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维起初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降蜀汉。诸葛亮对其才能十分欣赏,并称他为“凉州上士”。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并最终接任蜀汉的军事大权。
姜维在蜀汉丞相费祎死后,继续执行北伐曹魏的政策。他一生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也消耗了蜀汉的国力,并引发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对。姜维的北伐最终未能改变蜀汉的命运。
263年,曹魏发动灭蜀之战,姜维在沓中(今甘肃舟曲)被邓艾击败,退守剑阁。后来,由于蜀汉内部宦官黄皓的谗言,姜维被迫撤离剑阁,最终未能阻止魏军的进攻。刘禅投降后,姜维试图利用钟会反叛曹魏的机会恢复蜀汉,但计划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杀。
姜维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他忠诚勇敢,军事才能出众,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致力于恢复汉室。另一方面,他频繁的北伐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也是导致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无论如何,姜维都是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忠诚的将领。

第一个疑问两位是否属于叛将
在正史记载中,姜维并不属于叛将。他最初是曹魏的官员,在天水郡担任中郎将。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姜维因为受到当地官员的猜疑而被拒之城外,无奈之下投降了蜀汉。此后,姜维成为了蜀汉的将领,并逐渐成长为蜀汉后期的军事支柱。
姜维对蜀汉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在蜀汉期间,多次担任北伐的主将,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后勤补给问题,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执行北伐任务,试图完成诸葛亮的遗志,恢复汉室。即使在蜀汉灭亡后,姜维仍然试图利用钟会的叛乱来复兴蜀汉,最终失败被杀。
因此,姜维不仅不是叛将,反而是一个忠诚于自己信仰和国家的典型代表。他的忠诚和坚持,使他成为了后世赞扬的英雄人物。

第二个疑问姜维的多次北伐如何评价
姜维多次北伐的行动体现了他恢复汉室、忠于蜀汉的决心和意志。他的北伐行动虽然未能最终改变蜀汉的命运,但他的忠诚和坚持为后人所称道。
在三国时期,姜维作为一个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敢是毋庸置疑的。他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不顾艰难险阻,多次北伐曹魏,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和坚定的意志。他的行动也激励了蜀汉的士兵和民众,为保卫国家和恢复汉室而奋斗。
姜维的北伐行动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的精神可嘉,他的坚持和勇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忠诚和决心也成为了后世人们称颂的品质。姜维的形象在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忠诚和勇敢的象征。

第三个疑问多次北伐效果如何
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但具体次数在不同史料中有所差异,有的记载为九次或十次。以下是根据《三国志》记载的姜维北伐的简要概述: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首次北伐,攻打南安,因粮尽而退。
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与蒋琬分兵两路北伐,姜维攻打西平,失利而还。
延熙十五年(252年):姜维与费祎分兵两路北伐,姜维攻打陇西,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未能巩固战果。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再次北伐,攻打狄道,被魏将王经击败。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北伐,攻打狄道,击败魏将王经,但随后被司马昭率领的援军击败。
延熙二十年(257年):姜维北伐,攻打长城,因粮尽而退。
延熙二十一年(258年):姜维北伐,攻打祁山,被邓艾击败。
延熙二十二年(259年):姜维北伐,攻打长城,因粮尽而退。
延熙二十三年(260年):姜维北伐,攻打上邽,被邓艾击败。
延熙二十四年(261年):姜维北伐,攻打广魏,因粮尽而退。
延熙二十五年(262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攻打洮阳,被邓艾击败。
姜维的北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曹魏造成了压力,但由于蜀汉国力有限,加之姜维的军事行动频繁而消耗巨大,最终未能改变蜀汉灭亡的命运。姜维的北伐也引发了蜀汉内部的批评,认为他过度消耗了国家的资源。在蜀汉亡国后,姜维试图利用钟会的叛乱来恢复蜀汉,但最终失败并被杀。

第四个疑问为什么缺粮还要北伐
姜维北伐时频繁遇到的粮食问题,主要是由于蜀汉的地理环境和资源限制所导致的。蜀汉地处四川盆地,虽然是一个相对富饶的地区,但与魏国相比,人口和资源都相对较少。此外,蜀汉的交通线相对艰难,特别是北伐时需要穿越秦岭等险峻地形,这使得后勤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尽管如此,姜维还是要北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姜维深受诸葛亮的影响,诸葛亮生前曾多次北伐曹魏,旨在恢复汉室。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继续执行北伐政策,试图完成诸葛亮的未竟事业。
政治和军事战略需要:蜀汉作为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需要通过对外军事行动来展示国力,维护国内稳定,同时也是为了牵制曹魏,防止其集中力量对蜀汉发动攻击。
利用魏国内部的矛盾:曹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姜维可能希望通过不断的军事压力,利用魏国内部的矛盾,寻找机会扩大蜀汉的势力范围。
个人抱负和忠诚:姜维作为一名将领,有着自己的抱负和忠诚于蜀汉的决心。他可能认为,通过北伐能够实现个人的军事成就,同时也能够体现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然而,由于蜀汉的国力有限,加上北伐的路线和补给问题,姜维的北伐最终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而加剧了国家的负担,这也是蜀汉最终灭亡的原因之一。
结语:姜维能在诸葛亮死后,还能坚守这么多年确实不易,姜维在蜀汉亡国后仍然坚持抗争,试图利用钟会的叛乱来复兴蜀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受到了后世的肯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