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强调一个价值观,我们评判一件事的时候,一定不要下意识地去想这事好不好、应不应该,这都叫价值判断。所谓的理性思维,就是把价值判断尽量地往后放,首先应该做的是权衡,看一下这件事、这个选择到底让哪一方利益最大化。
当然,这个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做到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下意识地去考虑事情的好坏、对错。这也正说明“权衡”的价值所在,越难做到的事一般价值就越大嘛。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不用权衡的思维去思考。
比如现在流行健康生活,健康的标志就是尽量吃有机蔬菜,吃自然状态下生长猪、牛、羊,尽量规避靠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这个听上去很好,还暗合了中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类的传统文化,所以特别有群众基础。可是,这种做法的代价是什么呢?
我看过一个研究,有人估算,如果没有了农药、化肥这一类的东西,全球的农业产出会大幅的下降,大概只能养活全球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所以,到底要不要选择化肥、农药?“不吃靠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作为一个个人选择没问题。但今天我们似乎把这事做成一个政治运动、一个群众运动,想鼓励全社会效仿,而且越来越在舆论上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
实际上,这种选择背后有大量的浪费。如果有化肥、农药,甚至生物基因的技术,这些东西可以提高产量,土地效益就可以被最大化,支持更多人类生存。而且,我们现在能吃到的这些水果、蔬菜、肉、蛋、奶,因为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干扰生物自然成长的过程,生产快、产量大,所以价格就很便宜。
农药残留之类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就是一个权衡的思维。吃不上饭跟农药残留的风险比,你选哪个?更何况真正自然的东西未必更安全,比如山鸡蛋,没有证据证明它的营养成份比现代化鸡舍的的鸡下的蛋要更好。而且从消毒、病菌控制来说,在鸡舍环境下都是可控的,可是山鸡蛋就不行了,蛋粪都没有一个基本的隔离手段,未能必健康到哪儿去。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权衡思维。我们在选择“化肥农药催出来的农产品”还是“自然状态下的弄产品”,背后考量的是整体的成本和收益,在成本和收益之间找一平衡点。不管哪种方式,如果成本付出特别多,收益增加的又不明显,甚至还有所退步,那么它不会是一个特别明智的抉择。
很多环保组织经常呼吁保护动物,说动物跟人一样都是生命,在地球上应该是平等的,鼓励大家不吃肉,改吃素。
经济学家看待其他物种就比较冷血了,他们认为动物就是一种生产资料。因为整个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人是中心”,所以经济学思维的出发点就是怎么把人类的效应最大化,而不会去考虑动物有没有权利的问题。
这也是一种权衡的思维。如果我们保护动物的代价特别大,比如说要死好多人、大家都吃素造成营养不良或者为了给动物腾出生存的空间停止城市扩张,那么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要承认一个事实,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在资源的使用上是有竞争关系的。我们没必要去美化人跟动物之间的关系,非要表现的特别和谐。
有一本特别著名的书《枪炮病菌和钢铁》,书中记录了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人类祖先登上美洲大陆跟澳洲大陆时灭绝了无数物种。人类跟动物之间,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我们在历史上基本就没跟大自然和谐相处过。
环保组织的那些概念都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我们吃饱穿暖了,有各种完善的基础设施保护,所以大家内心有些其他的情愫在发酵。但是,全球还有十几亿人活在饥荒的环境下,我们不考虑把资源优先提供给人类呢?
所以,保护动物啊也要权衡代价,权衡它的成本,算一下成本收益比。这才是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我们叫外卖的时候,免不了用到一次性的纸巾和一次性的筷子。环保机构经常通过各种媒体、公益广告宣传“一张纸或一双一次性筷子的背后要砍掉多少棵树”之类的,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尽量不用这些一次性的东西。可是,这些东西还是占据咱们主流的商业世界。是因为环保措施推广不力?还是因为商家环保意识不强?
其实很早就有人提议用可以重复使用的手巾代替一次性的纸巾,一次性投入,能用很长时间,还赚了一个爱护环境的美名。但是,市场的选择仍然是用一次性纸巾。因为,用可重复使用的手巾,清洗要用水、洗洁精,最重要的是还需要人力成本,把这些东西加一起会发现,并不比用纸巾更便宜。商家处于市场经济的中心,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提高利润呢。如果有一个成本更低的方式,干嘛不用呢?
类似的例子还有铅笔,环保组织认为用木头做铅笔太破坏环境了,应该废物利用,用废旧报纸之类的制作铅笔。听上去废物利用成本很低,为什么现在用的铅笔大多还是木头的呢?非常简单,用这个废旧报纸去生产铅笔的时候,可能消耗更多水、电,更多的人力成本,甚至要专门研发生产线……这些都是成本。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家为什么不选择看上去更环保的措施?
