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用在哲学上是敢于实践,而用在军事上就是敢于冒险。可以说,一个军事家有可能都有那么一两次冒险的经历,比如说曹操,作为统帅,他只率领五千骑兵,就敢去突袭袁绍大营后方的乌巢粮仓,虽然效果奇佳,但不能不说这是一次大冒险。但冒险不是一副灵丹妙药,它仅仅是一种战术行为,且不能反复使用,否则就是一种自杀式的寻死。尤其是在制定战役计划时,没有把握的行为是不能列入其中的,因为这种可以冒险一试阵仗,只能是来源于对于战场稍纵即逝战机的捕捉,而绝不是事先设计的一种场景。不过,三国时期的蜀汉国却有一个反常现象,他们的多个大将都有弄险的想法或有一次弄险的经历。且看这些弄险的大将都是谁?而他们又都弄得是什么险?
庞统
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他替自己抵抗张鲁,庞统随行。此时的刘备已经有了荆州(部分),再加上原来就是豫州刺史,可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君主,而这个庞统则是具体指挥兵马的大将角色。后来庞统死于攻击雒城的战斗之中,就是这种大将角色的最好证明。
到了涪城,刘璋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刘备,庞统建议,趁此机会捉住刘璋,这样就可以不用动用军队就得到一个益州。刘备以“初入他国,恩信未著”而没有采纳。
应该说,庞统的这个计划十分冒险。两个诸侯相会,身边不可能有更多的人,每人只能带一名大臣最多再加一位侍卫,由谁来执行这一计划?相会是在刘璋的地盘上,一应保卫工作都只能是刘璋安排,一旦劫持失手,刘备的性命如何保障?当然还有另一种劫持方式,就是动用军队武装劫持。但这种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最多也只有一半,同样的原因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涪城原本就该有驻军,而刘璋从成都前来,无论是从安全保卫的角度还是从礼仪的方面,他都不可能不带着军队来,因而庞统计划的成功并不具有十分的把握。
刘备到了葭萌关,张松投靠刘备的事情暴露,刘璋下令各边关将领断绝和刘备的文书往来,刘备面临着进与退的抉择。庞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挑选精兵,昼夜间道袭击成都”,中策是以“荆州有急事为名,赚取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前来,然后将他们扣起来,夺关后兵发成都”,下策是回到白帝城。刘备不采纳上策,实行了中策。所谓上策,是庞统认为的最佳方案,为什么刘备反而不采用呢?说到底,就是庞统的这个上策实际上还是一个冒险计划。
直取成都,行军路上要绕过白水、涪城、绵竹、雒城才能到达。要想绕开大道走捷径小道,一旦暴露行踪就会遭到攻击。而刘备本来就兵少,又缺乏后勤供给,任何的变故都是致命的。更何况,刘备后来打雒城都打了一年,很少的兵力直接打成都又有多少把握?这和曹操的乌巢偷袭不同,曹操只要烧了乌巢的粮食就是胜利,不能全歼淳于琼的守军也不要紧,曹操可以退回来。曹操率领的都是骑兵,官渡到乌巢不过是四五十里,曹操回到大营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刘备则不同,败了就回不来了。那么,刘备攻打雒城一年为什么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呢?因为他已经把身后的地盘打下来了,这些城市不但不是背后的芒刺,反而成了他的后盾。
两件事说明,庞统是一个善于弄险的人。
关羽
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中原。但是,樊城内的曹军前线总指挥曹仁还在死死地固守待援,近在咫尺的襄阳也仍然在曹操军队手中。关羽想迅速结束襄樊前线的战斗,打算从后方的江陵调兵。
这是一步十分冒险的军事计划。当时的荆州,已经是三家共有之地,而关羽的强大受威胁最大的不是曹操而是孙权。孙权感到了关羽的威胁,于是写信给曹操,要求出兵攻打关羽。本来,关羽对孙权也是有所防备的,毕竟两家已经发生过争夺荆州江南四郡的战争,但孙权采取了一系列迷惑措施,导致关羽放松了警惕,最终做出了从江陵撤军增援樊城的决定。战争的结局,东吴人兵不血刃获取了江陵城,关羽不得不从前线撤军,最终兵败被杀。当然,江陵城的丢失主要是由于守城太守糜芳的投降,但糜芳的投降除了他个人品质的原因外,不能不说多多少少也有后方兵少的原因,比如说沿江哨所人数很少、守城人数少影响了士气等等。人们总结这件事情,称之为“大意失荆州”,但这个“大意”,起点还是在于他的那个冒险的计划,增兵襄樊。
魏延
诸葛亮初次出兵北伐,采取的是“平取陇右”战略,即先夺取安定天水等陇右地区,切断长安和凉州的联系,站稳脚跟后再东取长安。而魏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由他带领一万兵,从子午谷向北,直取长安,整个行军不过就是十天左右的时间。在他看来,镇守长安的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楙是魏国皇帝的女婿,胆怯而缺乏谋略,听到他魏延大军兵临城下,必定乘船逃走,长安城中只剩下一些文官,受不了魏延的进攻。如果诸葛亮从斜谷进军,到达长安不过是二十几天的时间,两军汇合,整个咸阳以西就能够结束战斗了。
这个计划被称之为“子午谷奇谋”。可以说,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就连当时的诸葛亮也认为这个计划太悬太危险没有采纳。
如今对魏延的这个“奇谋”是否可行争论较大,但即便是认为可行的,也不否认这个计划具有冒险性。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危险之处。
魏延认为夏侯楙会逃跑,夏侯楙一定就会逃走吗?不逃走怎么办?
