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枝花归你了》说起

作者: 米老爹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09:24 被阅读30次

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篇题为《这枝花归你了》的美文,文章不长却引人深思。

有一位新任牧师,他前任牧师种下的花苗因为孩子们到附近学校上学都要横穿那块地,常常折断刚刚开出花的枝条。有一天早晨,牧师站在花园中,有一个小男孩走近他,问道:“我能折枝花吗?”牧师问:“你想要哪枝?”小男孩选了一枝很美的郁金香。牧师高兴地说:“这枝花归你了。但是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要是你现在折走,那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想怎么办呢?”小男孩想了想说:“那我就把它留在这儿,等我放学回来再看看它。”那天下午有二十几个孩子等着这位牧师给他们选花,并且都同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直到它们枯萎。那年春天,牧师把整个花园的花全给了人,却没损坏一枝花。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曾经整天跟学生在一起,也免不了常跟家长打交道;教过形形色色的学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家长,经历过(或见过听过)许多类似于文中小男孩要折花的故事,但是,非常遗憾,似乎很少有人能比文中的英国牧师做得更好,包括我自己。

说实在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谁都爱美,也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自己的私欲,这是一种共同的正常的人性。不同的是,大人能考虑得全面一些,有时能为了整体利益或长远利益而自觉地控制甚至放弃某些私欲,而小孩却一般不会这么做,他们要随意得多,率真得多,甚至会千方百计来满足自己的某一愿望。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制止他们某些会损害公众利益的举动(如折花),则一方面会压抑儿童的正常人性要求,另一方面还可能会引起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对抗行为的发生,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由此,我又想起了一部曾经看过的电视剧《涉外保姆》中的一个情节:莫尔太太的儿子弗兰克在家中雪白的墙壁上“作画”,她家的保姆巧云吓坏了,急忙制止。这时正好莫尔太太回家了,她不但不制止,反而称赞儿子是个“天才”,将来能成为梵高,使儿子的信心陡然高涨。随后,她再委婉地引导:你为什么不在纸上画呢?今后还可以把画出的“作品”拿去展览。于是弗兰克自愿停止了在墙上“作画”。当巧云不解时,莫尔太太解释说,墙壁画脏了可以重刷,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就损失太大了。

莫尔太太和上文所说的英国牧师虽说不是教师,但他们却运用了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不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而且正确引导了儿童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促使了孩子在人性和道德方面健康地成长。其实,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治水要疏导而不能堵塞,教育又何尝不需要更多的引导呢?愿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都多掌握些教育的艺术,多对孩子说:“这枝花归你了。”

相关文章

  • 从《这枝花归你了》说起

    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篇题为《这枝花归你了》的美文,文章不长却引人深思。 有一位新任牧师,他前任牧师种下的花苗因...

  • 那说好了,世界归你,花归你,我一口袋的心思跟悸动,都归你,你归我。

  • 抓住这枝乱舞的花

    刚才这枝花被我拍得真是千万个不乐意,左躲右闪的,死活不肯配合。哼,就知道一心随风舞,随风去,真正是春心不可留啊。[...

  • 从太阳花说起……

    我想,很多朋友家里,都会或多或少养几盆花,我呢,也一样。因为水平有限,所以,我就养一些容易摆弄的,比如太阳花,比如...

  • 孤城|甜蜜蜜蜜

    亲爱的伊丽莎白: 你的花归我,我的枝归你。你的小心归我,我的眷念归你。你的笑靥归我,我的欢喜归你。 201...

  • 一枝花引起的“八段锦”

    今晨伴随着老师的这枝花,我快步走出了小区,脑海中嚼爵着围绕这枝花周围的文字,无从下手。时而被老师遇到的不寻常的人困...

  • 【这枝花儿】

    终于把自己熬成了“一枝花”。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这枝“花”写一首小诗记念一下,感谢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 开...

  • 七哥三行情书(四百七十三)

    今晚星光归你 月夜归你 我也归你

  • 聽說

    Anti-恋说 一个傻子看到一朵开败了的玫瑰花,于是便心心念着这枝花,一直等...

  • 枯萎

    我的心将枯萎 如果 你不能吻我。 如同 不能被插入花瓶的 这枝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这枝花归你了》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d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