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到多多是因为他的棉衣拉链总是往下滑,刚拉上去又滑下来,刚拉上去又滑下来,露出那印着很多卡通图案的白色秋衣。
他总是咳嗽,又一次帮他拉了拉链后,摸摸他的手,冰凉冰凉的,看看他的衣服,他就是穿了两件衣服,一件秋衣,一件棉衣,棉衣拉链又老是往下滑,受凉了。
在我帮他拉了几次拉链后,他似乎感觉到了拉链拉上去身体会舒服一些,几次看到他自己把滑到肚皮上的拉链拉了上来。
其实我很想告诉多多的家长,孩子的棉衣拉链要修一下,但苦于没有机会,一直没有说。我要多多对妈妈说棉衣拉链要修了,但不知道他说了没有,这件棉衣他已经穿了好几天了。
接连的几个早上,都是他的爸爸送过来的,几乎每次爸爸都是怒气冲冲、心急如焚,而多多呢,总是眼中有泪、神情忧郁。
坐在小凳子上,静静地望着地板发呆,不和身边的小朋友聊天,对于小朋友们争夺的那些玩具也似乎没有兴趣。
今天早上又和往常一样,在爸爸的训斥中流着泪走了进来,坐在小凳子上一言不发。看着他的样子,我动了恻隐之心,我觉得他太孤独了。
我帮他把拉链往上拉了拉,握住他冰凉的小手说:“你是不是还想睡觉?”
他把手抽了抽,不想让我握着,但见我一直坚持着,他也就没有再坚持,任由我握着,不动,也不和我说话。
“你想要玩具吗?”我又问。
正在这时,淘淘搬着玩具筐过来了,他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每来一个小朋友,他就把玩具筐搬过去给他发玩具。
“要这个吗?”淘淘问。
多多摇头。
“要这个吗?”
多多又摇头。
在摇了很多次头以后,淘淘拿给他的大块大块的拼房子的积木终于合了他的心意,他点头了。
我想他应该会迫不及待地开始玩积木的,所以松开了握着他的手,但他并没有,他把双手揣进衣服口袋里,静静地注视着桌子上的积木。
过了很久以后,他才开始摆弄他面前的积木,当我又一次走到他的身边的时候,他拉了我一下,说:“我要小人!”
“小人”是积木里面的一种,走到玩具筐里看了看,已经一个都没有了。
“小人没有了。”我说。
“我要小人!”他望着我,态度很坚决。
“玩具筐里已经没有小人了,不过你可以和菲菲做朋友,然后和她一起玩她的小人。”我尽力开导他。
又是沉默,沉默很久很久后,他终于站了起来,站在菲菲的旁边,静静地看着她面前的小人,不说话。
“我想和你交朋友。”我教他。
他看了我一眼,没有动,菲菲注意到了他,很热情地说:“我们一起玩吧?”
可是他摇了摇头,回去了,继续坐在小凳子上望着面前的积木发呆。看着他孤独的小身板,我突然想起了经常被人提及的“情商”。
其实“情商”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正是“情商”的积累过程。
如果孩子心情不好,他就会像大人一样不想说话。不想说话,当然也就少了一些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性格内向、情商低下”。
若是想要自己的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我们还是要多一点耐心,不要因为孩子的琐碎而不耐烦、发脾气,让孩子心情不好。
特别是早上!
一日之计在于晨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