,加上长期以来独自养成一派的行为举止,自觉品味高雅、仪表堂堂,但也略显古板、呆滞。有一回,托尼请他吃炸鸡,他一再推辞,实在拗不过,吃的也是很扭捏,不像托尼放开了享受,托尼把鸡骨头和可乐瓶随手扔出窗外,唐一定要他倒回去捡起来,其实他俩相同的地方已经开始显现,不难看出,两个人都是极有原则的人。
事实上,唐的体面只能在他自己的小小天地里维持,在外面也是时常受到歧视、甚至侮辱对待。上流社会人家请他去演奏,开始时看起来还极尽热情款待,误以为已把他当座上宾,上厕所时还是要分开,得到一个偏僻简陋的茅厕去方便,他受不了这种侮辱,坚持回酒店去上,他和托尼一样看重尊严。餐厅请他去,刚开始同样是显得无比热情欢迎,却不能和白人一起用餐,只能到后厨的一个小隔间里单独就餐,托尼实在看不下去,要为他出头、打抱不平,说明别看托尼表面上外表粗旷、举止粗俗,反倒比这些虚伪、表里不一的上流白人来得有做人的基本修养和正直。
唐的身份夹在黑白之间,不够黑又不够白,尴尬无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衣着褴褛的同胞,用怪异的眼光看他,考究的穿着打扮让他显得格格不入;白人心里压根就瞧不起他,请他只是为了妆点门面、以显得有文化、有品位,他和那些身在最底层的同胞一样受到同等的歧视,加上他是同性恋,连亲兄弟都不相容,因此,他时常感到孤独、无助、彷徨和身份认同的模棱两可与焦虑,尽管物质上富足,但他并不快乐,这一切,随着旅途的展开,托尼渐渐地都看在眼里。
托尼一路上不时地要给妻子写信,他不喜欢也不擅长此事,只是妻子一定要他写,他咬着笔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唐看到了,主动要帮他润色。刚开始时唐惊讶于托尼怎么连信都不会写,慢慢地,托尼也上道了,懂得细腻形容自己对妻子的想念和爱意,也写了不少他们旅途中发生的事。唐羡慕托尼有个和睦的家及托尼对家的眷念,他们越来越多了解对方、彼此理解,托尼的妻子也了解了唐是个怎样的人,同时欣喜于托尼的变化,他从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变得心思细腻,居然把信写得越发缠绵动人、爱意满满,这一切都是从各种细节、润物细无声中发生的,友谊的种子也因此得以种下心田、发芽,最终收获快乐的果实。
后来,唐和托尼一起去了黑人专门去的酒吧,看他们开心地跳舞、演奏奔放的音乐,唐也放开了心结,上去演奏了肖邦的《冬风》,他站了起来,接着弹奏了爵士乐,手指在琴键上飞快地跳跃,音符随着手指所到之处自由跳动,不像之前那些严肃地端坐在椅子上的沉闷演奏,唐旅行中第一次感到许久不见的自在的快乐,他非凡的才华,托尼其实早就看到了。
平安夜的晚上,下起了大雪,路被厚雪覆盖,能见度不过眼前,什么都看不清,长途旅行太过疲惫,托尼赶着回家过圣诞,但实在睁不开眼,最后回家的这一趟路只好换唐接着开,托尼一路睡到家,一家人热情地欢迎他回家,但他还没从疲惫的旅行中回过神来。唐回到华丽的住处,黑人管家也要回家过节,唐感到从没有过的空虚,他拿起托尼途中从市集摊上顺来的玉石——当时唐一定要托尼还回去,以托尼的性格自然没有这么做——这时他们心里一定都想到了对方,托尼会想:唐一个人很凄凉和孤单吧,而唐会想:托尼一家该很热闹吧,真是很想见见他的家人和他美丽的妻子,于是拿了一瓶酒,迈出托尼说的最开始那艰难的第一步,登门造访,托尼的妻子感谢唐写的那些信,好动人的友情和美满的结局。
影片最终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及十年来最高的分数?
我想影片固然涉及种族歧视的那段历史,但其意义仍超越于此,电影带给我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两个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人,是如何不被各种迥异的外在条件所束缚,走进彼此的心灵,从而绽放人性之美的。
何况,这一切还都确有其事。
这使得它从同题材影片中脱颖而出,也是其能打动很多普通观众的原因。自然这样的友谊也需要诸多基础,近距离的相处、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同理心以及正视自己的内心,却正应了《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阿蒂克斯那句著名的话: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钻进他的皮肤里像他一样走来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