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例如练习写作,只要开始写第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哪怕写得很糟糕,都没有关系。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只要你写了出来,不管写得有多差,你都还有机会把它改好。纵使一件事情真的很难,你迈出第一步试试,有何不可?
如果你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即可开始如果短期无法完成的事情,构思、做计划,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现。种一颗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实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
“产品”概念的内涵: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例如,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可以算作产品。这些算是“最小可行化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比如,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格漫画,再从多格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如此一来,你的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我们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自觉,也就是把“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往前一步,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但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在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更快。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把批评当做一种信息对待。扭扭捏捏、迟迟不愿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的人,这种抗拒心理起了不小的作用。害怕批评,害怕反对声音的出现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在别人面前而被攻击和嘲笑。换个角度,抛却情绪的因素,你会发现,批评本身(很可能)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
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批评我的人,并不是在评价我,而只是在给我提供信息,出成的产品一定是不完善的,有着或隐或现的缺陷,从外界的批评中采撷信息,才能使他们日臻完善。
对产品不断修正。勇于对产品不断打磨,每一次“版本”的迭代前提,都是对产品的重新审视,或者是用一种新的框架或视角看待它,或者发现了或添加了某些重要的细节,或者是把其中某些元素进行了重组或重构。
以精益创业的方式走向成功,需做到这三点: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成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