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习大大在哈萨克斯坦的一所大学里做演讲时,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从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真正浮出水面走上历史舞台,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与重视。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69dd065175b68ab1.jpg)
2014年6月,中国、哈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陆上丝绸之路东段“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国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段列入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遗产。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adbf9c8b529dede8.jpg)
习大大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是亚太经济圈,西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可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历史的延续与时代的升华。
古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的“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公元前西汉年间的汉武帝时期。
当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希望能够联合大月氏国和西域各国来共同夹击匈奴。
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共计11年被匈奴囚禁,历经13年的艰苦磨难,才最终回到了西汉当时的国都长安(今天的陕西西安)。
从此也开辟出一条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和新疆,到达中亚、西亚,将印度和地中海地区以及欧洲各国联系起来的陆上通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010126faed89f511.jpg)
那时候的中国,籍由这条贯穿中亚、西亚和印度以及地中海地区的陆上通道,向外输出丝绸。这是德国地理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原因。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通道。
这条从西汉时期开始建立起来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发展达到顶峰,明清以后逐渐衰落。
“古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夏商周时期,形成和发展于秦汉时期,繁荣昌盛于唐宋时期,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与文化交往、交流的海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被称为“南海丝绸之路”,是现在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从明清时期开始,逐渐衰落下去。
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和欧洲输出丝绸、瓷器、茶叶、铁器、漆器等商品。还有纺织、冶铁、凿井等技术。
古老的华夏文明和文化思想等等,也是通过丝绸之路开始向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通过丝绸之路,域外的良种马,佛教、魔术、乐舞、雕塑等等开始传人中国;葡萄、石榴、甘蔗、西瓜黄瓜、胡萝卜、大蒜、苜蓿、菠菜、胡桃、胡椒等农作物也开始传入我国。古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制品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正是要重新激活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除了能促进中国的发展外,还可以带动沿途国家的经济建设与贸易发展,为地区发展带来新的繁荣,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繁荣。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构想的发起国,我们正透过千年的时光,看到它新的繁荣与昌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