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金刚经之福德说

作者: 风无相 | 来源:发表于2016-09-11 19:59 被阅读931次
    我读金刚经之福德说

    缘起

    在读《金刚经》过程中有很多的未知,其中有一个“福德”之词成为我的心头之草,在惜字如金的经文中,这个“福德”出现了有十八处之多,频率颇高,为何佛陀以“破除外执、横扫法相”却一直提到这个“福德”一词?

    福德由来

    在谈这个问题前先将这个词定在“大乘”概念中,佛法万千,但饮一瓢。否则就无界了。同样,“福德”之前先说“功德”。

    我读金刚经之福德说

    一、功德

    功德一说是南北朝时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的一番对话而来。

    武帝见到了达摩祖师,问他:“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

    达摩说:“并没有功德。”

    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回答:“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

    武帝又问:“怎样才是真功德呢?”

    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武帝不悟。

    这段对话中至少说明了功德的几个概念:

    1、形式上的功德是功德,但不完全。

    2、形式上的奉献不是真正的功德,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

    3、真正的功德是“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

    4、真正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

    是不是还是一头雾水啊?……那也不纠结了,先看看其他的吧……

    二、福报

    南师曾说过“鸿福”、“清福”的区别,“鸿福”本来做红尘中功名富贵,乃“世间法”,所以其实应该叫“红福”才是,但古人隐晦,故名“洪福”。如此却又为了避嫌皇帝的“洪福齐天”,改名为“鸿福”,此字一定,暗藏玄机,“鸿”如飞鸟一样易逝了。

    而“清福”则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又为“出世间法”,南师还用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人夜夜跪拜天敬香,感动天神下凡,问其愿望,回答欲:“一辈子不愁吃穿、无病无灾且可以游山玩水,最后能善终。”天神说,你还是说说鸿福吧,你所要的是上界神仙之福了,我给不起。

    查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福报,大概以“五福临门”最为流传,一长寿、二富贵、三康宁、四好德、五善终。五种福报,都是行善积德,仁慈救人的结果,与佛法中倡导的无不一致。

    我读金刚经之福德说

    还有一种是“ 大福报”,则需要具足七德之善趣,能遇真正佛法,能如理修持之自由,发菩提心,为众生传妙法。

    世间众生不必羡慕别人的福报大,也不必研究别人的福报从那里来,胡适之先生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已经种下勤俭、结缘、喜舍、奉献的种子,自然能收到福报的果实。

    三、福德

    《金刚经》中阐述的福德,定位在“善种子”,其根植与心或植于人,则未来必有福德。

    福报:若住相布施,所得到的是有相的“善种子”,是可思量的福德。

    福德:若不住相布施,所得到的是空慧的种子,其果报是空慧显现,可助了脱生死。是不可思量的福报。(达摩祖师所说的功德就是这个?)

    “金刚般若说”中提到,佛祖在演说此经中说到这个无量福德,而引发有乐福德而心未成熟诸菩萨等,闻多福德,于般若波罗蜜起信解。可见,上求佛法下度众生的菩萨将这种“福德”作为追寻佛法目标之一。

    四、问题

    1、为何佛说“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其福德胜过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福德”?

    天亲菩萨是作这样解释:一者数胜,二者力胜,三者不相似胜,四者因胜。是故偈言:一切世间法,不可得为喻故。数胜者: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故。力胜者:此福德中数不相似,以此福德不可数故。因胜者,因果不相似,以此因果胜彼因果故。菩萨以为,《金刚经》能达到福德满足境。

    (仰望先贤菩萨,解我疑惑,即使物质到了一定的量之后引起质变,但终究是有漏因在,就光这四点,金刚经中阐述的智慧已是到达佛祖说的,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也对佛祖说的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一段有了懵懂的感知。)

    2、佛祖为何在《金刚经》中反复提及“福德”?

    查阅诸多的大德们的诠释中,唯有对“福德”二字本身的诠释有点关系。正如经中提及的“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这两个字在佛祖的含义中就是一个代符而已,所谓,(说福德实非福德是名福德)。福德是世间叫法,但福德却非真谛。故福德虚假即真,是名福德。一切诸法,不出“出世间、即世间”二谛,故就二谛明之。

    况且佛祖在反复提及之后,在“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一段中作了明确的指示。即使是菩萨们最求的佛法之一也不可起“执着”之心。

    3、传说中的“福慧双修”是什么样子的?

    我读金刚经之福德说

    一提及“福慧双修”立即浮现的是一副功德圆满的画面,也是人人向往的修行。其由来是唐代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又云:修慧不修福,不是大智慧,修福不修慧,不是真慈悲。

    孤阴不长,单阳不生,福是德之现,慧是道之用,慧是功德,福是缘起福德,五福临门。

    身为现代人,享受着和平昌明的时代,有条件进行修命修性,到达精神上的无上高度。退而求之,多行善事,累积功德,得一个福报。

    现在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积累“功德”,参悟“福德”?

    我们若能乐善好施,却又无所希求,所获福德,不可较量。在无所住布施同时若能散尽心中妄念习气烦恼,若能如我佛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无,,获福无量。鸠摩罗什云:“念念常行般若智,其福无量无边,依如是修行,感得一切人天恭敬供养,是名为福德,常行不住相布施,普敬一切苍生,其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计。”

    小结

    就《金刚经》“福德”一词,前贤大德们也颇有论述,在汲取营养的时候也慢慢的犁清疑惑,经中所述“福德”高深莫测、却又如此的平凡圆满,在我们理解的基础上蔓延扩展,将一事一物的果报延伸至三千大千世界的百千万亿事物中,从不住相的布施中福及众生的,受持读经,破相破法,无所住而生其心。虽然不能在读经中体会到至高的境界,却能在读经中圆满自我。

    如今,科学走到这一步,我们已经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佛所说的很多境界,不再如同二千多年前的修行者一样莫明奇妙的感觉三千大千世界的神奇,也正因为现在明白了三千大千世界的神奇更觉得千余年前佛祖觉悟时的伟大,怀师说“金刚经超越一切宗教的智慧”此话诚不欺我。就从人世间的缘法果报来说,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虽然从科学的角度并不认可“因果”之说。也不能用“可证伪性”角度来证明佛经的科学性。可是,我们心里都有这样的感觉,多累积点功德一定会有福报。破除一些“相”,心理更圆满幸福!

    我读金刚经之福德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金刚经之福德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g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