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的自卑情结-6/21

儿童的自卑情结-6/21

作者: 宋宋未来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12-06 22:22 被阅读0次

一、自卑情结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并存的。

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优越,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以消除自卑感。自卑感给人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除非这种自卑感已经阻碍了他对优越感的追求,或者由于对器官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加剧到使人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形成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自卑感的膨胀和放大,它驱使人们追逐唾手可得的补偿和似是而非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过分夸大,消减了自己对抗困难的勇气,堵住了通往成功之路。

对于这类孩子,我们想要治愈他们,就必须先鼓励他们,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我们要以友善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与这些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用严厉的态度去恐吓他们。

当然,仅仅做到如此还是不够,我们要与孩子建立友好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不断努力。

我们只有培养起孩子的独立意识,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努力的方向。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身体感到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有毅力和勇气,他们就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

二、消极语言会剥夺孩子的希望

在教育孩子时,最大的错误无异于对误入歧路的孩子恶语相向,断言他们以后肯定会变坏。

这种愚蠢的评价对情形的转变毫无帮助,只会加剧孩子的怯懦。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用鼓励的态度帮孩子走入正途。正如诗人维吉尔所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有怯懦性格的孩子通常会变成尖酸刻薄、挑剔自私之人。他们极少开口赞美别人,当别人得到赞美时,他们就会心存不满。

如果一个人追求卓越的手段不是成就自己而是贬低别人,这就充分证明他是个怯懦的人。

如果发现儿童有对别人产生敌意的念头,教育者就有责任去消除儿童对别人的敌意。但如果教师没有发现儿童有此类问题,那么矫正儿童的不良性格特征就无从下手了。

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是:告诉他们,期望不通过努力就得到别人的尊重是错误的想法。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儿童培养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友好感情,教导他们:无论别人是做错了事,还是成绩不够优秀,我们都不应该轻视他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情结,使孩子丧失对生活的勇气。

相关文章

  • 儿童的自卑情结-6/21

    一、自卑情结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并存的。 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优越,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

  • 儿童自卑情结之理解 - 草稿 - 草稿

    本次预习作业: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儿童自卑情结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帮助有自卑情结的儿童。 一、自卑感和自卑...

  • 2020-10-23

    《儿童的人格教育》预习作业: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儿童自卑情结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帮助有自卑情结的儿童。 阿德勒的...

  • 第八讲作业

    结合案例分析儿童自卑情结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帮助有自卑情结的儿童。 自卑情节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促使人...

  • 儿童教育需要扬善

    2020年10月22日 周四 晴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儿童自卑情结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帮助有自卑情结的儿童。 新...

  • 儿童的自卑情结

    今天看了一本书《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这本书有我昨天提到的自卑。 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的自卑感...

  • 《儿童的人格教育》之感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防止自卑情结? 首先,我们得知道自卑情节是一种严重的负面心理现象,自卑情结...

  • 防止儿童出现自卑情结-7/21

    一、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 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

  • D037+4组木子+《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不等同于自卑情结,自卑感是正常的,自卑情结却是一种反常感觉。自卑情结的几种表现方式有自卑情结...

  • 如何克服自卑情结

    如何克服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的,我们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来自我们童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的自卑情结-6/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ky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