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分别时

作者: 远穆 | 来源:发表于2017-10-04 19:11 被阅读60次
    Felix Gonzalez Torres

    文/远穆

    1.

    人总是能够因为熟悉的环境而被唤起陈旧的记忆,那种相同的感受会在心中蔓延开来,形成一种五味杂陈的滋味,相比于物是人非而言,这其中虽缺少人为因素的致使,一切只是因为时间的改变,我们在同处的世界环境中,相对的改变了本质上所发挥的社会效益,也可能是自身价值的不断提升,在冥冥之中促使了这一格局向前推进。它是一种不可逆的自然流动因素,所以在回想起来,人们总是难以拿它与伤春悲秋的青春比较,更多的,人们只是会去感叹时间的无情,它被迫的将人与人之间相互建立的关系驱离,拉扯并且再次完成重塑,当整个整体趋于完整,复杂的关系结构已大致上建立完成时,人却又要做好随时重头来过的准备。

    命运这种残忍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却驱使着人们不断向前。若是长期沉溺在一尘不变的安全环境中,人们会自然的降低对危机的感知程度,变得懒惰和懈怠,会渐渐开始安于现状。国家的民族意识不允许人们缺乏危机感,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同样也不允许人们止步不前,因此形成了如今的社会竞争机制,整个世界亦是如此。虽然选择了过于强硬的手法,但从本质上反思这样的一种赋予了人类干预的自然行为,一时间确实也难以找到比这更为适合的人类顺应自然生存的方法。

    令人唏嘘的是,人们总是饱尝着分离的痛苦,却又只能选择从容地接受它,无力挣扎于既定的结果。当一种新的意识冲动开始衍生出来,那么它注定将会影响原有事物的发展进程。这场人生游戏里,人们总会看清其中相互交错的框架规则,但是循规蹈矩终将埋没于纷乱纠缠的社会尘事中,迷失在复杂繁茂的城市密林里。人们若是厌倦了平铺直叙的生活基调,就会想方设法去寻觅一条新的出路,摆脱沉沦的处境。但大部分人是麻木的,有种愚昧的执着,难以自我成长,这或许是人们人生价值的观念差异,也可能是眼界的局限,所以认知里自然对失去产生了一种避而远之的敬畏。当然,这样的顾虑是能够被接受的。因为大多数人所拥有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建立在对等的付出之上,由漫长的时间堆积而成,也因此会因为过程的艰苦深刻而对此加以防备。过于看重事物的单一性,也就自然的忽视了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其他因素。就譬如我们因为一份工作得以在这个城市艰难的维持生计,但从另一角度来诠释,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正由于这样的一份工作才如此艰难的生存。它或许是一根救命草,也可能是一块绊脚石。事物所存在的局限性,有时会束缚人们无限发展的可能。倘若这便是事实,与其分离告别,对当事者来说未必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2.

    城市里,孤独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用以分担对方的寂寞。这种明哲保身的选择因其狭隘的出发点从而也暗示着结局的压抑。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真挚情感却帮助了他们成功的度过了某些苦痛的日子,这无疑是这种方式带给人们最大的收益。但人往往却又不能被感情牵绊,它作为欲望的一种,在面临与其它欲望敌对时,人们必然需要做出取舍。感情这种事物,是无需用欲望和物质去衡量的,即便人们最后没有选择它,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会随时间消失。真挚的感情中包含了奉献精神和时间沉淀,它并不会因为距离而抹去,在被反复唤起的旧记忆中,在无数次崩塌又重塑的复杂关系中,它总有一份至于事外的独特位置。恰恰相反的是,人们或许只有在反复的分别中,才能真正意义上看清它的模样。不是有那样的一句话吗?现在短暂的离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见。但愿如此,希望你我熠熠生辉,在分别的日子里。

    3.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过:“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生命的终结是必然会降临的结果,所以人们更应该在这场华丽的谢幕到来之前去尽力的演绎充满戏剧性的人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观众会匆匆离场,也会有新的观众再次加入,但无论何时,身为这场演出的当事者,人们在目睹台下循环往复的更替时,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高尚的素养使他们表现的冷静从容,即便表里不一。当现实生活带给人们一切不尽人意的改变时,总有人能在屡次的失落和冲击中获得自我救赎的能力,无形中还意外收获了一种坚毅的人格。当事者的注意力仍需专注于属于自己的这场演出之上。或许只有不动声色的流露情感,人们在面临曲终人散之时,才能够拿出最好的面容去迎接落幕的欢呼与鼓掌,为终有分别的人生,画上最完整的句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终有分别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mc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