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经过翻译,原有的韵律、意味就会失去。只有当译者也是诗人,才能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原诗的美,但那种美也会和原诗有所不同。
2
以为古诗才是诗,白话诗不算诗者,可用一书名形容之:傲慢与偏见。
3
诗,主要看取其诗意。无诗意者,皆非诗。而有诗意,即有了诗的意思,再加诗的样子,那就是诗了。
4
诗意是什么样?在我觉得,是这样的:宁静、愉悦、美、纯粹,使人迷醉,仿佛超离了现实世界。
5
诗不必思考,但诗中有哲理而不减诗意,则诗境更佳。
6
诗中有哲理即有了智性的空间。但诗的哲理要有诗的样子,与诗情合一。换言之,不可以思考的方式写,因为思考会将诗概念化,破坏诗意。
7
我喜欢那种直感式的诗歌评论。以概念谈诗,离诗太远。
8
对诗歌的评论,能做到诗评与诗歌一样诗意盎然当然是最好,但这很难。因为评论通常是理性的思考、理性的表达,是分析性,而非创作性的。
9
诗歌之难懂,其一是太浓缩,其二是诗歌并不直接说明意思,而只给一个印象,里面的意思,要读者自己去想。
10
有的诗读来是一种享受,如春风拂面;有的诗歌有一种直入心底的力量。那么,哪一种更好呢?各有各的好。
11
一首诗如果只有一两句写得好,而整体不好,当然是失败。但如果整首诗中不见一句精彩,整体再好也好得有限。
12
写诗全凭灵感,灵感没了就没了,没有灵感的诗歌都是技巧性的。
13
技巧是理性的,灵感是非理性的。一首诗歌的创作,既需要灵感又需要技巧。灵感是内在的诗意,技巧是表现的才能,外化的手段。没有灵感,内容将是苍白的。没有技巧,形式将是粗拙的。
14
灵感像星星一样,是一闪一闪的。
15
理解诗歌,不可太现实,太现实就会毁掉诗意。
16
智性即哲思之品质。诗性,美以及通灵之品质。
17
诗集不宜太厚,一本砖头似的诗集未免有失体面。
18
有些诗歌,没什么好,但声音好,那也是一种好。有些诗歌,也有一种好:令人有自己也可以写诗的错觉。
19
诗歌不必刻意追求韵律,但要有一种内在音乐性。比如木心的诗,即如此,似乎没有韵律,但声音依然很好。
20
诗歌要言约意广,不可太直白。太直白,就没有想象空间,也就没有诗意。诗意都是依稀朦胧的。
21
好诗是这样的,它仿佛触及或呈现了冥冥中的一个真相,但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传递某种印象,引发你的联想,将你带到那里,去体悟那种经验。
22
读到触及你心灵的诗句的那一瞬间,是通灵的一瞬间,那一瞬间,仿佛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呈现在你内心的灵视里,让你感觉到一种超离现实的美好,就像忽然看见一个令你为之心动的女孩。
23
诗不怕简单,怕没意思。简单而有有意思,那倒是很高的境界了。有意思,不是有趣,是有“意”与“思”。
24
诗表达情思,亦要引起情思。诗之思,是情中有思。木心谓之,感觉思想化,思想感情化。超越情与思的,是意。意中已有情有思,但不止于此。
25
诗而不能感动人,就不好算诗。当然,这也要看人,再好的诗也无法感动麻木的人。感动,共鸣之意。
26
思考可以一直深入下去,而情感是抒发完了就完了。所以,哲学著作总是很厚,抒情诗则通常不过几行几十行。
27
用一粒沙蕴含宇宙,是诗。在一粒沙中见宇宙,是哲学。
28
有些诗人写了许多诗,但好的其实只有几首,而好的诗里,特别好的也只有一两句。但就是这几首,这几句,使人们永远记得他。
29
诗人通常在童年时就已经老了,但在老了以后又依然还是小孩子。
30
诗人,每每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诗。常人呢,常人就不要写诗了,把诗意(如果有)留在心里就好。
31
诗人与常人的差别,正如常人与动物的差别。动物只有动物性,普通人有动物性和人性,而诗人在此而二者上,还具有神性。
32
诗人是在人与“神”之间游弋的。这么说,诗人就像精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