这里要思辨一件事,什么样的情况下资源浪费是最少的?
其实就是价格最便宜的时候。在市场环境下价格便宜就意味着成本低,成本低就意味着综合下来用的资源是最少的。环保的概念听上去都很好,之所以无法普及,除了逐利的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们其实不环保。即便商家没有环保意识,它也一定会追求低成本,成本最低的方式一定是资源消耗最少的方式。所以,在经济学家眼里,做生意而且挣到钱的人最环保。因为他们会对成本斤斤计较,,选择一种投入资源最少的生产方式。
所以,任何一个行业,最最支持环保的其实就是那些搞技术革新的人。因为他们搞革新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压低生产成本,他们实际上对环保事业贡献更大。在经济学家眼里,环保组织本到处打广告宣传,就是在浪费社会的资源。所以,特别相信自由市场派的经济学家跟环保人士特别不对付,观念根本上是冲突的。
除了环保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反垄断。
中国改革开放也就三四十年,反垄断的问题还不算特别迫切。但是美国,它搞市场经济一两百年了,有非常悠久的反垄断历史。为什么反垄断?
垄断企业会打压创新
一家企业占有了特别大的市场份额后,他就会打击竞争对手,如果竞争对手搞创新,它会想办法去破坏,保全自己的利益。
垄断企业会坑害消费者的利益
我记得中学课本上有一个比较经典的解释,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后,它会用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比如压价,亏本做买卖,把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垄断市场后再提价。这样,消费者先得到一点甜头,然后不得不忍受一个特别高的价格。
上学那会儿我就对此有怀疑。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吗?降低价格搞死竞争对手,这个我信,因为它能承受的起这个损失。可是垄断企业再把价格抬上去,其他竞争对手就不会再回来吗?它们应该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才对啊。长大一点后,我开始了解一些商业世界的规则,逐渐就明白了,跟不存在先降价再抬价的这种情况。
市场环境下形成的巨头,它能达到50%以上的市场占比,这种情况就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其实没有什么危害。而且,垄断企业阻止创新的情况其实也不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它确实会有动力阻挠别人做一些技术创新。可是真正的技术创新都不会出现在权力的中心,根本就不在垄断企业的视野范围之内。所以,某天一个创新企业突然弯道超车,它没有任何阻挠的能力。
这个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电信产业。移动、联通垄断了多年,民营资本根本插不上手。可是,突然出现了一个互联网产业的微信,这些电信公司的业务受到很大的冲击。它们没法阻止,因为根本预见不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划时代的创新,垄断企业是不太可能有能力去阻止的。它只能阻止旧有行业里的一些微创新,但是把时间稍微拉长看,这种阻挠也没意见,因为颠覆行业的通常都是外面的人。
市场化环境下的垄断并不可怕,因为它的产品、服务、运营都比竞争对手强,这才形成的垄断。其实,这个垄断地位维持得也挺辛苦,它要不停的改进产品和服务,不然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它,这个垄断地位说丢也很快。
看中国的社交软件市场,腾讯占绝对的霸主地位。可是它产品也是要不停的做功能革新,而且三天两头儿的想办法出新功能。而且腾讯也很焦虑,微信能聊天,它没有安全感做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现在不行了就抓紧再出一个小程序,就是想方设法地刺激大家,给大家一个继续用的理由。所以,垄断企业都不是趾高气扬的稳坐钓鱼台,可以任性的鱼肉消费者。
所以,反垄断,尤其是在美国这种舆论环境底下,其实就是来源于一种想象、一个故事,大家相信体量巨大的企业就是一头怪兽,不可控制了,必须用反垄断法把它捆住。90年代,美国有个著名的反垄断的官司。美国司法部要把微软一拆为二,因为它太强大了。包括前些年有人告谷歌,也是出于同样的担心。
我觉得,在美国反垄断还有一点道理,因为美国历史上发生过挺多垄断企业干涉政治的事,比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这些大财团有钱了之后真的会在国会里布局,这就会干扰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把自己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这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来说,确实太不公平了。
在中国,一个民营企业做大了想影响国家政策,这个难度就有点大了。中国的问题是行政权力过大,手伸得太长,拿走了很多市场的利益。所以,本书的作者薛兆丰认为,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完全没必要搞反垄断法,真正形成垄断的企业其实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微信、淘宝多么伟大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谈不上坑害消费者利益。如果真要反垄断,结果未必好。
当年美国的AT&T就是因为体量特别大,被拆分成一家一家的小公司,每家负责几个州。于是,这几家之间相互竞争,导致跨网打电话非常贵。最后消费者受不了了,又希望它们能整合成一家公司。这么瞎折腾吗。
