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苏轼三首诗《题西林壁》、《观潮》和《赠东林总长老》,分别代表着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结合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禅话,来阐述人生三种境界的本质内涵。
为了解说便利,我们先将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禅话恭录如下:
青原惟信禅话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禅话,生动地烘托出青原惟信禅师修行历经的三种境界。而苏轼的三首诗正体现了青原惟信禅师的三种境界,也真实地代表众生从发心到成就共同经历的三种境界。
苏轼第一首诗是《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这首诗表层意思来看,作者通过横看、侧视、远眺、近观、高瞻、俯瞰,对庐山诸峰奇妙天成的形态感到意趣盎然。那纵横、远近高低的一一观察,将一个挚爱山景禅境的赤子之心朗然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告诉我们没有看到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没有走出山外。
现在,我们再深入挖掘作者所寓于其中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横看、侧视、远眺等角度的观看,都是执着一个外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停留于表面的现象,缺乏对山景整体一观的本质把握。
这就是青原惟信禅师修行伊始所处的第一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也是所有众生迷惑颠倒,执相为实,迷理昧真,生死相续,因果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楞严经》上说的生死根本。
南宋普润大师在《六即佛颂》中,用偈颂的形式,做了精彩的总结: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苏轼的第二首诗是《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一首广为宗门引用的理趣诗,形象地展示了未悟与悟后的境界。
庐山烟雨和钱江潮(浙江潮)是世界著名的风景,这里暗指我们的自性本地风光。在未见自性本心之前,踏破铁鞋,寻寻觅觅,即是“未到千般恨不消。”
修行的最大的诉求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也是本觉本有,不假外求,只是妄尽还原而已,所以“到得还来别无事。”
尾句庐山烟雨浙江潮,已初露清原惟信禅师人生的第三种境界之端倪。但是,《观潮》一诗总体描述的还是清原惟信禅师经参禅后的第二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正像《六即佛颂》所述的分证即佛位: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苏轼的第三首诗是《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首二句表现诗人对佛性禅理的透悟,尾二句表现自己对法门圣境奥妙无穷的证悟。溪声就是十方如来的广长舌,山色也无非是诸佛的全体法身。溪光山影、夜色迷离在觉者的心目中,就是在唱颂着曼妙无比的八万四千法门,我怎样才能向他人表白呢?
此作悟境已到青原惟信禅师话禅的第三种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此时既超然物外,又随缘妙用。已经接近普润大师《六即佛颂》的究竟即佛位: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禅臻这个境界,就是契入了空有不二、空有一如、理事圆融、理事无碍的境界,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在。
苏轼三诗,清原三境。现在我们回头光顾一下自己,我们自己处在哪个道次第呢?
如果要禅满人生,就要达到苏轼三诗第三首诗的意境;如果要禅满人生,就要契入清原三境的第三种境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只要我们真回头,肯精进,人人都是上根利器,皆堪作佛,定会禅满人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尊阿弥陀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海众
感恩佛法僧及一切善知识
感恩明空老师的审阅
禅满人生回向偈① 回向偈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