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300字文艺大观园读书
老子杂谈(十三)七十二变

老子杂谈(十三)七十二变

作者: 第贰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1:30 被阅读38次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这个大学最好的专业是“表演系”。一个个单纯的灵魂进来,最后全都成了“影后影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天我们继续聊“道”的不可言说性。最高意义上的“道”,为什么不能言说?在之前,我们说了两个原因,一是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二是概念和价值的相对性。今天再加一条,即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怎么来理解?还是先拿我来举例。比如在单位领导面前,我是个员工;在家里女儿面前,我则是个父亲;而在我母亲面前,我又是个儿子。那么问题来了,哪个身份才是真正的“我”呢?都是,也都不是。因为任何一个身份都是“我”,但也都不足以概括“我”。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是个常识。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肯定都会被赋予很多不同的角色,然后自觉不自觉地在各种角色间变动切换。但是如果你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就是某个人在你面前非常确定地评价另一个人,说这个人如何如何好,或者如何如何坏,正所谓江湖是非多,谁人不说人。但这样做的人显然都忘了刚才那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比如说这个人很坏,那可能这个人的确不是一个好领导,但很可能人家是个好爸爸、好儿子呢?再比如说这个人很好,那可能是他作为哥们儿的确还不错,但作为老公,则一点也不称职。也许有人会说了,我不作那种全面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比如只说“他是一个坏领导”,这样评价算准确了吧?其实也不然。因为一般而言,谁都不太可能一无是处。作为领导,这个人可能在爱护部下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但是在其它某个方面,比如在业务指导上可能却非常出色。如果是这样,你还认为“他是一个坏领导”这句话,是一句准确的评价么?

    《大学》里有一句话: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这意思就是:喜欢一个人却明白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却承认他的优点,天下是少有这样的人啊!要说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性的通病。尤其在今天的网络上,各种极端的认知和评论更是随处可见。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完全不吝惜溢美之词;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则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来。如果是自己的偶像,放个屁都是香的;如果是看不顺眼的人,那是祖宗三代都敢骂。何必呢?何苦呢?其实每个人的言行,都是映照自己的一面镜子,端起来照照,你喜欢镜中的那个自己么?

    现代人最容易出现的一个思维误区,就是陷入“二元论”的陷阱,总是喜欢把人和事划分成两个阵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由此导致很多人看不见或忽略了事物的多面性。“二元论”的问题在哪儿?主要两个方面:第一,它把对事物的描述简化成了只有两面,好像不是阴就是阳;第二,它把价值判断简化成了只有两端,好像不是对就是错。就拿我们这一代来说,从小看的电影、书籍,乃至老师家长的教导,都灌输给了我们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仿佛世间只有两种人:一种叫好人,一种叫坏人。但凡好人,必定浓眉大眼,浑身正气;但凡坏人,必定尖嘴猴腮,一脸猥琐。这种粗暴的宣教,可谓完全不顾及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常使人陷于一种绝对的爱恨之中,不仅自己苦不堪言,很多不该发生的伤害,也由此而生。今天,我女儿在看完一部电影或一本书后,经常也会如我儿时那样提问:爸爸,某某是好人还是坏人啊?每当这个时候,我基本都会说:孩子,这世上除了好人和坏人,其实,还有很多——人。

    人上了一定的年纪,真是越来越不敢轻易地评价什么,不是因为世故圆滑,也不是因为胆小懦弱,而是真的不知道怎样评价才能准确而到位。现在的人,每个人都是孙悟空,个个都有72变。哪一变才是真正的自己?别说旁人不知道,可能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确意味深长。可以言说的道理,可以定义的名相,一般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面相,因此也就绝对不是“常道”,不是“常名”。既然不是,话出口前,就应该掂量掂量,是否有说的价值和意义。


    下期预告:逝者如斯夫

    两个变量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交集了,合拍了,OK,我爱你你爱我很正常。然后呢?还不是各自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不断演化。

    喜欢第贰月

    记得关注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杂谈(十三)七十二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s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