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 本文由简书账号御承扬原创, Copyright (c) 彭友聪All Rights Reserved 】
当我们在刻画事物运动速度很快的时候,通常都会来一句:快如闪电。提到闪电,很多人都联想到它的刹那一瞬,却忽略随之而来的雷声轰鸣。
世间上的一切事物,形状符合流体力学的也好,不符合也罢,都是一样的,当速度足够快,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信息刺激,听觉上也能收到十足反馈,甚至触觉上都有明显的感应。
高铁站台候车,面对疾驰而过的班列,不仅看不清标号,声音还特别大,就连地面都有明显的震动。而站在赛车道旁,一辆辆赛车闪过的片刻,也是看不清车型、听不见其他声音和感受到阵阵气浪。
所以说,迅如闪电一词,在感官信息的传递上,很是言简意赅,或者说表达很凝练。凝练,其实就是惜字如金,不浪费笔墨。这不仅需要现实状况的逼迫,也需要敬畏文字的主动,更需要观察体验的细致入微。
猛如雷、快如电,雷电一词,沿用至今,除开本义的传达外,其实还流露出古人对雷电现象的观察总结:虽然不知道是同一事物,但却知道是打雷和闪电之间关系紧密。
当我们像古人观察天象、总结物候规律那般,细心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就会发现,要传神地刻画它们,就是要将它们的五感信息汇聚起来,凝练出当时状态。
但凡写花,都会在花色描摹、花味比拟和花态状写上琢磨,可能不是全都写到,但一定至少有其二,就像陆游的《咏梅》,以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极尽传神地写出梅花的不俗。
“皮肤黝黑,晒得皲裂”,这八个字读罢,你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相关人物形象,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是其他经常冒雨顶日干苦活的劳动人民形象,而不会联系到锦衣玉食的富家儿女身上。
零碎的文字,经过妙手地排列,具备以少胜多的特点。凝练的笔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同样的篇幅,是小说也可以推进数个情节,是散文则可以传达数种情理,是诗歌则可以宣发数次感慨。
劈柴的时候,第一根是最费劲的,往后越劈越顺,乃有破竹之势。凝练笔法的形成,过程如劈柴般,最开始几次需要有意识地揣摩,而到后面,就和呼吸一样自然而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要一直坚持用凝练笔法去创作,那么自己写下的篇章就会越来越精实。表达精当,内容充实,简而言之,曰精实。
写作既是输出,也是输入。所有的笔法偏好,最终都会外化到生活行为中。笔法凝练的人,往往有一个很麻利的人生,因为他们会像吝惜笔墨一样,珍惜时间和心力,而这反过来又会促使自己进一步凝练文字,文里文外都能得到发展进步,善莫大焉!
文字凝练,对作者有好处,对读者也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当前这个注意力时长普遍缩短的时代,谁都倾向于阅读篇幅短、内容多的文章,因为这样才能不浪费时间、不过多占据自己的空闲时间。
说到最后,我比较感到庆幸的是,简书平台为我提供了一个凝练笔下文字的渠道。而我也希望大家好好利用简书平台,去磨炼自己的文笔和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地让简书平台超越其他内容发布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