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稿的沃土里芳香字里行间

作者: 面向大海5679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09:18 被阅读0次

     

        早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查看自己昨天投递的稿件是否通过了审核和被录用。在手机反应的过程中,似有数十只水桶悬挂在心间,半上不下,忐忑不已。那种既渴望被顺利通过,又害怕因稿件质量不过关被退掉的不自信极大地折磨着我,短短一分钟,却像是一个世纪一样煎熬。

       这就是我一直在有较高门槛的刊物和网络里投稿发文的真实感受。虽然已经在那里陆续投稿发文很长时间了,但每一次再投,还是会经受这个痛苦的等待过程。可我却乐此不疲,一直在这个过程中锤炼提高着自己。

      这个过程的等待煎熬,让我在平时创作文章时,用词更严谨了,结构把控更合理了,故事情节里去繁留精的勾勒中脉络更加清晰了。该略去的糟粕一点不客气,即使自己觉得有些词句很华丽,构思出来时很精光一现,但是对整篇文章来说可有可无,或者只起到很小的点缀作用,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主题,我也会忍痛割爱,不会因它不到位的华丽让自己的文章看上去很臃肿。而对于能突出主题的东西,能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一个高度的文字,我会不吝笔墨,下大力气,用重笔调,层层渲染,大段泼洒,力求主题新颖鲜明,呼之欲出的同时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煎熬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发文后的欣喜雀跃,也经受了被退回的失落黯然。失落之时,我会很自卑,也很气馁,认为自己的文字就是机械的豆腐块,没有活力也没有写下去的必要。但这仅仅是一刹那,更多的时候,我会反复重申自己的文章,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重新构思,以新视觉和新观点去挖掘塑造,一次不行就来两次,两次不行就再来,专注于每词每句,锲而不舍。反反复复中,是文字的炼狱,是思路的重生,是厚积薄发,是文学素养的积淀与提高,更是自己创作之路的愈攀愈坚。慢慢地,退稿越来越少,我却更加如履薄冰了,每篇文章完成后,都会字斟句酌,都会逐行逐段细细打磨,一遍又一遍通篇修阅。是刊物和网络的高门槛发文,让战战兢兢的我精修细研,意恐被退稿,临发仔细敲,使我的文字不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朴素中有了鲜亮的生活气息。

       每每听到有文友因某些刊物的发文门槛高,承受不了退稿的压力,停笔不发时,我都感觉很惋惜。惋惜之后,我便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创作与发文意念,“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在发文之后等审核的过程中是忐忑的,是熬煎的,但也更是快乐的,我享受这种磨砺心灵的鞭策,这种穿越思想的涤荡,它们让我快速成长,让我越挫越勇,让我在文字的精雕细琢中激情飞扬,品尝甘甜的醇香。

      感谢被退稿,感谢发文的高门槛,是你们让我在文学这片沃土里痛并快乐着,然后轻搓起泥土的芳香,灿烂进俏丽枝头的字里行间……

相关文章

  • 在退稿的沃土里芳香字里行间

    早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查看自己昨天投递的稿件是否通过了审核和被录用。在手机反应的过程...

  • 你总得有被利用的资本

    由于不是种在土里的,只是为图一时的芳香,所以这种花必须经常换水,每天喷水。但想想自从鲜花落尽,芳香都被我们消费完毕...

  • 在土里呼吸

    有时候生活竟像在土里呼吸

  • D030+3组琥珀+《写作这回事》读书笔记

    文/琥珀 斯蒂芬.金在写作最初时,遭遇了很多次的退稿,他把这些退稿挂在墙上,墙上的钉子从小钉子到大钉子,退稿的留言...

  • 《在字里行间》

    江南小巷 缠绵了思绪的悱恻 转角处 倾城的容颜早已憔悴 我在蝶的梦里 用擦肩独饮一瓢 是暖 还是凉 无处留白 ...

  • 风在山谷中轻飞

    风在山谷中轻飞, 风在山谷中的林间轻飞, 去寻找芳香的花蕾…… 在灰色的残冬里, 在灰色残冬的泥土里, 孕育着绿色...

  • 读 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作家没有捷径可言

    有一个10岁大的小男孩儿,在经历了无数次退稿后,却选择在墙上敲了个钉,把退稿条挂在钉上,并在退稿条上写下“欢乐礼卷...

  • 种在土里的诗

    这是一首种在土里的诗 与其说种 不如说是飘在风中,再跌入尘埃 它也享受着雨润,沐浴着被黑暗包裹的阳光 也能感受炙热...

  • 在尘土里飞

    见鬼的疲累,扰乱着身躯和头颅,透露着颓唐腐败的气息 看天,是热得发烫,浪把脚绊了跟头 如果还有什么要撕碎的,大概就...

  • 醉在乡土里

    /罗森 和大秋划拳行令 把好心情当扎啤饮 咕咚咕咚的声音倒灌着蓝天 被乡情醉倒在小径 瓣老玉米的村姑 用竹蔑背兜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退稿的沃土里芳香字里行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ly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