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工作

作者: 落扬虚虚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12:32 被阅读40次

 

内在工作

关于作者

罗伯特·约翰逊,当代美国著名的荣格分析师,解读荣格思想的专业作家。他曾于20世纪50年代前往瑞士苏黎世荣格学院接受培训,师从荣格的妻子艾玛·荣格。如今96岁高龄的约翰逊已出版15本著作,于2002年荣获太平洋研究生院名誉博士学位及终身成就奖。


积极想象是荣格发明出来的最重要的心理分析方法;荣格对梦的分析也别具一格。本书作者罗伯特•约翰逊作为荣格的弟子,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对释梦来说,首先主要对梦中的意象进行联想。梦是用象征来说话的,这个意象就是我们心灵的密码,当我们这个象征让我们联想到某个事物、某种感受,有恍然大悟之感,那就意味着找到了梦的密码。等我们逐一解开了梦的密码,这个梦的完整意义就会呈现。通常,梦会告诉我们内在的真相。

在积极想象中,自我——意识有深度的参与。对我们的心灵而言,一些想法、某种情绪背后往往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就可以窥见冰山下的部分。当某种恼人的情绪出现时,问它“请问你是谁?你是我内在的哪个部分?你想对我说什么?“通过这种方式,你会慢慢进入那个神奇的内在世界。

无论是运用积极想象,还是分析梦,这两种内在工作的核心在于找到无意识中需要整合的一部分——人格化——与之对话——和解。


回到方法论上:

1、每日通过想象,来对自己洗脑,用积极的态度,应对想象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个性。

“假如你心情低落,又不知它从哪里来,你该怎样接近它呢?首先,将它拟人化。进到你的想象中,寻找可以代表情绪低落的人物和意象。开始绕着耶利戈的城墙行走。与你的低落对话。”

其原理:

有研究表明,我们每天只有5%的时间处于真正清醒的状态,也就是受意识支配的状态。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正是基于这种观察,提出了自己的无意识理论。他认为,无意识是一个创造性的源泉,意识从无意识中分化而来。人类意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无意识渴望源源不断地参与进来。然而当人类进入某一文明阶段后,在傲慢与偏见的作用之下,我们切断了与无意识本源的联系。

因为我们对无意识置之不理,所以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它常常化身各种心理疾病,强行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本书的作者看来,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无意识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则事关个人成长。在所有荣格心理学派的人看来,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是人格统合、成为完整的人的唯一途径。

无意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和意识沟通:一种是梦,一种是想象。我们可以把梦看作睡着时的想象,把想象看作醒着时梦在我们心中的流动。它们都能够把各种不可见的无意识内容转化为能够被意识到的意象。了解无意识就是要破译这些意象,相应的方法是释梦和积极想象。


一个人越是能够直面无意识,将无意识内容与意识内容相整合,这个人就越是能够成为完整的人。这也是每个人持续一生的任务。

相关文章

  • 内在工作

    呼吸课结束后第十三天 呼吸课的进程仍然没有结束,非但没有结束并且越发深入,用高大上的词语或许是在整合吧。 坎贝尔在...

  • 内在工作

    关于作者 罗伯特·约翰逊,当代美国著名的荣格分析师,解读荣格思想的专业作家。他曾于20世纪50年代前往瑞士苏黎世荣...

  • 内在工作

    关于作者 罗伯特·约翰逊,当代美国著名的荣格分析师,解读荣格思想的专业作家。他曾于20世纪50年代前往瑞士苏黎世荣...

  • 《内在工作》

    关于作者 罗伯特·约翰逊,当代美国著名的荣格分析师,解读荣格思想的专业作家。他曾于20世纪50年代前往瑞士苏黎世荣...

  • 内在工作

    我们每天只有5%的时间处于真正清醒的状态,也就是受意识支配的状态,而其他时间则处于无意识状态。 无意识主...

  • 游戏真的可以让现实变得更好吗?

    人类具备通过艰苦工作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内在奖励的工作越艰难,创造幸福的内在能力就越强。内在奖励可分为4大类型。 ...

  • 日记62|内在工作记录

    昨天其实应该好好记录一下,但是很早就睡着了,这几天觉得奶水不足,于是选择多喝水多睡觉,今天感觉就有效果,心情愉悦也...

  • 最重要的内在工作

    0~3岁是生命最重要的前三年,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小朋友进行自我构建的重要时期——从一个环境的陌生人到所生存环境的适...

  • 疗愈内在小孩儿的7种能量

    受伤的内在小孩 会持续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工作、关系的各个层面, 只有我们真正的开始去 看见内在小孩 疗愈内在小孩...

  • 10. 20《内在小孩整合之七种神奇的疗愈能量》

    受伤的内在小孩 会持续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工作、关系的各个层面, 只有我们真正的开始去 看见内在小孩 疗愈内在小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在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ai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