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谷爱凌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了。
今天晨练,在公园听到两个大爷一边拉伸一边聊天。
一个说:“你看冬奥会了吧?那小姑娘,太厉害了!”
另一个说:“看了,看了,你说的是滑雪那个吧?跳起来转了好几圈,最后拿了金牌那个,叫啥来着?她妈中国人,她爸美国人。”
“谷爱凌!对,是谷爱凌。太厉害了,这小姑娘。”开始的那个大爷说。
我听了,心里不禁感叹现在这信息传播的速度,电视,手机,互联网,短视频,即时通讯,让世界互联,“地球村”已经在网上实现。
谷爱凌,一个看似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一个名字,因为一场盛会就被国人熟知,成为老百姓街头巷尾热议的人物。这不是互联网的功劳又是什么?
滑雪,这个大多数老百姓既没有实践过,又不懂得规则和技巧的项目,如今因为谷爱凌被广大老百姓所熟悉、热爱,这不就是我们举办冬奥会的目的和成果吗?
公众号,短视频,这两天的手机上,好像做新闻的不说说谷爱凌都不好意思发其他作品了。各种文章、视频,都在从各个角度剖析谷爱凌的成功,有的从家庭教育角度,挖掘她妈妈的教子秘笈;有的从成长成才的角度,探寻她成功的密码;也有的从基因传承角度,找出她背后的强大背景,更有的甚至从她妈妈的职业经历,总结出“鸡娃”和投资的宝贵经验。
无论如何,谷爱凌在世人的眼中是成功的,并且是惊为天人的成功。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履历:
3岁开始滑雪;
9岁全美少年组冠军;
13岁主动去成年组比赛;
14岁拿50块金牌,马术、攀岩、冲浪,越野,足球、田径样样精通;
16岁美国高考接近满分进入斯坦福,同年加入中国国籍;
18岁跻身时尚圈顶流,登上Vogue、ELLE、时尚芭莎封面;
不到19岁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以最高难度动作在最弱的一个新项目上夺冠了……
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就斩获金牌,不只是幸运这么简单。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不是为了拿奥运奖牌而滑雪,也不是为了考上斯坦福而学习,我这么做是因为我喜欢,顺便赢几场,而赢又让我更喜欢去做。”
是的,喜欢是她做这一切的前提。别人说她有天赋,她却说天赋只占0.1%,更多的是热爱前提下的拼搏和付出,是极度地自律。
当然,任何一个人成功的背后,并不是像我们现在倒推出来的理由和条件如此简单,而是天赋、环境、努力、机遇等各种因素复杂地叠加,才有现在的结果。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说全红婵,这位东京奥运会的跳水冠军,也是去年霸屏热搜的天才少年。2021年8月5日,14岁的全红婵,用有史以来十米跳台最高分466.2分,获得奥运会十米跳台冠军,一跳成名天下知。
全红婵成功背后的故事,却更加的让人心酸。14岁的全红婵出生于广东湛江市的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靠着几亩小果园养活一家人。2017年母亲遭遇严重车祸,做了3次手术,家被掏空了。父母,上要赡养爷爷奶奶,下要抚养5个孩子,一家9口人,日子过得很艰难。是村里有名的低保户。
全红婵最大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大成人,早日赚钱,好为妈妈治病,也为了让父母过得更好。奥运冠军了里有很多家境贫寒,他们拼搏的前提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或热爱,更多的是有天分之下的生活所迫。
对于全红婵来说,跳水方面她既是天才,又不是天才。说她是天才,是因为她身材匀称、弹跳好,是学习跳水的好苗子;但是,她又不是天才,她每天练习400多跳,因为经常泡在水里,头发都变成了黄色。可以说,全红婵天才的称号,是用无数的汗水和伤痛换来的。
天才的背后是热爱和拼搏。对于谷爱凌来说,她有天赋,有努力,又有一个智慧的妈妈,还有中西结合的教育经历,所以她可以单纯把热爱作为一切的前提,从而取得“顺便的赢”“顺便的成功”。但更多的你我却不能,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条件和努力下,取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只不过,我们可以为谷爱凌的成功欢呼加油,可以从谷爱凌的成功中,学习经验,得到启迪,获得动力。
最后,我想说:对于有的人来说,热爱,是一切的前提。但对于更多人来说,热爱,也还有前提。这个前提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千差万别。也许是家庭,也许是金钱,也许是机遇,也许是其他的什么。许多时候,没有这个前提,也许你一辈子连热爱是什么模样都见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