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每天写1000字散文
解读《道德经》之方法论:心理健康,如其所是,重点是以谁为中心

解读《道德经》之方法论:心理健康,如其所是,重点是以谁为中心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08-21 07:57 被阅读0次

    生活方法论并不复杂,不过处理好自我关系和人际关系罢了,自我关系就是有自知之明,能示弱,改变自我,方法论可以认为是适应变化。

    人际关系方法论就是如其所是,体现为人际和谐,用老子在《道德经》说法,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在老子看来,顺其自然是人际互动最高法则,遇事不要着急,像风儿一样,该来来,该去去,不去人为干涉,允许自由,自生自长。

    看看生活例子。

    比如种菜,没种过地的人认为播种后必须经常浇水,恨不得天天大水漫灌,唯恐晒着干着,其实恰恰相反,青菜刚生长时候不需要太多水,甚至土壤偏干才好,这样迫使向下扎根,根系发达,之后才能够茁壮成长,否则浇水太多一则烂根,二则只长秧子不结果。

    对照菜地沟渠里的野草,没人在意照顾,夏天来了,齐刷刷疯长起来,这也是一种道法自然。

    家庭教育和种菜非常类似,家长花费太多心血没有效果,就要反思是否过于溺爱,过于关心,导致没有了自由成长空间,孩子心灵窒息感太重,心灵之地浇灌太多水了。

    大水漫灌未必是好事,为什么?因为这是种地人的需要,而不是菜地所需要。只有菜地需要的,付出才是有价值的。

    再打个比方,我们坐公交等车,这时候来了一辆公交,上面有很多空位,司机非常热情,非要拽着我们上车,因为他觉得有能力帮我们,可这不是我们要坐的车子,当然非常恼火。

    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并不意味着就主动去帮助人,要看人家需要不需要,像公交车司机遇到乘客就拽上车,这叫以自我为中心,询问乘客要去哪里,再决定是否让上车,甚至告诉坐错了车要赶下去,这叫做以别人为中心。

    种菜是否浇水,要以菜地需要为中心;坐公交是否让上车,要以乘客需要为中心;如何教育孩子,要以孩子需要为中心;日常如何说话做事,要以别人为中心,而不是自说自话。

    问题在于,前两者属于物理世界现象,容易接受,容易觉察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后两者属于心理世界现象,主观世界范畴,太容易我想怎么就怎么,不知道“为你好受不了”,不考虑别人需要是什么。

    深刻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低调做自己,不妄言,不妄行,不干涉,不折腾,不认为自己多么牛叉,不意淫离开自己地球转不了。

    反过来正面说法,就是以别人需要为中心,如其所是,哪怕明别人做法不合适,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之类紧急情形,别干涉,任由体验,谁也不能替代谁生活和长大。

    如其所是,在佛学上是非常高的修养水平,除了“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真法不可说,无缘不可渡”,还因为具有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特征,这就是倒驾慈航菩萨心肠了。

    有人说,《道德经》有“三道”,即柔道(柔和,示弱)、泰道(泰然处之,无为无不为)、否道(作为,妄为),对应个人解读《道德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认为辩证思维世界观是泰道,适应变化方法论是柔道,如其所是方法论是否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道德经》之方法论:心理健康,如其所是,重点是以谁为中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m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