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的随笔写作之旅(六)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18:18 被阅读6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089: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四、 因需要而求证,条分缕析,概念洞明。在随笔的写作中,不断的把朦朦胧胧的感性认识,通过广泛的对比辨析,对事物的认识趋向精准,这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在写作后的反复修改也有这样的作用。

    对一些教育中的重要概念,由模糊到准确认识的随笔,也写了很多。像这样的随笔有:

    8×50接力赛比赛与奖牌失之交臂(三)——集体荣誉感的作用,小学生人格初识,在什么样的班真的有点重要,缔造完美教室——文化的自觉,自主合作探究,底线和榜样等等。

    这一类的随笔有个共同点,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在360百科上认真查证,准确把握含义。

    比如这一篇随笔《8×50接力赛比赛与奖牌失之交臂(三)——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在参加县运动会8×50接力赛中,因为下雨意外失利,与即将到手的奖牌失之交臂。学生们围到操场外的一棵大树下哭了好长一段时间。

    ‌回来后我想到了集体荣誉感。发现理解模模糊糊的,于是又上网进行了细致的学习。

    ‌查证概念的顺序是这样的。荣誉的含义,荣字释义,誉字释义,荣誉感,集体荣誉感。

    ‌查清基本概念后,结合他们失利后的痛苦表现,又结合训练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表现,明白了集体荣誉感在训练中的种种表现。后来又想到了班集体中集体荣誉感的表见,分成三个方面来认识,1.有一个明确的集体目标,2.要建立一种集体意识,用共写随笔、板报等形式,3.集体应该有一个灵魂式的指导人物,4.集体可以让每一个个体在其中不断成长。理清了概念,联系了实际以后,仿佛有一种规律在手的愉悦感,最后写下了一句话:岸在彼方,见到岸,即不再漂泊。

    这种认识的过程是起源于一种实际的需要,要弄清学生这种表现的内在机制,然后非常细致的逐步查证概念的意义,发现这个词经常念经常说,但是原来它的意义是那样的,平常的理解完全是一知半解。随后又联系这次运动会训练的实例,又拓展到班集体的事情,深入理解这个概念在教育生活中的表现。最后有一种概念洞明生活明了的愉悦感。如果没有这种边写随笔边思考边查证概念的写作过程,就不会有这种认识的提升。

    在《小学生人格初始》这篇随笔中,对“人格”这一概念的追问。起源于一种需要,要确定新教育十大行动的内涵究竟要指向什么地方?语文教学的内涵究竟要指向什么地方?最后汇集到人格这个概念上。但是人格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他与其他的一些品德心理智力等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个是模糊的。上网查证,条分缕析弄清了它的各种内涵,解决了一个困惑,对新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内涵指向有更为准确的理解。

    查证清楚概念的含义,并且联系教育生活去理解,这样才能摆脱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状态,从而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其他的随笔中,我还查证过文化、底线、榜样、集体人格、自主、合作等几个概念。写随笔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分析的过程,是对各种教育生活教育现象,认识更加准确的过程,各种认识要通过概念来表达,只有通过查证各种概念的内在含义,各种联系和区别,对教育生活的认知才能走向深入,走向开阔,不至于模糊一片,似是而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蹒跚的随笔写作之旅(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we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