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基于我的个人体验,今天想来谈谈刻意练习。分享我是如何用三秒钟的时间,启动刻意练习的。
“有人在纽约的大街上拦住了一位音乐家,问他怎样能在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出。这位音乐家回答道:老兄,要练习,再练习。任何技能都是熟能生巧。幸运的是,人的思维像肌肉一样,通过反复使用会变得更加强壮,更加灵活。你认为需要学习的行为或必须养成的习惯,都可以通过练习建立起来。”
——《吃掉那只青蛙》
在易效能一阶课结束后的90天践行中,我给自己定下的最大的目标就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细分的步骤就是首先坚持做到每天早起,更进一步明确的动作就是每天早晨在6:00闹钟响起的时候,麻利地起床,不拖延不赖床。于是每天早晨麻利起床的动作就是我要首先需要刻意练习的环节。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一开始我只固定早起的时间而不设定早睡的时间,因为如果两头都定的太死板,反而更容易增加焦虑,缺少弹性而难以实现。所以,目前我只是用早起来倒逼自己早睡。
在明确了唯有通过定时的起床,才能逐渐建立早睡早起的习惯后,我就开始了对“早起环节”的刻意练习。而这个刻意练习实际耗时不到三秒钟。
有时候头天工作的缘故,睡得迟了,当闹钟响起的那一刻,我还在沉沉的梦里,本能的惰性和慵懒让我的身体沉重地坠在床垫上,当真不想起来。但此时内在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现在你每天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做到早起!带着这样的自我鼓励和暗示,三秒钟内,我毅然坐起身。是的,其实早起最难过的环节就是这三秒钟,一旦起身,后面一系列的动作就水到渠成了:快速换衣,洗漱,喝水,下楼慢跑。在朝阳下,在清新的氛围里,在鸟鸣声和清风轻抚中,慢跑的我开始渐渐清醒,给大脑补充了新鲜的氧气,感觉越来越好。
今天是践行易效能第九天,我还需要闹钟叫醒,我还需要三秒钟刻意练习起床,我的身体还没有形成生物钟,早睡早起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建立。但我知道,我已经走在了渐进目标的路上,内心有一种笃定的坦然。

回顾自己在践行易效能过程中的刻意练习,我也想到了正面管教技能和理念运用中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我常常听到一些正面管教学员说:两天的课程结束后,头几天感觉很好,但渐渐地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对孩子又失去了耐心。
想想看,如果你花费了一些努力学习开车,在领到驾照的那一刻,就把车开进车库尘封了起来,再也不肯开上路。大部分时间你还是在赶地铁或者打车,请问如果有一天你忽然想开车,你还能做到得心应手吗?
想要把车开熟练,晋升为一名老司机,就在要胆怯地犹豫是开车上路还是打车的三秒钟内,果断选择开车。
同样地,想要熟练运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来和孩子沟通,同样也需要在忍不住想要发火的三秒钟里,意识到你始终拥有新的选择:吼一顿还是冷静下来,以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出发点来共同探讨。在这里你可以用到启发式提问,可以用我句式,也可以用共情,当然还可以用拥抱、积极暂停等等各种方法。但你的刻意练习的起点永远是那关键的三秒钟。
掌握一项技能我们都知道需要刻意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而掌握一种亲子沟通的技能+心法,何尝不是需要我们花费更大的力气和心力来刻意练习呢?
学习,是一生的功课。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也更是一生的功课,都离不开我们刻意的练习和坚韧的努力。
愿热情陪伴你走在持续成长的路上。祝大家青年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