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客观性
客观性是与评价的科学性相关联的。因为如前所述,科学性就是要找到评价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最佳价值判断,力求做到客观,以达到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要求。但因为任何评价都是由人这个评价主体做出的,所以要做到绝对的客观,显然是不客观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研究者提出,教育评价其实是应然性与实然性之间的一种博弈和超越,认为“教育评价的实然状态因偏于主观性标准和客观性标准而存在两种状态。
记录:过程·评价7偏于主观性标准的教育评价不强调评价内容的客观性,而重视评价主体的经验和权威……
偏于客观性标准的教育评价则强调评价内容的客观性”。但并非客观性标准就一定是最好的,因为一味追求客观性往往会使“教育评价走向刻板化和统一化”。
可见,我们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实质上,就是要找到评价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一个最佳价值判断点。因此,《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其实,这也就是说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科学、专业、客观地做好评价提供循证的基础。
西安交大附中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教育宗旨,厘清五育的逻辑关系,即德为根本,智为源泉,体为支撑,美为胸怀,劳为途径;育人目标即自律者得→德育,自知者明→智育,自胜者强→体育,自信者悦→美育,自力者立→劳育。
好的德育应该是鼓励崇高和慎独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强加规范;好的智育应该是发展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好的体育应该是培养强壮体魄的习惯,而不是只为比赛;好的美育应该是怡情养性,浸润人格,而不是装点门面;好的劳育应该是培养会劳动、爱劳动、懂劳动的品质,而不是流于形式。
劳育方面:管理育人,活动育人
我校专门制定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并从居家整理、居家安全、穿着打扮、衣物缝补、烹饪饮食、卫生保健、家庭规划几个方面细化了《日常居家生活劳动评价细目表》;从课堂教学、学科活动、图书阅览、生涯教育、学校管理、志愿服务、职业体验几个方面细化了《日常在校劳动评价细目表》;从职业调查、职业体验、职业规划、社区服务等方面细化了《社会劳动评价细目表》。由德育处、教务处、教科研中心通力配合,成立“阳光学子育人工程劳动传递爱”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文化浸润,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晨会课、国旗下演讲、一日三省、主题班会课、班级文化评比、 社团文化节、 宿舍内务大比评、 劳技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营造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
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通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感染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通过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非遗进校园”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让师生近距离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领悟勤勉敬业精神, 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活动落实,劳动内化个性品质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逐渐养成号劳动的好习惯。
四、发展性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在根本上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认为,发展性是教育评价的基本方向。
从《方案》的要求来看,发展性应该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立德树人,这体现的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人才之魂,教育评价就是要发挥监视器的作用,确保人才成长发展的方向正确;二是“五育”并举,这体现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评价就是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确保德、智、体、美、劳的任务与要求落地生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成为有用之才。
随着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悄然发生改变,全球化遭遇到反全球化的逆流,国际格局加速演进,国际冲突日益剧烈,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日渐增加。对国家发展而言,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基础教育发展而言,同样处于由全面普及到高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