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adfeca81449463d9.jpg)
近些天来醉心于心理学方面的入门读物,读了之后希望能有所思考,便常常把自己当成患者,开启一段心理疗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c020443b142a0d9f.jpg)
很多走过青春期的女生都曾在内心里浮现过这样一番情景:一个一米八的阳光男孩,他身材匀称略有肌肉,穿着一席白色衬衫,在篮球上尽情的奔跑,抢断,扣篮。
女生则在一旁发痴的看着,为他的每一次投篮而兴奋,为他的每一次得分而雀跃,手中还握着一罐冰镇雪碧,期待着男神下场后第一时间递给他……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da6685f41aff7fe1.gif)
同样的,男生们也渴望成为这样的男孩,幻想着能有个姑娘作为观众。
我是男生,也不例外,身材算是满足了,唯一的遗憾是——不会打篮球。即便如此,在学校篮球联赛时还幻想着自己神力爆发连连命中三分球……
我真的不会打篮球吗?客观上来说,是的。问题便产生了,身体条件完全够,为什么就不会呢?
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已经接触到篮球,那时候我与所有小孩一样,都不会打球。十多年后,同龄的人都多少有了一定的技术,而我,依然不会。
阿德勒说,人最初的记忆很重要,童年记忆是人把他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对环境感受的结合,是个人主观的起点。值得一提的是,人只会记忆那些对自己处境极为重要的事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03f2e5fb4ed76d66.jpg)
我尝试着回忆,在我与篮球的交往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件事情。
第一次很重要,小学四年级的一次体育课上,老师拿出一个篮球让我们投篮,那时候我身体发育有些缓慢,一个都没投进。第二次体育课的时候,还没投进,身边的很多小孩都能投进去,而我不能,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7307d9fbe9c730ed.jpg)
在随后体育课中组织的篮球比赛中,我以不会打球的借口拒绝参与,心中略有不甘的当着观众。
第二件事发生在两年以后,我到市里上学,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个篮球场,放学后有很多小孩在打篮球。我上六年级,而这群小孩才上四年级,虽然我没技术,但是身高与力量占优势,于是加入到了篮球队伍中。结果被人吊打,我觉得伤了自尊,再一次选择了逃避。
第三次是读初中时,换了个新环境,凭借着基因,身高每年上窜七八厘米,加上在农村搬过砖,力量有了较强发育。我以为就此可以把过往那些我认为丢人的事忘记,在球场上重振雄风。没想到还是个青铜,又在篮球场上被吊打了一顿,当然,还伴随着言语的轻视。
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叫我打篮球,我总是以不会的借口拒绝参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b8856a0036d1ea3c.jpg)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最初不会打球很正常,后来被人吊打也很正常,我压根没学过没练过嘛,问题是为什么我选择了逃避呢?
分析后才知道,在我的心里有这样一个公式,自我价值感=能力=外在表现。
当我外在表现好的时候我便觉得我有能力,拥有能力便让我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相反,当我外在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没价值。
为了不让自己这么痛苦,我选择逃避,公式就成了这样:自我价值感=能力≠外在表现。
不进行外在表现活动,能力与自我价值的关系还是可以维系的。别人看不出来我能力大小,也就不会评论我的价值低。我会欺骗自己说,我有能力,只是不乐意表现出来,心里也因此轻松了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09a17ed6481d44b5.jpg)
另一个问题来了,我现在开始问我,为什么我不去努力学习呢?兴许就可以学会这么一想技能,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深入剖析后,我认识到,原来我害怕失败。我怕自己尝试以后结果依然如此,这简直是一种天大的耻辱。于是我一直在逃避,这一逃避就是十多年,到现在,我还没有学会打球。
我宁愿忍受逃避所带来的痛苦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未能如愿以偿的耻辱。我以为换个环境就能改变一切,殊不知思想是连续的,曾经的一切都会对现在产生源源不断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1323/bae1b261a847b509.jpg)
在篮球方面的自卑情结一直扎根于我的内心深处,如果我不去解决它,不去战胜它,它就一直在那里,不会消失。
害怕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欺骗自己,自以为勇敢,实际上却是个懦夫。
当我终于敢面对自己心中赤裸裸的恐惧时,痛苦感逐渐释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