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问题,很多家长喷出愤怒的烈火后都会认为,“我真的是已经无法忍耐了。”
难道真的是孩子的问题严重到无法忍耐吗?
其实并不是,只是我们放大了自己的焦虑!
为了获得更好,更多的教育资源,父母刚刚将五年级的女儿费尽心力从农村转到市里的小学。第一周表现良好,爸爸妈妈很是欣慰,也不断告诫女儿,转进来不容易,自己好好表现,好好学习,尽早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 好景不长,第二周孩子就出幺蛾子了。从乡里回学校的时候书没带。 父母即气愤于千叮咛,万嘱咐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可还是没有,又焦虑于老师的责备。 父母说着最生气的话,但做着最温暖的事,不断想办法将书带给孩子。
在这个事例中,父母的焦虑胜过气愤孩子的不作为。因为父母担心孩子会被老师责备,会被质问。父母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虽然嘴上也说着老师会理解的话,这是孩子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但内心却抑制不住焦虑的心。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孩子间太多了,孩子一次没有考好,就焦虑孩子以后会越来越差,
一次作业没有完成,就担心影响学习效果,
一次听写没有写好,就认为孩子不会写的字太多,
一次拖拉任务没完成,就设想到每天都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量,
一次说脏话,就担心孩子会脏话连篇,不礼貌,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这一切与孩子怒吼的背后,更多的都是因为父母焦虑的扩大化。如果我们能放下一点焦虑,我想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帮孩子解决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