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狂风暴雨,终日不见阳光的天气,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沉闷不已,下午走出家门,望着被暴风雨洗刷后的晴天格外的美丽,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心情一下变得舒畅万分,正当我拥抱这美好时光时刻,一楼的大妈从自家的窗户边焦急的叫着我,从大妈的叙述中,我的心由兴奋慢慢化为吃惊,由吃惊化为无奈,好心的大妈知道我大大咧咧,不大注意事,满脸担忧的告诉我,我们那边几户的地下室又趟河了,听了这个消息,起先觉得不大可能,我怎么没听见动静呢?下去一看,果然走廊过道都可以趟水了,不用猜自家地下室一定水更多,临近几家估计都差不多的情况,也怪我粗心一大早出门上班回家也没在意,不过,地下室也没什么物品,我自我安慰的,出门上班去啦!
下午回家,打开地下室门一看,不禁苦笑水还真不少,我们临近的有三家,地势都比较低,只要是下雨天漏雨泡水,三家都一样待遇,只不过对面那家面积大,水也就比我家会多,这些年大家好像都习惯了,扫水都成了家常便饭了,谁也不会计较是谁家的责任和原因了。记得第一年是大雨太大了,每个人家都从墙缝灌水出来,弄得整个走廊各家各户都排水,大家一起想办法封堵漏洞,效果确实好了点。后来,又出现过漏雨灌水现象,起先大家也埋怨,不满意的发着牢骚,查看着谁家的原因,但又有何用呢?楼上楼下的都是邻居,斤斤计较何时为完呢?后来你家我家的,慢慢的大家都习以为常,管它是谁家的责任,谁也不想发生进水的事情,索性屋里一进水大家就一块排水。下午,大家又熟练的扫水、收水、倒水,气氛也变得十分融洽,说说笑笑反而不觉得是件苦差事,对面小伙家是这次的主要责任家,因面积又大,所以排水量也是我的10几倍,一点都不夸张的说,我用的是孩子玩沙子的小红桶,排了估计不足10桶,他用的白色大桶(专门盛水运水用的容器)排了也差不多7、8桶,我着实好奇他们家如何储存的那么多水,小伙也觉得无奈万分,因为他家地势低,面积大,一漏雨就是重灾区。在大家的说说笑笑中,清水工作进展很快,被洗刷净亮的水泥地板也成为我们自嘲的对象,“瞧,咱地下室走廊最干净了,锃亮,要是有楼道走廊评比,咱们是第一名”。邻里之间在融洽中生活着。
生活久了,真觉得远亲不如近邻。楼上楼下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互相照应着,也许是因为我居住的是个老小区,以老年人居多,有一种宁静、岁月静好的感觉。平日里,楼下都是休闲唠嗑的老人,来了陌生人警惕的老人们都会问长问短,无需担心家居的安全,日常晒个衣服、被子忘记收,会有老人在楼下大声的询问,邻里之间不需热情过度,但需要帮忙之时,总有人能出手相帮,也是莫大的安心。平日里,我若是 出远门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电话留给邻里的老人们,帮忙给留意着家,有事就给我打个电话,不管在哪里出差,心中都莫名的安稳。
这也许也算是生活的小确幸,微小虽不足以人道,但确实温暖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