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勤练(又称为刻意练习)指的是为了超越现状,而在某一项特定的技能或者概念上集中精力练习的学习方法。精修勤练可以大幅提高某项技能的局部水平,进而带动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科学学习》第四章精修勤练
记得前面提到的国际围棋比赛吗,每次赛后,他们都要对进行的棋赛进行复盘,研究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走。
精修勤练要的是不断突破现有水平,而不是维持现状、在已有水平上变得更加“熟练”。
这个观念在《刻意练习》一书进行了深刻阐述。要想在现有的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真正需要的是科学的分析以及用心的努力,而不是单纯的机械式重复。研究人员分析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包括医生、物理学家、艺术家、国际象棋大师、雪茄卷烟师,甚至还有雏鸡性别辨认师。
莫扎特,一位天分极高的艺术大师,他5岁开始谱曲,7岁开始欧洲巡演,15岁时获得骑士勋章与乐长头衔。在他不到36年的人生中,为世界留下了几百篇震撼音乐史的不朽杰作。莫扎特当时的时代没有版权之说,莫扎特每完成一首曲子他就要卖出去来生存,据说他的创作速度都超过了抄谱员抄写的速度。一方面出于爱好,一方面出于生存需要,所以莫扎特成了一代音乐大师,成了室内乐、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样样在行的创作者。
虽然各行业修炼之路所需的技能点不尽相同,但有两点是共通的。
第一,出色的专业才能大约需要10000小时的参与投入。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前,无不是长期从事一项事业,经过漫长岁月磨炼后才成大器的。欲成专家,必专注于一项事业,积累大量的相关经验。
第二,练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投入时间的数量,还包括投入精力的质量。
埃里克森等人(Ericsson, Krampe, & Tesch-Römer,1993)比较了柏林一所著名音乐学院中小提琴学生的情况。
其中一部分学生未来准备去当音乐老师,而另一部分则要努力成为职业小提琴家。这些以职业音乐家为目标的学生,每周独自进行共约24小时的严肃练习(即非自娱自乐的练习),而以音乐老师为目标的学生每周则练习9个小时。多年之后,二者在练习时长上的差别累积到数千小时,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然而故事还没完,质量的差别又体现在哪里呢?事实上,虽然这两类人每次的练习均持续约80分钟,但是那些以职业小提琴家为目标的学生在练习告一段落后都累得不行,必须打个盹儿休息一下。可见他们在练习中是多么全神贯注!
真正的精修勤练是非常耗费精力的,所以如果学生们一鼓作气练了两个小时,那么几乎可以断定他们多半并没有在精修勤练,而是在偷懒摸鱼。
专家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不过是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日积月累的精修勤练上。
记得科学家做个一个实验:考察国际象棋大师的记忆力。象棋大师可以非常准确地记住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但如果棋子是随机摆放的话,记忆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可见他们的超强记忆力也只是针对有逻辑关系的棋局,而非任何情况下都惊为天人。而那些在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珠算大师,则对数字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他们可以在不借助算盘的情况下,每2.5秒听一个新数字,并在脑海中实时计算下面的式子。
原理
精修勤练借助两种认知原理来促进学习、提升水平:①组块化, ②知识重组。
细块化
顾名思义,组块化就是把零散的小块信息组合成大块的信息单元。
组块化通常会经历两个阶段:流程化和自动化。在流程化的阶段,人们借助语言控制和外显记忆来逐步执行任务。
记得开始学习开车时,是手动挡的车,教练说“右脚松开油门,同时左脚快速踩离合,右手把挡位从1挡摘到空挡,再挂入2挡,左脚再慢慢松开离合,同时右脚缓缓踩下油门。”,作为新手的我们听的是一头水雾,手脚都不知道要怎么放才好。
随着反复操练整套动作,最终不再需要刻意思考,更不用借助语言来指导了,“油离配合”的几个子步骤已经浑然一体,形成组块。在自动化的阶段,组块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相继自动触发的序列。老司机只需想到“换挡”,就能不假思索地完成一系列动作了。
知识重组
随着人们在一个领域不断精进,新问题也会不断出现。这便需要我们重新组合知识来应对新挑战。
拿类比里面的剪刀来说事。最初的剪子是什么呢?最早的剪子,其形状如一根铁柱对折,尖端处作对刃刀,主要用作剪布料。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剪子有了更多的应用。剪子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剪子的随着用途不同而有所不同。理发师用的剪刀柄短短的,可剪刀口却相当的长,用来剪铁皮的剪刀恰恰和理发师手里的剪刀相反,剪刀柄很长,可是刀口却是短短的。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学习》第四章精修勤练工人修剪铁皮的剪刀,因为铁皮较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减下来,所以它的刀柄要做得很长,利用杠杆原理使动力离支点远些,动力臂就长一些,剪起铁皮就比较省力;而理发师手里的剪刀,是剪刀口长,剪刀柄短这是因为头发细软易剪,不必用大力气,把剪刀口做得长些,只要手指微微活动,剪刀口就能大幅度的张开闭合,一剪刀可以剪较多的头发,提高工作效率。
从剪子的演变可以看出,当我们面临新的需求时,我们会结合需求创造出适应需求的新组合。
设计精修勤练的学习机会
