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何以“寸心无可悔憾”?

成事 | 何以“寸心无可悔憾”?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08:48 被阅读0次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这句话很是让人思忖:何以临死之际寸心无悔憾?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谋这番话语中的内在逻辑了。

其中的关键即在于“死生早已置之度外”。是什么原因使得“死生早已置之度外”呢?显然,为了成就非凡人生或事业,是可以将死生置之度外的。若是成就了非凡人生或事业,不是死也值得,生也幸哉?如是,我们便可知,此言当是曾公人生追求、做事成事的一种绝决态度。做非凡事,成非凡人,没有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绝决态度,是难以成就的,即非舍生忘死不可!

一般说来,“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的人生太少了。即以我自己而言,别说“临死之际”,即是“临退休之际”就颇多悔憾,具体就不赘语了。因而,活出一个“无可悔憾”的人生,就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问题,也因而,人生早觉悟,早作为,早成就,就是相当值得省思的,极具切实作为价值的重要人生课题,或者说,即便做不到,也要更早更多地想到。当然,凡是想到的,都要尽心竭力做到亦是应有之义。

我想,曾公此语,是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别样表达呢?应该是有这样维度的思维与思想的。

人生之路,往往是走过了才能真正明白,这明白中难免“悔憾”,若要避免“悔憾”,最直接的该是多阅读他人。因而,多读多思《曾文正公嘉言钞》就有了特别的避免人生“悔憾”的重大价值与效用。


相关文章

  • 成事 | 何以“寸心无可悔憾”?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这句话很是让人思...

  • 阅读志

    #阅读志 192 国藩家书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看破生死、但求无悔。 这是...

  • 102 - 曾文正公嘉言抄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所悔憾,斯为大幸。

  • 行至晚年,我们最有可能为这三件事情而不得终老

    行至晚年,我们最有可能为这三件事情而不得终老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天可补,...

  • 悔憾

    人的一生,都不愿意有后悔和遗憾,可谁人的一生,没有后悔和遗憾?人们都希望不要做错事,可有些错眼下发生了,其实...

  • 看破生死,但求无悔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存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 曾国藩 说起来容易,但是世间又有几个人能够真的坦...

  • 悔与憾

    后悔比遗憾好 后悔的,在不需要的时候会忘掉,遗憾,怎么也忘不掉…

  • 何以成事

    一件事情做成,人都会很开心的说:这事儿成了!大家看着那个成事的人,除了羡慕嫉妒恨,脑海里还可以会有一个问号:这事儿...

  • 虽不悔但有憾

    仅爱你这件事就足够美丽我多次流下幸福的泪滴容忍你的胡闹你的不讲理爱不容易我会永远守护你…… “雅儿,你哭了”。 闻...

  • 知足

    扪心自问,活到今天,有过什么悔憾,发现能说出来的不过几件,而且这几件今天看起来也已无足轻重,而令我痛心疾首的悔憾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何以“寸心无可悔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fs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