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年)
在秦国攻打赵国之初,魏安釐王曾征求群臣对此事的看法及对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秦国进攻赵国,是一件对魏国有利的事。
唯独孔斌(子顺)质问那些魏臣道:“你们为何要这样说?”
众臣答道:“秦国战胜赵国,我们就顺势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打不赢赵国,我们就趁秦国疲惫不堪时,对他们进行攻击。”
孔斌反驳道:“你们说的不对。秦国自从秦孝公执政以来,从没打过败仗,现在又重用良将白起,哪里还有疲惫之机能让我们抓住的?”
有个大夫说道:“即使秦国战胜了赵国,那对我们魏国有什么坏处呢?邻国的所受的羞辱难堪,那就是我们的运气啊!”
孔斌反驳道:“秦国,是个贪婪暴虐的国家,有朝一日等他们战胜了赵国后,必定会把矛头转向其他国家。我担心到了那时,就要轮到魏国来承受秦军的攻击了。为何你们到现在都还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呢?赵国一旦灭亡,接下来的灾难就会降临到魏国身上了。”
孔斌,是孔子的六世孙。
最初,魏安釐王听说孔斌非常贤明,便派使者携带黄金及绸缎,去聘请他出任魏相。
孔斌对使者说道:“如果大王愿意采纳我的建议,这些建议能为大王安邦治世的,那即便让我以后只吃蔬菜,喝凉水,我也愿意。但如果只是让我穿上一身华服,供我以丰厚的俸禄,只是让我在那当个摆设,那我就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百姓了,而魏王又怎会缺一个百姓呢!”
魏国使者再三邀请,孔斌见他心诚,便就随同前往魏国。魏安釐王亲自出城迎接孔斌,拜他为相。
孔斌上台后,马上撤换了一批靠关系而受宠的官员,代之以贤才。又夺去诸多尸位素餐者的俸禄,转赐给有功之臣。那些失去职位和俸禄的人都极其记恨孔斌,于是四处散播谣言。
文咨把那些谣言转告给了孔斌。孔斌笑了笑说道:“欲创大业就不能与百姓商讨,七嘴八舌以谁为主,事情还如何推进?古之贤者中,善于治理政务之人,一开始时都免不了遭人诽谤。当初子产在郑国任相,关于他的流言蜚语一直传播了三年,之后才得以终止。而我的祖先孔子,他在鲁国任相时,关于他的诽谤也流传了三个月才得以终止。现在我每天都在改革魏政,虽然远不及圣贤,但是我还会担心那些诽谤之言么?”
文咨问道:“不知当年那些人对尊祖孔子,能传出什么诽谤之言呢?”
孔斌答道:“先祖在鲁国任相时,有人曾唱道:‘麛裘而芾,投之无戾;芾而麛裘,投之无邮。’说孔子是穿着鹿皮裘的权贵,谁抓他都没错,抓了他,百姓们都高兴。而等到三个月以后,在孔子的努力下,鲁国的风气教化逐渐成型,百姓们又唱道:‘裘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裘衣,惠我无私。’孔子这人虽然穿戴华服锦帽,但我们百姓的心事他都想到了,他一心为民不为己。”
文咨高兴地说道:“我现在才知先生您不异于古之贤者啊。”
孔斌在魏国任相一共九个月,但他每次提出重大的改革建议时,都不会被魏安釐王采纳。
孔斌长叹道:“建议既然不被采纳,那就是我的建议有不合适的地方。我提的建议既然不合君主的心意,那我再做他的官,享用他的俸禄,那岂不也是尸位素餐了么,这样我的罪过也太大了!”说完,便称病辞去魏相之职。
有人曾问孔斌道:“既然魏王不重你,那你为何不到其他国家去呢?”
孔斌答道:“我还能哪里去呢?崤山以东诸国都将被秦国吞并。但秦国的行为非常不仁义,我坚决不会去那。”于是就只是在家中休养。
新垣固(新垣为复姓,是不是很眼熟。今分布于辽宁沈阳与琉球群岛(冲绳🤔))问孔斌道:“圣贤所到之处,必定是振兴教化、理顺政局。你在魏国任相,没听说推行过什么特殊的政令,就自行引退了,我猜你应该是不得志吧,否则为什么那么快就辞任了呢?”
孔斌说道:“正是因为没有做出什么特殊的政绩,所以我才自己引退了。而且在不治之症面前,也显不出好医生的本领。秦国早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用仁义之道去事奉霸道,又如何能行呢?所以,当今天下拯救危亡都来不及,还奢谈什么振兴教化?当年伊尹和吕望分别做过夏朝和商朝的官员。你看,那两个王朝最终还不是灭亡了吗?这难道是因为伊尹、吕望不愿意挽救时局吗?那是因为当时的大势已经无法挽回。现在崤山以东的诸国都被秦国折腾的筋疲力尽、各国朝局萎靡不振,三晋及楚国争相割地以求偷安,东西二周(东周国、西周国)都折腰归顺于秦国,燕齐两国也同样屈服于秦国。由此可以预见,从现在起算,不出二十年,这天下都将为秦国所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