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447403/e55128f69a72b8a1.jpg)
一本新书拿到手里,翻开内页还带着淡淡的墨香。文学经典,跨越历史的长河犹自散发光芒。净手,静心,在氤氲的茶香中,我开始阅读《古文观止》。
一上午时间,熟读并背诵了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
一、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不接触文言文,对于一些通假字、句子结构忘得差不多了。阅读过程中对于字词读音、断句把握不准。我的解决方法是查《古汉语词典》,百度,听喜马拉雅读书。通过多种途径,使阅读准确。
作为一名理科生,对历史了解有限。尤其春秋时期的人名、地名,读起来晦涩拗口。都说文史不分家,《史记》《中国通史》两套丛书已加购物车,等“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下单。之前在B站看纪录片《中国通史》,中断于春秋时期,历史还是要继续学习的。
二、阅读和背诵不一样
只阅读的话理解层次较浅,通过注释和翻译能大致了解文章的意思。背诵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了解,逐字逐句重现故事场景。在这种复述中,对文章的印象更深,对字词的应用、文章的节奏韵律掌握的更为精确了。经典要慢慢体会,争取每周背诵三四篇文章。
三、学习《郑伯克段于鄢》的收获
首先知道了一些典故的出处。
比如我们常用“不到黄泉不相见”来表达情人分手时再不见面的决绝。
在动漫《勇者大冒险》中有台词:“东飞伯劳西飞燕,不及黄泉无相见。”掷地有声的话语把失恋者恨恨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前半句借用了萧衍的《东飞伯劳歌》,后半句就是借用《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这句话原与风月无关,是庄公对母亲姜氏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愤恨之下发的誓言。
还有“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是出自《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明了弟弟共叔段的野心,不加以制止,只等共叔段自取灭亡。
其次对经常听到的“春秋笔法”有所了解。
百度说:“春秋笔法是指在宣传材料的选择上注意有取舍的褒贬。”听起来很抽象,结合文章就比较好理解了。
如标题《郑伯克段于鄢》,共叔段所作所为不像做弟弟的,所以不说“弟”。一个“克”字表明这场战争像两个敌国君主打仗。称庄公为“郑伯”,是讽刺他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
用一些隐晦的字眼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春秋笔法”的高明之处。
最后学习了历史内容和历史人物。
《郑伯克段于鄢》记录了一段历史故事,当时女性的起名方法、军事政治制度等在文中都有体现,结合其他历史材料就能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老谋深算的郑庄公,野心勃勃的共叔段,偏心小儿的姜氏,孝顺的颍考叔,在文中被刻画的生动形象。这种通过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值得每个人学习。
《古文观止》共收录二百二十二篇文章,阅读、背诵、理解,都需要持之以恒。慢慢品读,和历史上写作名家对话,学习文化知识,拾取人生哲理。我已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