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攻打齐国,燕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攻连克,整个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未被攻下。
(图:乐毅画像)与齐国相比,燕国无论是在国土面积上,还是在人力物力上,都远逊于齐国,但为什么燕国却可以做到以弱克强?或者换句话说,乐毅攻齐,有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后人关注的呢?
关注点一:燕国为何能以弱胜强?
燕国之所以能够以弱克强,有赖于魏赵韩燕秦的五国联合,后来楚国也出兵加入。可以说,当时的局势是,齐国以一雄独自对抗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雄联合。这种情况下,齐国即便是一只强悍的猛虎,再如何强大,也无法独自面对一群狼。
从这个角度来说,燕国破齐,与其说是乐毅的功劳,不如说是五国合纵的功劳。
关注点二:与五国伐秦相比,五国伐齐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五国合纵伐秦的事,但最终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无功而返。那么,问题来了,与五国伐秦相比,五国伐齐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五国伐齐之所以取得成功,我以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1、前期精密筹备。
在燕国攻打齐国之前,燕昭王不仅在本国的人力物力民心上做足了准备,而且在外交上也做足了功课,从而争取到各诸侯国的支持。乐毅等人游说于赵国以及后来六国能够共同出兵攻打齐国便是明证。
2、各国合力,目标一致。
五国伐秦屡屡失败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各国利益不同,目标不一致,无法形成合力,不能统一行动。
而在五国伐齐中,我们看不到这方面的问题,各国虽然也有各自的小算盘,但至少在表面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打残齐国。这不仅符合燕、赵、楚等国的利益(齐国的强大,直接威胁到这几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符合秦国的利益(山东六国内耗有利于秦国东出战略)。
大家应该注意这一点,关键是符合秦国的利益。五国伐秦不符合秦国的利益,所以秦国就会或者威逼或者利诱,采取措施破坏合纵。但五国伐齐符合秦国的利益,所以秦国自然乐见其成,而且还积极撮合参与。
而齐国在面对五国伐齐时,明显缺乏像秦国面对五国伐秦时那样的灵活应对办法。可见齐国在外交上与秦国的相形见绌。秦国最后能够兼并六国,其成功得当的外交策略实在是功不可没。
(图:乐毅伐齐示意图)3、指挥统一,行动一致。
五国伐齐,燕国率先在国内起兵,秦、赵、韩、魏联军则是由秦国尉斯离率领前去会合。待五国军队会合后,赵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乐毅,于是乐毅便成为五国联军的统一指挥官,由他统一部署,统一指挥五国联军发起对齐国的战斗。
在五国联军打败齐国主力后,乐毅便退回秦国、韩国军队,令魏国军队分兵进攻宋国旧地,布署赵国军队去收复河间。自己则率领燕军由北长驱直入齐国。
关注点三:乐毅应不应该长驱直入,进入齐国腹地?
在乐毅长驱直入齐国时,燕国的另一名将领剧辛劝说乐毅不要这么做。他认为齐国大而燕国小,燕国是依靠各国的帮助才打败了齐军,所以,对燕国最有利的做法应该趁机攻取边境城市,以充实燕国领土,这才是长久的利益。
剧辛最后说:“现在(乐毅你率领)燕国大军过城而不攻,一味深入,既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能结下深怨,日后必定要后悔。”
面对剧辛的观点,乐毅反驳说:“齐王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与下属商议,又罢黜贤良人士,专门信任谀谄小人,政令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愤。现在齐国军队已溃不成军,如果我们乘胜追击,齐国百姓必然反叛,内部发生动乱,齐国就可以收拾了。如果不抓住时机,等到齐王痛改前非,体贴臣下而抚恤百姓,我们就难办了。”
由此可见,在应不应该长驱直入齐国腹地的问题上,燕军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那么,乐毅到底该不该长驱直入?
如果从务实的角度来看,剧辛的话不无道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时的齐国毕竟是战国七雄中的庞然大物,燕国想要灭掉齐国并一口吞下,确实没那么容易,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乐毅的话也有道理。乐毅作为一名军事家,看重的是稍纵即逝的战机。他通过对战场形势的判断,认为燕国应该抓住有利战机,乘胜追击。所以乐毅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主张,下令进军深入齐国。齐国果然大乱,失去常度,齐王出逃。
此外,乐毅这么做,可能还有另外一个考虑。燕昭王发动对齐国的战争,主要原因是齐国曾经差点灭了燕国。对于这个仇恨,燕昭王一直耿耿于怀。现在燕军有机会让齐国也品尝一下燕国曾经遭受的苦痛,燕昭王必定赞成。而如果乐毅错失良机,则有可能会受到燕昭王的责备。
所以,乐毅长驱直入,既有对形势的精确预判,也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唯一令人遗憾的是,乐毅未能预判到燕昭王的寿命。乐毅攻入齐国后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乐毅灭齐功业未成便遭到撤换。
关注点四:乐毅为何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我们先说前功:乐毅长驱直入齐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乐毅所取得的成功,与乐毅本人的才能分不开,与燕昭王也有莫大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乐毅攻打齐国的莒城和即墨,三年还未能攻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拨说:“乐毅智谋过人,进攻齐国,一口气攻克七十余城。现在只剩两座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来收服齐国人心,自己好南面称王而已。如今齐国人心已服,他之所以还不行动,就是因为妻子、儿子在燕国。况且齐国多有美女,他早晚将忘记妻子。希望大王早些防备!”
燕昭王听罢下令设置盛大酒宴,拉出说此话的人斥责道:“先王倡导全国礼待贤明人才,并不是为了多得土地留给子孙。他不幸遇到继承人缺少德行,不能完成大业,使国内人民怨愤不从,无道的齐国趁着我们国家动乱得以残害先王。我即位以后,对此痛心疾首,才广泛延请群臣,对外招揽宾客,以求报仇。谁能使我成功,我愿意和他分享燕国大权。现在乐毅先生为我大破齐国,平毁齐国宗庙,报却了旧仇,齐国本来就应归乐先生所有,不是燕国该得到的。乐先生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成为平等国家,结为友好的邻邦,抵御各国的来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说这种话呢!”
于是,燕昭王将挑拨者处死,又赏赐乐毅妻子以王后服饰,赏赐他的儿子以王子服饰,配备君王车驾乘马,及上百辆属车,派宰相侍奉送到乐毅那里,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谢,写下辞书,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从此齐国人敬服燕国乐毅的德义,各国也畏惧他的信誉,没有再敢来算计的。
再说垂成: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燕惠王从当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田单听说后,便派人去燕国用反间计,散布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仅有两座城未被攻克。乐毅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加祸不敢回国,他现在以攻打齐国为名,实际想率领军队在齐国称王。齐国人没有归附,所以他暂缓进攻 即墨,等待时机举行大事。齐国人所怕的,是燕王派别的大将来,那样即墨就城破受害了。”
燕惠王本来就疑心乐毅,因此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便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大将,召他回国。
乐毅知道燕王换将居心不良,于是投奔了赵国。从此,燕军将士都愤愤不平,内部不和,燕国最终也未能消灭齐国。
可见,乐毅的前功与燕昭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全力支持有关。而乐毅后来功败垂成未能灭掉齐国,则与燕惠王误信谗言,失去了对乐毅的信任有关。
人们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若是没有明君支持,即便是万骨枯又如何?乐毅之前,有商鞅、吴起等,乐毅之后有廉颇、李牧等。这些人个个是一代英才,但当他们失去明君的支持后,结果又如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