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人生的不断和解
1
一位好友说,发现你现在的文字更加成熟,更加知性,但也增添了沧桑。于是翻看曾经的日志,猛然发现文字里总悠荡着一股淡淡的伤,晕染着低落情绪,而此刻的我已挥写不出来了。
曾经的自己,最习惯的就是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总是自卑的无法自拔,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一种羞愧感总在心间缠绕。
易怒,暴躁,草率。这种状况一直持续着,无论学习,工作,恋爱,成家,养娃。即使是现在也未能完全消除,它影响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总让我忧愁不已,快乐不起来。究其原因也许归结于对自我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总认为自己应该是全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可常常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是挫败感油然而生,从而更深层次的否定自己,甚至放弃尝试。
却不知有时候失败乃人生常态,很多事并非你主观努力就一定成功。信心在一件件自我期望过高的事情中消磨殆尽,身心疲惫,得出了“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然后主动去干一件事的动力越来越少,最终成了缩在壳子的蜗牛,恶性循环,永无天日。
却不知有时候要学会自我和解。原谅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可以,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会尽量扬长避短,发挥有利条件,去实现自我的期许。
同时也要平静地接受自己缺点的存在,不逃避,不隐瞒。敢于直视,敢于直击,而不是自我欺骗的去美化修饰。尽心努力做好每件事,珍惜过程体验,结果交给时间。
试着学会与自己和解,生活就会慢慢快乐,阳光就会常常入心。即使在努力失败后,也不会狼狈不堪,信心全无,萎靡不振。
2
开车上班时,突然想到老爸今天生日。晚上跟爸妈开视频,跟老爸说了好几遍“生日快乐”。也许是因为孩子太吵,他没有听到,所以不回应。
都说我遗传了老爸的易爆易躁脾气,所以只要我们在一起,总会因为某个问题争论不休,最后不欢而散。虽事后懊恼,自我谴责,可下一次又会继续上演,循环往复。也许是年少轻狂,好胜之心长占。想要父亲信服于我,却不知伤了彼此,得不偿失。
父亲九岁失母。他常常念叨失去母亲后所做梦境:寻觅不得,呐喊无声,泪沾满襟。我听的鼻子酸酸的,眼泪直打转,怕他看出,蓦然转身而走。
就像你明明捧起手心的水,想要紧紧攥住,可它却从你指缝间无情溜走,挫败无力感深入骨髓。
一个九岁的孩子,从此失了母亲,心中的悲伤可想而知,茫然无助,倾诉无人。
父亲在爷爷走后,说过这样的话“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毕淑敏也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也许说出了父亲的心声。
曾经的我们花大把时间精力去维护爱情和友情,却忽视了那缩在角落,经久不变的亲情。
其实我们心里都不缺对父母的爱,缺的是向他们迈步的勇气。
时间流逝,我们长大,逐渐步入社会,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常常因为父母的唠叨和干预,而矛盾重重,却因为面子而羞于开口,反而用更加叛逆的行为让他们伤心。
结了婚,成了家,生了孩子,操持着家庭各个方面,拥有了相同的经历后。突然理解了父母,体谅了父母,失去了争辩心。
开始试着跟父母和解,不再针锋相对,随意乱发脾气。试着陪伴看望,跟他们交流,听他们倾诉,赞许他们的做法。最终发现心靠得更近,感情更加深厚。
原来人生就是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完善,不断的体悟,不断的和解。在一个个脚步里和解自我,和解父母,最终和解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