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67篇《王风 君子阳阳》
【原文阅读】
君子阳阳,左执簧,
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jū。
君子陶陶,左执翿dào,
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译文参考】
舞师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乐又爽!
舞师乐陶陶,左手摇羽毛,右手招我奏“由敖”。快乐真不少!
【字词注释】
(1)君子:指舞师。阳阳:洋洋得意。
(2)簧:古乐器名,竹制,似笙而大。
(3)我:舞师(君子)的同事。由房:为一种房中乐。毛传:“由,用也。国君有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一说由房即游放。
(4)樂(luò)只:雍容华贵。《樛木》、《南山有台》、《采菽》均有“樂只君子”,“樂只”应为连绵词,尊贵之义也。
(5)且(jū):语助词。
(5)陶陶(yáo):和乐舒畅貌。
(6)翿(dào):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鸡羽毛做成,扇形。
(7)由敖:当为舞曲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郑笺:“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于燕舞之位。”朱熹《诗集传》:“骜,舞位也。”
【诗歌赏析】
这是描写一场歌舞场面的小诗。至于歌舞的组织者和表演者,有各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为王室或统治者表演的歌舞,表演者是专职的舞师和乐工。也有人推测,这是一场贵族宴会活动,舞者是参会的贵族青年,为大家舞乐助兴。有人认为,本诗描述的是民间歌舞活动的情况。还有人认为,这是青年夫妻歌舞为乐。
不管这场歌舞发生在什么场合,舞者乐者是什么身份,这首诗所描写的歌舞表演,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第一段写一位男子(君子)拿着“簧”在舞蹈。簧就是笙,跳的也就是“芦笙舞”了。只见他一幅少年得志、活力四射的神态,边舞蹈边吹笙,人们欢呼雷动。兴奋得意之际,他便左手执定乐器,右手来招呼诗人与他一起协奏。受这种氛围的感染,人人都能感到无比欢欣快乐。
第二段接着写这位男子狂欢之余,放下乐器,又拿起羽毛开始跳起舞来,其乐陶陶,令人陶醉。他左手执定羽旄,右手继续招呼诗人与他共舞,整个场面欢畅淋漓。
诗中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给出了乐曲的名称,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两支舞曲的内容已经失传,但从君子(舞师)“阳阳”、“陶陶”等神情上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其乐只且”恰恰说明其乐之甚。“只”,韩诗作“旨”;《诗三家义集疏》:“旨本训美,乐旨,犹言乐之美者,意为乐甚。”《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可以想见,舞者与乐者,以及参与者们都是乐在其中。
【《君子阳阳》的反思探讨】
踏乐而来的民间歌舞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左执簧”记录了古代持笙簧跳舞的描述。
这里描述的可能是一场宫廷乐舞。不过,它的基础应该是在民间,通过“采风”进入了宫廷乐舞的体系。虽然可能经过了统治者的挑选、删削、改编,但还保存着若干民间歌舞活动的资料。
这种舞乐形式称为“跳乐”,亦称“跳月”、“跳弦”,是舞者持乐器边奏边舞,或参加者合着所奏乐曲跳舞的形式。
从《诗经》所记载的史料来看,两周的民间歌舞活动是相当繁盛的。秦、汉以后已盛行于南方。现在西南地区苗、彝、侗、水、拉祜族广泛流行的芦笙舞,是这种古老形式的发展。它在民间,常见于驱邪禳灾、仪礼娱乐、传情择偶等活动中。
当然,民俗歌舞不仅盛行于中原各国,也活跃在边远地区,史载周王室中有“四裔乐”。从出土文物考察,云南等地有春秋、战国时期铜芦笙斗、铜鼓、钟等乐器出土,在铜鼓上并雕有大量作芦笙舞、干戚舞、矛舞、羽舞、徒手舞等舞蹈的舞人形象。广西花山崖画中也刻画着大量古代铜鼓舞的生动形象。
笙这一乐器,传说是女娲氏发明,特别盛行于西南地区,吹葫芦笙跳舞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史籍中也不断有记载,如唐人樊绰《蛮书》卷七载:“南诏……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葫)芦笙。”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卷十三载:“男女皆赤足,每踏歌为乐,则著皮履,男鹊帽,襞积衣,吹芦笙。女三尖冠,衣缉衣,跳舞而歌,各有其节。”云南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都出土过铜葫芦笙。
