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 现实 未来自强不息婚姻育儿
为什么现代家长只记住了孟母三迁,而忘记了曾参杀猪?

为什么现代家长只记住了孟母三迁,而忘记了曾参杀猪?

作者: 执花君读书观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1-19 22:26 被阅读0次

    教育与医疗,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脊梁。一个拯救人之肉体,一个启蒙人之精神。

    教育分很多种,而最初和最日常的教育无疑是父母家人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对孩子影响之巨大,不必多言。

    像曾经热播的《虎妈猫爸》、《小别离》也无不反射出现代人对于教育的思考。
    《虎妈猫爸》中赵薇扮演的虎妈为了女儿能够顺利读上心仪的小学,不惜斥巨资在京都购买学区房。最后事情出现波折,女儿因为政策问题还是上不了重点小学,赵薇情急之下,大闹售房部,几近崩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什么现代家长只记住了孟母三迁,而忘记了曾参杀猪?

    中国父母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不惜大动干戈,甚至背井徙家,古已有之,孟母三迁堪为始祖。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孟子年少时时候,他们的房子离一处墓地不远,年少贪玩的孟子经常去那里去玩,看到人们上坟扫墓便有样学样。孟母不以为然,于是把家搬到了一个集市旁。孟子却又开始模仿集市上的商人做买卖的情景。孟母深觉这样也不妥当,再次搬家,这次精挑细选,搬到了一个学宫附近,果然大不一样,这一次孟子模仿的是朝堂上鞠躬进退的礼仪,孟母大为心慰,道:“这才是我可以久居的地方啊。”


    为什么现代家长只记住了孟母三迁,而忘记了曾参杀猪?

    看到没,为了孩子的教育,孟母可谓不计劳力,不计成本。可谓与赵薇的虎妈有异曲同工之效,也与时下许多对子女给予拳拳之心的父母不谋而合。可见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天下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并无二致。

    这样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但却绝非是全无条件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有关教育的故事。同样是儒家先贤的故事,同样有关教育,这个故事虽然也广为人知,但比起孟母三迁,被提及的频率就大大不如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曾参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参的妻子去赶集,他们的儿子也哭闹着要去。曾妻哄道:“你回家呆着,我回来给你杀猪吃肉肉。”(何其耳熟,诸位看官小时候被这一招坑过的请举手)把儿子哄好,曾妻放放心心的赶集去了,谁料回来一看,曾参正把猪按在地上准备宰呢。曾妻大吃一惊,要知道现在在很多农村一头猪也是家里的一大笔财产了,更何况是在物质贫乏的古代了。因一句安抚小儿的玩笑,而有这样大的举动,简直荒谬。

    可曾参说:“小孩子不能跟他开玩笑啊。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是非观念,不过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育。今天你哄骗他,是教他不诚实。母亲哄骗孩子,孩子就不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应该有的模样啊。”然后一意孤行,杀掉了家里的猪,完成了这个诺言。


    为什么现代家长只记住了孟母三迁,而忘记了曾参杀猪?

    曾子这岂止是在教育孩子,更甚是在教育妻子,而此事被记载进《韩非子》,流传于世,更能教育世人。

    真正的教育,具有普世意义。

    再反观孟母三迁,就不那么普世了,他是有条件的。孟母三迁其居,物质条件得有吧,不然哪有条件对居所挑挑拣拣。而孟子成人后的大成就,也很难武断的说全是因为孟母三迁的典故。住在学宫旁的,也不都成为了知识分子,也可能是个流氓;住在市集旁的,也不都成为了贩子,也可能是陶朱公;住在墓地旁的也不都成为了看坟的,也有可能是钟馗。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能从鄙事。”可见孔子幼时的家境也并不富裕。那么孔母有条件三迁么?恐怕是没有的。可孔子依然是孔子。

    所以孟母三迁与其说是一个教育下一代的故事,不如说是孟母的自传,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认识了孟母是一个重视孩子教育,也舍得下本钱,还有一定头脑的女性。这对孩子的成长好么?答案当然是积极的。有这么个重视教育的母亲,生出个知识分子的儿子并不奇怪。可孟子之所以成为孟子,“三迁”的作用到底有多少,值得商榷。至少在我看来,影响孟子更多的是母亲的人格,而非单纯的行为。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把孩子逼得很紧。换房子、报各种班,以为自己成了孟母。可眼睛老盯着孩子,难免忘了自己,以“孟母三迁”鼓励自己,却选择性的遗忘了曾参杀猪的典故。其实我有一个关于教育百试百灵的办法:如果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那就自己首先变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然后尽量扩大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物质富有的人,那就首先自己变成一个物质富有的人,然后把物质变成遗产传给他。

    这并不完全是玩笑,教育的能力仅止于此。许多白手起家的富豪,父母在他们小时候给予的不是多么高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一些人格层面的影响。父母教育能给孩子的是什么?不过是失望时仍充满希望,跌倒时爬起来继续奔跑的勇气,繁华后仍不忘初心的坚持…教育能做的,仅此而已。剩下的都得靠自己。就像孟非说的:如果你自己都不是龙,凭什么望子成龙?

    最好的教育,就是教育者本身;最好的关爱,就是不曾忘记曾经是孩子的自己。愿与天下父母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现代家长只记住了孟母三迁,而忘记了曾参杀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xw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