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游戏化思维
从动机理解用户行为——自我决定理论

从动机理解用户行为——自我决定理论

作者: 软柿三熊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21:04 被阅读6次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以积极心理学为背景发展起来的,由Deci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观。自我决定是个体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内部动机)和环境信息(外部动机等)的基础上,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

(1)人们有哪些基本的内在动机?

内部动机所产生的心理需要最终促使人们展开行动,就像受到饥饿、口渴、困顿的驱使,人们竭尽所能满足内部动机所产生的需求。具体而言,个体具有自主、胜任和归属3类基本的心理需要。

自主是指人们希望在从事活动时能够进行自主选择,不受到他人的控制。在社交软件中,对于用户来说自我表露的程度、方式的选择权至关重要。多少内容好友或者陌生人可见,多长时间段的内容可见,个人信息、当前地理位置、最近所听歌曲是否可见,这些选择权都应该交给用户,这样才能让不会招致用户的反感。

胜任是指人们在活动中体验到能够有能力完成任务。以健身软件Keep为例,在每完成一次训练之后,它会出现一个“胜利完成训练”的卡片,告诉你完成了多少时长、多少组的动作,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这些让你对刚刚的挥汗如雨产生些微的自豪和满足,并促使你进行下一次的运动。

归属则是指人们希望在所处环境中感受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以及属于团体中的一员。在2018年的淘宝双十一期间推出的“双11合伙人,组队PK人气”活动吸引了众多人参与,在各个论坛、微信群甚至咸鱼都能看到疯狂求赞的身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人们的团队归属感,有些原本佛系的玩家也积极加入活动之中。如果这个活动是由个体用户单独参加,可能收效要小得多。

(2)外部动机是削弱还是增强内部动机?

相较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的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期望的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例如获得收益、奖励等。外部动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会削弱或增强内部动机。

研究将奖励分为语言奖励和物质奖励。研究发现当具有增强自主感和胜任感的正向语言反馈作为外部奖励时,外部奖励倾向于增强内部动机。事实上所谓的语言奖励还可以拓展到荣誉等其他非物质奖励。例如,淘宝的“野生小动物”游戏可以通过游戏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成功守护野生动物后可以捐赠公益金并获得守护证书,这一小小的荣誉通过激发人们的利他主义精神推动了动物保护也提高了淘宝的用户粘性。

不同类型的物质奖励对于内部动机有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以划分为“不基于任务的奖励”、“基于参与任务的奖励”、“基于完成任务的奖励”和“基于绩效的奖励”。“不基于任务的奖励”不会产生控制感,也不产生胜任感,因此不会影响内部动机;“基于参与任务的奖励”会产生控制感,但并不产生胜任感,因此会降低内部动机;虽然对能力的一定认可可以抵消控制感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完成任务的奖励”仍然会部分降低内部动机;“基于绩效的奖励”对内部动机的作用则取决于很多环境因素(如组织环境的控制性程度)的影响。因此是否采取物质奖励以及用什么方式采取奖励,可能对用户行为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

(3)对于无趣的活动如何提高用户的内部动机?

对于无趣的活动用户本身就缺乏内部动机,更不论用外部动机来削弱内部动机了,比如说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工作可能就是一种“无趣”的活动。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子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对于无趣的活动造成意愿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体对被要求所从事活动的规则同价值内化和整合的程度不同。内化是指人们吸收了一种价值和规则;整合是指进一步将管理规则视为自己的一部分,随后会映射到对自我的感觉中。提高价值内化和整合能够帮助人们寻找到“无趣”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燕梅, 张正堂, 刘宁. 自我决定理论的新发展述评[J]. 管理学报, 2016, 13(7):1095-1104.

[2] 方慧, 何斌, 付辉建.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自主需要对内在动机影响的研究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v.18;No.87(03):80-85.

[3] 万莉, 程慧平.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虚拟知识社区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动机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 34(10):15-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动机理解用户行为——自我决定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gw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