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其人,熟悉隋唐历史的一定听过他的大名。毕竟是历经了北周、隋朝的两代重臣,又因为帮助杨广扳倒了太子杨勇而得到了无比宠遇。
而与杨素平步青云的一生相照应的,便是他本人在北周、隋朝的爵位不断得到晋升:
清河县子→成安县公→临贞县公→清河郡公→郢国公→越国公→楚公
从《隋书·杨素列传》的记载可知,杨素最初因功得封清河县子,后来承袭父亲的爵位以及凭借一系列功劳,最终得封楚公的高位。值得一提的是,清河郡公虽然不是杨素生平最高的爵位,但也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所以杨素从清河郡公进封郢国公的时候,清河郡公一爵便封给了第三子杨玄奖。
杨素病逝于隋朝大业二年,嫡子杨玄感继承了楚公一爵,有个女儿后来还成为了唐高祖李渊的杨嫔,生下了江王李元祥。
按理来说,杨素本身与唐朝无冤无仇,女儿杨嫔固然无宠,可怎么说也为唐高祖生下了第二十个儿子——唐高祖又是为什么要剥夺杨素的儿孙继承清河郡公的爵位呢?是因为杨玄奖没有男性后代的缘故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杨玄奖虽然因为支持长兄杨玄感起兵被杀,但他还是有个儿子苟活了下来,那就是杨台。
根据墓志记载,杨台在父亲杨玄奖身死后,为了逃命,不惜“毁容变服,藏匿嵩丘”。代价大是大了点,不过好歹苟全了一条性命,一直活到显庆五年才寿终正寝。所以杨素的后人不得继承清河郡公的爵位,并非是因为杨玄奖没有后代的缘故。
那么,唐高祖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剥夺杨素的后代继承清河郡公的权利呢?
其实原因早在《旧唐书·杨纂列传》上写着了:
(杨)弘礼,隋尚书令素弟之子也。父岳,大业中为万年令,与素子玄感不协,尝密上表称玄感必为乱。及玄感被诛,岳在长安系狱,帝遽使赦之。比使至,岳已为留守所杀,弘礼等遂免从坐。高祖受禅,以杨素隋代有勋业,诏弘礼袭封清河郡公,拜太子通事舍人。
史书上说了,唐高祖因为感念杨素是隋朝重臣,遗憾杨玄感、杨玄奖兄弟谋反后,杨素的清河郡公一爵无人继承,所以将爵位赐给了杨素的侄子杨弘礼。
这个理由看上去十分合情合理,然而令人玩味的是,杨素与杨弘礼的父亲杨岳是异母兄弟,两家素有嫌隙。杨素过世后,杨岳还揭发过杨玄感有不臣之心,最后更是被杨玄感连累得命丧黄泉,只有儿子杨弘礼活了下来。
结果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唐高祖公然无视了杨素亲生的后代,将原本属于杨素一系的爵位改封给了与其有仇的杨弘礼——如果唐高祖当真觉得杨素对隋朝有大功,何必舍近求远,将杨素的爵位赏给他的仇家呢?所以唐高祖对杨素及其后人的真实态度如何,已然不言而喻。
事实上不仅唐高祖对杨素一支颇为厌恶,唐太宗李世民对杨素的评价也很低,直指杨素“欺主罔上,贼害良民,使父子道灭”,是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种被鄙夷、嫌弃的情况,还蔓延到了杨素家族的其他人身上。所以杨素的女儿在唐高祖的后宫中毫无存在感,就算怀胎十月生下了皇子,依然无宠于唐高祖。杨素的孙女在唐太宗的后宫中同样默默无闻,即便这位杨氏和她的姑姑一样肚子争气,生下了儿子,可依旧无宠于唐太宗。
不仅如此,杨素的孙子杨台,也就是杨玄奖谋反被杀后靠毁容变服捡回了一条命的儿子,虽然亲姐姐在唐太宗的后宫中当妃嫔,但直到31岁一把年纪了,才在宗正卿李百药的推荐下,勉强混上了一个正七品上的尚食直长。
除了按部就班的尚食直长一职外,杨台一生的履历实属平常,没有任何能彰显他“编名戚里”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
贞观十四年,出除郊城府果毅都尉。
显庆二年,除宋州长史,莅职再期,兼检校虢王府司马。
累授上轻车都尉。
最重要的是,杨台终其一生,都没能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父亲的清河郡公一爵。
杨台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本属于自己的爵位,被唐高祖送给了和自家有仇的杨弘礼。唐太宗即位后,对此也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替杨台出头夺回爵位,也没有另外赏赐一个爵位以示安抚,哪怕是唐朝九等封爵中最低的县男也没有。
好在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从小不得不毁容变服、东躲西藏的杨台,在看尽了世态炎凉后还算有点自知之明,至少没厚着脸皮在墓志上硬吹自己的姐姐有什么“椒房之宠”。
如此想想,杨台后来只能在地方上不断轮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然留在长安城里,要是哪天碰到了继承清河郡公一爵的杨弘礼,按照地位高低,杨台还必须向其行礼。如此奇耻大辱,杨台怕是行礼的时候会呕血三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