陆游在逝世前写给儿子一封信中说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即不要只关注一项活动中最需要参与者去做的事,很多时候可以尝试“弯道超车”。比如篮球比赛中真正得分的动作是投篮,但只训练投篮这一项并不能让运动员达到巅峰状态。
一个人是否能抓住机会开展精修勤练,还取决于在完成任务之外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技能的提高。这一点对于那些希望员工或孩子进行终身学习的企业或家庭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支持精修勤练的条件包括:①选取恰当的目标与任务,②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③劳逸结合,④保持充沛的学习动力。下面将具体讨论。
设定目标和选取任务
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这就不得不重提上面的围棋赛后复盘了。
专业知识需要通过专业的方式获取。专业的老师和教练对于选择正确的任务至关重要。如果任务过于简单或者复杂,练习都不会奏效。
指导老师同时也扮演了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找出弱点并监督练习,比如在体育运动领域,短跑教练会指出顶尖运动员在步伐节奏方面的问题。当然,正所谓知易行难,有些时候甚至行家自己都不易察觉。师通过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设计师根据客户提出的意见,再进行新一轮的改进,等等。
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上面提到的围棋赛后复盘就属于反馈机制。
老师通过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设计师根据客户提出的意见,再进行新一轮的改进,等等。
劳逸结合
记得上面的“功夫在诗外”吗?当你过度关注于一个事件,反而会让你处于瓶颈状态,百思不得其解其解。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休息了。
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家孩子总是给我抱怨,学校的学业太多了,这一门还没做完那一门就来了。老师在这里采取的就是勤练的措施。然而,学生们的精力有限,在这种大量的练习中,他们的精力被透支,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就于老师的初衷相违背了。
所以说,相比之下,少而精的训练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学习动力
激励机制
一种解决办法是,不仅要奖励正确答案,也要对精修勤练的过程给予表彰。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欲望与需求写出来,按照难易程度排列。然后当根据的努力程度,给自已相应的奖励。这样,提高了自己的努力持续性同时也满足了自己对欲望的需求。
成长型思维
从心理学层面提升人们学习动力的方法则是,帮助学习者培养“成长型思维”,让人们相信练习可以带来进步。
运用精修勤练能产生什么效果
举个例子:老司机开车,起步换挡变道早已一气呵成,这是潜意识的结果。因此工作记忆就被释放出来去思考走哪条路更通畅,哪条路可能会拥堵。但新手上路则是要紧盯前方,时刻关注周围的风吹草动,一有动静就要踩下刹车。
在任何新的领域,刚开始都是一片空白,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人们的水平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然而,这样的学习红利期会逐渐消失,因为可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低效率的水分越挤越干。
这一指数定律带来了著名的二八法则:一个人可以利用20%的时间掌握80%的内容。利用这个法则,人们往往可以快速成为某个领域里的业余爱好者,或者“半瓶子醋晃荡”。
可见要取的某项成绩,必须设定目标,坚定目标,为此做出精修勤练的长久拼搏。
举个著名的例子,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著名政治家、物理学家、作家)在自传中就曾描述过自己精修勤练的经历。练习写作的时候,富兰克林并不是单纯地“码字”,他会有目的有计划地练习自己的写作技能。
例如,他会为自己欣赏的文章记下简要的笔记,之后再尝试根据这些笔记撰写出自己的版本,尽可能模仿原作风格。写完后他会拿自己的版本和原作进行对比,找出缺陷并加以改正。经过不懈努力,富兰克林成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当下,我做这些笔记也是尽量查看作者的表达方式,然后尝试用自己的文字做一个自己的输出。(不是为了表明自己与富兰克林有什么相通)。这是我在多年阅读之后,发现自己的输入输出有些迟缓,针对自己的情况采取的一个比较笨的方法:做摘抄,吸取作者的案例,以讲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从而带动别人来学习理解。
精修勤练容易出现的问题
精修勤练,主要体现在“精”“勤”。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长久的持耐性和热情。
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与舒适区这一概念有关。人们很可能在专长发展初见成效的时候安于现状、不再成长。
例如,一名交互设计师非常擅长设计手机移动端的应用,但是如果项目涉及电脑或是浏览器环境,他就会拒绝整个设计任务。再如学英语的孩子,好不容易把一篇课文中的单词都记住,甚至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就开始偷懒,把书撂在一边跑去打游戏了。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人们常不由自主地驻足不前,因为接受新的挑战意味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也就会暴露出不足和弱点,尽管这些不足和弱点可能只是暂时的。
拿我自己来说,财务方面比较擅长做账,我很喜欢记账。但是在填报报表时,我是很不愿意的。面对错综复杂的数据关系,我尽量远离这项工作,或者借助于别人来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