假如夏侯楙逃走,长安太守就不能守城吗?就战术层面上来说,守城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只要太守有决心,守城部队有一个可用的低级将领即可,就像陇西郡的太守游楚和他手下的那个马顒。即便是夏侯楙逃走时带走他的部队,长安城所属的部队也足可以守城,因为魏延只有五千能战之兵。
诸葛亮二十天能够到达长安城下吗?即便是两军能在长安城下会合,陇右四郡攻击他的后路,断蜀军粮道,在郿城的郭淮攻击他的侧翼该怎么办?可以说,任何一点问题出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都难以实现。
还有,长安被围,魏国得到消息,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大军不用十天就会来到潼关。蜀军能动用的作战兵力不过四五万,到潼关一线作战,后方城市的防守,物资运输战线的拉长,蜀国能作战的兵力更少,蜀军的后续应对计划是什么?而魏国军队在曹操时期进行过关中之战,有现成的作战样板,当初韩遂、马超占优势的十万大军尚且很快失败,蜀汉军将怎样应对?这和刘备、司马昭的灭蜀计划不一样,人家的战略目标是成都。所以说,没有一个周全的应对计划,魏延即便是夺取了长安,也不可能实现“咸阳以西可定”的愿望。
只能说,这是一个弄险的计划。
姜维
姜维在费祎执政时期地位提高,正式进入大将行列并享受到假节的待遇,但他虽然想“兴军大举”,但总是受到费祎的限制,给他的兵力不过万人。又因为最终决策权不在手中,所以姜维这期间的军事行为总是有点儿小打小闹。到了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姜维被任命为大将军,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这期间姜维所打的仗有胜有败,但让人感觉都是规模很大,准备不足。
蜀汉国自魏延开始,守卫汉中的军事部署是:“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就是依靠秦岭山的特殊地理形势,设立营寨于各个关口,如褒谷口、箕谷口等等,即便是敌人的大军来攻,也因为地形问题大军布展不开而进入不了汉中。姜维掌权后,认为这样虽然可以挡住敌人,但不会获得重大胜利,不如只守住汉城和乐城,再派出流动的军队和敌人作战,当敌人因为没有粮食退兵的时候,各城和流动军队一同进攻,这才是消灭敌人的好办法。于是,姜维改变了军事部署,只在各个县城驻军。
可以说,姜维的这个军事部署是最大的弄险。如果说两国边境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战争,这种办法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魏国要是举国来攻,姜维这就是“自毁长城”。实际上,魏国对待蜀国多数时候都是采取守势,要进攻就是最大规模,也就是要吃就一口吞掉,所以,姜维的部署就是打开城门,放敌人进来。还是那句话,放少量的敌人进来可以,当敌人太多,超出了守城人的想象,这样的开门就是放虎。后来邓艾、钟会的灭蜀之战,蜀军很快地全线失守,就是这个弄险计划造成的恶果。相反的例子是,延熙七年春天,曹真率领十万大军伐蜀,蜀国的守军还不到三万人。诸将认为,敌众我寡,应该收集兵力防守汉城和乐城,然后等待涪城的军队支援。汉中主将王平认为,汉中离涪城有上千里路,援军一时半会儿是赶不到的,如果让敌人得到骆谷关口,大祸就降临了。应该赶紧占领兴势山,将敌人堵在关口以外。后来果然逼退曹真大军。两相比较,姜维弄险的部署十分明显。
蜀汉国四位弄险大将,两位弄险最终失败了,即关羽和姜维,而两人弄险没有结果,而这两个没有结果的弄险是计划没有实施,原因是他们都不是最终决策者。
不管是计划有没有得到实施,但这个弄险计划总是提出来了。那么,蜀汉国的大将为什么这么愿意弄险呢?就个人来说,说到底他们只是单纯的军事家,不具有政治思维和战略大局观。而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是一种弱小国家的侥幸心理,总希望走捷径,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