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有些慵懒地躺在床上,耳边是窗外密集而又舒适的雨声。不知不觉中,这雨声好像触及了内心深处某个最最柔软的部位,以至于几乎忘记了要起床日更,就这么躺在被窝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安宁。
最近两周,几乎每天,都利用零碎时间点评文章,今天也不例外。“她是那个时代万千母亲的一个缩影”“致敬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们!”一个个句子,从心里冒出来,整合一下,再让它们顺畅地流淌出去。子默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记得最初,群主为评文团招新时,子默当时恰好在线,就不失时机地报了名。尽管此前她从未有过点评文章的经历,但凡事终归有第一次。先试试,实在不行就撤呗。
第一篇文章,子默花了好长时间阅读,再酝酿点评语,一遍遍斟字酌句,生怕有什么闪失。有那么一个时刻,“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思路有点堵,子默甚至有打退堂鼓的冲动。然而后来又经过不遗余力地努力,终于完成了点评。幸亏当初学了几年的现代文学作品选,否则今天可能会死得很难看。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接下来顺畅不少。一篇文章首先概括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其表达方式上的优缺点,再提一些改进意见就算完成了。看上去好像也不难,但真要一一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好几千字的文章,光阅读也要花去不少时间,再加上酝酿腹稿,整合、诉诸笔端,更加费心费力。而且这个过程,不好耍滑、投机取巧。因为你的点评走没走心,作者知道,参与点评的其他成员知道,还有无数的网友也知道。
就这样几天下来,感觉这件事很不轻松。于是再读读评文团其他成员的点评,感觉人家评语好像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大多是“我手写我心”的主观感受,所以轻松自在多了。然后,也试着模仿写一写,的确感觉不像之前那么累了。
点评文章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记得有一篇叫《探监》的文章,写贫困至极的父母带了很多各式馒头来监狱探视少不更事的儿子。朴实的情感蕴含在很多细节里,字字句句戳中泪点,让人几乎崩不住,也想跟男主一样嚎啕大哭。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点评。
其他还有很多写父母的文章,也很打动人,从中可以隐约窥见那个时代中国大地上万千母亲的生存状态,他们有的为了家庭全年无休地不停劳作,有的因饥饿全身浮肿衣衫破旧,却把吃的穿的省下来留给子女,还有的在父母临终前哭诉抱怨父母这辈子偏心没供她读书……总之,时代的灰尘落到某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这些可敬可亲的父母们,他们的身影在眼前不停地重叠,子默想起艾青那句著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好吧,关于点评文章今天就到这里,要不,你也来试试?欢迎加入。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