不管是保护动物、环保问题,还是反垄断问题,其实背后都需要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一种思维工具——权衡思维。它其实不复杂,大家应该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就是形不成底层的思考逻辑。
关于《经济学通识》这本书——
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直观的感觉,适应不太了书中那些反常识的东西,会下意识地做一些反驳。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感觉也差不多。但是随着后来看的书多了,发现这本书有一些乍看偏执的地方,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本书真正的价值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客观写照,而是想带着你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去看待一下这个世界。
经济学思维是不讲对错的,你去想一下那些看法的合理之处是什么?能够对我们带来启发的地方是什么?如果这么思考问题,自己的成本是什么?收益是什么?这样做一个权衡,再想要不要接受这些观点?接受的话,接受哪一部分?等等等等。
经济学大的派系就是两派,自由主义的一派和凯恩斯主义的一派。自由主义这一派就是这本书里看到的这些,基本上一直在反对政府反对任何外在的力量干扰市场,他们相信市场的力量足够大,足够矫正短期的错误,政府的角色总是捣乱。凯恩斯主义的一派是另一种观点,觉得市场有先天的不足,需要政府用有形的手去调控,这也是中国的政府比较信奉的一套。
自由派的经济学家,比如本书的作者薛兆丰,会被很多人认为是原教旨主义的自由派,意思是说,他们认为这个东西是个万能的膏药,市场化能解决全部问题。这都不算偏激的,有些自由派的经济学家压根儿就是无政府主义。我们认可政府存在的合理之处在于,有军队、警察、法院去维持社会秩序的平衡,这个市场解决不了。
但是有些自由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完全可以解决,组建司法审判之类的公司就是了,谁能保证人民的安全,谁就能得到市场上消费者的认可。这是很好的监督机制,它不公平了大家就抛弃它,这比政府搞的那些效率特别低、动不动出腐败的机构强多了。
我个人比较反感这种过于极端的自由派的观点。回过头来看一下全书分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析的逻辑感其实挺好,但是这些观念一定要在几个大的前提之下才能成立。一定是在一个绝对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才能成立。也就是说市场流通足够顺畅,信息交换足够快捷。另外,人是理性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会为了利益改变自己的行为。
但是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的一些行为方式、思维模式里有先天的弱点,就是会做一些不理性的事。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就是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号称行为经济学之父。他获奖之后,我看了下朋友圈和几个公众号文章,基本上一水儿的反对,甚至抨击诺贝尔奖的评奖标准堕落了。
自由派的经济学家之所以反对行为经济学,因为他们认为行为经济学总强调在市场环境下人不理性,暗含的意思就是说经济活动需要第三方提建议、做调控。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变种。而行为经济学确实做了很多比较扎实的实验,证明人的行为、思想真的不都是理性的。这种情况下怎么推翻呢?
薛兆丰认为这是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
比如你去商店里买一块闹钟,100块钱,你又知道另外一个商店,离这儿有15分钟的车程,那边的那个闹钟只卖85块钱,你可能就选择去便宜的那家买,因为15块钱占售价比例还是挺大的。换一种情况,你买的是一台电视,5000块钱,也是同样的距离,有一家店卖4985块钱,你肯定不会因为能省15块钱而去便宜的那家。
这两种情况,不管是买闹钟还是买电视,其实都赚了15块钱,成本收益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参照物的价格高低迷惑了你对成本收益的计算。所以,这就是一个商家可以利用的不理性。
自由派经济学家会认为,消费者吃亏上当,他只要发现被商家利用了,就会形成新的认知,以后商家就糊弄不了他了。这么一来而去,原先不理性的行为都能改过来。最终,你会发现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第三方调控。
这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按现有的科学研究,人类很多思维习惯是先天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也只是佐证了这一点而已。我们感情用事、用直觉蒙蔽自己的理性,其实是完全不需要消耗成本的一件事儿,我们的大脑基本上都是这么思考问题的。
这是进化形成的,除非一直保持这种市场经济的环境,要求大家比较理性,最终经过漫长的进化,不太理性的人都被淘汰,他们留下后代的概率更低,于是全社会的人都变成非常理性的。这样,可能就能达成自由派经济学家那种想法。但是,这个过程没个几十万年怎么实现呢?
所以,我是觉得比较极端的或者原教旨主义的自由派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钻牛角尖的嫌疑。这也是提醒大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要保持独立思考,尽量用经济学思维去思考经济学书籍、经济学观点。
(搜索路径:先保存至相册,在微信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