葫芦笙有多种异名,如匏笙、芦笙、瓢笙等,发音原理都是一样的。属于古代八音的“匏”类乐器。这一乐器在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是彝、佤、傣、怒、拉祜、纳西、苦聪、苗、瑶各族最喜好的乐器,是跳月、跳歌等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既可以作为伴奏,又可以自吹自舞。芦笙的曲调有语言的含意,通过优美的旋律,姑娘就能领会小伙子的心曲。
云南晋宁石寨山还出土了一组《匏笙舞》的铜舞俑(M17:23),共四人,同出一墓。舞人梳髻,盘于头顶,髻上束长帛垂于身后,上身有帔肩,下着裤,跣足。腰扎带,带上有圆盘扣饰。腰后拖单幅裙,其长拖地,幅裙上缀有尾饰。戴耳环,有二人右腕戴手镯。服饰富丽,似是四位贵族,一人双手捧吹匏笙,三人张臂托掌而舞。髻看当是男子无疑,但体态轻盈优美,内有一人做扭头回顾,拍掌、踏步、踢腿、张手起舞的舞姿(图150)。
西南地区不少民族中至今还保存着《铜鼓舞》这一传统舞蹈形式。通过《诗经》篇章的描绘和绘画雕塑等这些艺术品,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当时人民在乐舞艺术方面的优秀创造。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二南”之乐考》之“25篇曲式分析”
在《诗经》产生的年代,对于诗、乐乃至舞的融合体,人们更关注的是其音乐的礼仪作用,融合体中的诗,应是高度音乐化了的。
古人曰:“诗为乐章,琴瑟必以歌诗。”“盖古人不徒歌,必合琴瑟而后谓之歌。口举其辞而琴瑟以咏之,犹作乐者升歌而有琴瑟从之也。”
由此可知,流传下来的形诸文字的“二南”,原本不仅有固定的曲谱,而且歌唱时必有器乐相和。因而,其词语的运用、声韵的选择、句式的安排、篇章的结构等,都应考虑歌唱和器乐的节奏和旋律与曲谱契合而同步。这就是说,《诗经》中储存和折射着诸多的音乐信息,而今其曲谱虽已遗失,但深入考察、细心绸绎,仍可以大体推知各诗曲谱的曲式。
根据通行的曲式分析理论,结合我们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学者全面考察了今传《诗经》之“二南”25篇的内容和形式,将其曲式分析归纳为五大类型十个子类。
(一)再现式曲式
1.完全再现者,即各乐段对应句完全重复者,或部分词语变化、结构大部分相同者。如《周南》之《芣苢》《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麟之趾》,《召南》之《鹊巢》《草虫》《甘棠》《羔羊》《摽有梅》《江有汜》。
2.变化再现者,即再现乐段的节奏、调式发生明显变化,新材料过半数者。其于“二南”中只有1篇,即《召南》之《何彼襛矣》。
(二)主副歌式曲式
主副歌式曲式必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段,各乐段的开始或结尾均有完全相同的部分。主歌即各乐段在节拍、速度、调性上有所差异的部分,副歌即各乐段完全相同的部分。“二南”中这类曲式,可分为两个子类。
1.结尾有副歌,主歌为完全再现型。其于“二南”中只1篇,即《召南》之《殷其雷》。
2.结尾有副歌,主歌为再现联合型。其于“二南”中只1篇,即《周南》之《汉广》。
(三)附加式曲式
附加式曲式即前加引子、后有尾声,或仅前加引子,或仅后有尾声的曲式。其主体部分最少为两个乐段,一般为完全再现型或变化再现型,亦有循环型和联合型的。
1.前有引子后有尾声者。其于“二南”中只1篇,即《周南》之《卷耳》。
2.前有引子者。其于“二南”中只1篇,即《召南》之《行露》。
3.后有尾声者。其于“二南”中有《周南》之《葛覃》《汝坟》和《召南》之《采蘩》3篇。
(四)循环式曲式
循环式曲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乐段组成,全部或大部分的乐段开始或结尾反复出现相同的因素。循环式又分合尾型、串联型两种。
合尾型,即全部或大部分乐段的结尾反复再现相同因素的曲式。串联型,即全部或大部分乐段的开始反复出现相同因素的曲式。“二南”中只有串联型1篇,即《召南》之《采蘋》。
(五)联合式曲式
联合式曲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段组成,乐段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无一定之规。《二南》中联合式曲式只两篇,可分为对比型和展衍型两个子类。
1.对比型,其全部或大部分乐段的结构不同,但共同表达同一内容和主题。《召南》之《野有死麕》即属此。
2.展衍型,其全部或大部分乐段不直接承递、引申前面的材料,只是按前面提供的节奏旋律和内涵而发展。《诗经》中展衍型联合曲式分为有再现性的和无再现性的两种。有再现性的,再现服从内容的需要,没有固定的模式。《周南》之《关雎》即属此。
参考资料:
李婷婷:《“二南”之乐考论》,《中国美学(第10辑)》,邹华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月
《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刘青弋 主编;彭松 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12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