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学年的第一节新授课,一节课下来,师生状态都还行,比预想的进入状态快。老师上得放松,学生很快被带入诗境。
这节课是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教学重点是诵读。原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读懂大意,读出韵味,读出美好。其实就是立足于读进行的一个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三个学习任务渐次递进,对学生的朗读要求渐次提高。随着对课文的加深理解,教师的指导朗读应该说是起到了“导”效,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升还是可以看到的。
以录制“经典咏流传”设置学习情境,的确对学生起到了激趣之效,但是学习任务三感觉设定得不太合适,“吟唱诗歌,唱得情深意切”,唱,毕竟不是语文课的主业,至于“吟唱古诗”,我尚且够呛,让我的学生去挑战,感觉这任务设计得不太切合实际。应该设计成最后的一个选作作业,一个班里,估计顶多有那么一两个会挑战吟唱吧。而且任务三在课堂上也没来得及进行。假如再重新上这节课,我想把任务三和任务二合二为一,任务三改为“经典咏流传”里的嘉宾点评环节。给出资料助读,然后不拘泥于写法,就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读、学之感,学生应该会说到重章叠句的写法,到时候我再补充知识。完了给一点吟唱视频,完了顺理成章布置周末录制诵读或吟唱视频音频,这样既切实有效锻炼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课堂容量也可压缩。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三大学习任务群,六个学习任务:语言文字的积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阅读——要牢记于心。我这节课,对新课标的学习实践刚刚开始,要继续学习,踏实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