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改变大脑的固有思维。
这是一本关于《元认知》的读后介绍,读者已进行了筛选,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作者是大卫·迪绍夫(David DiSalvo),是个对认知科学有广泛研究的科普作家。本书的副标题是“改变大脑的固有思维”,这表明了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大脑是可以改变的,自然性格也是。
元认知(metacognition)已经训练了有半年多的时间,初次获取主要来自于笑来老师的总结。有打坐冥想、享受爱好、刻意练习三个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开启元认知的能力。这本书更系统的将元认知是什么加以解释。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知、做、扩展,知,就是元认知理论层面的逻辑模型;
做,是在理论层面给出的建议,有三十条之多。
扩展,是在此书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找到资料深入学习。
第一部分——知。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逻辑层面的解释,有较多专业名词。经知识补充后,我做了些类比,便能容易理解。
元认知既是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是对“自己思维”的思考。
反馈回路是适应性大脑的发动机,它包括四个主要因素:事实、联系、结果和行动。通常经情绪的影响,我们都会跳过事实和联系直接进入结果和行动。举个例子:小明这次他骗我,那他以后说的话不可信。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既是元认知能力低的表现,也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句子结构:
我们听他们说***很好/很差,所以你应该****。
元认知回路则是将无意识的信息进入到有意识空间,并且转化成能重新转会系统的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开启反馈回路系统,通过了解事实和联系性,再结果和行动。举个例子:小明这次他骗我,了解后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受骗所致,他受骗是因为急于求成,我是否应该帮助他?
其中意向性对元认知回路的重要心理影响,所谓的意向性是指有目的的意识活动,胡塞尔是首个提出意向性的哲学家,在他看来人的意识并不是对外部世界的被动记录和复制,而是主动的认识和构造着世界。
比如艺术家,他的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他对外部世界的投射和构建,同样的审美活动也就是鉴赏者进行意向性的投射和再构造的活动,艺术家必须经过鉴赏者将他具体化和现实化,它的艺术质量与价值才能显现出来。
意向性具有序列性:
一阶指的是基本的自我意识;
二阶指的是对他人心知状态的觉知;
三阶指的是觉察到某人对另一个人心知状态的觉知;
以此类推
只有人类才拥有三阶甚至更高阶的意向性,最高的可达六阶。
元认知觉察最通用的标签是“心声”,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也就是有个内心的声音在说话。如果得到良好的训练,那么它将扮演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角色。反之,人们将沦为情绪的奴隶。
总结:
通过增强意向性和心声指导性这两点的训练,能使得元认知提升,从而对我们的反馈回路产生影响。我们可能达到一个全新的状态——自律。
认知科学上有两个已经被验证的结论:
人脑在后天是可以改变的
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明天弄清下影响大脑的适应能力的自稳态和应变稳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