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经有媒体问我:“你这么年轻就讲考研课,不怕遭受质疑吗?”
这个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因为那会儿我大学还没毕业,教的学生也大多比我年龄大。
甚至还有一家机构善意地跟我说(从他们的角度讲,是真的善意):“你讲课的时候用个假名字吧,我们再把你的学历和身份做一下包装,学生又看不出来。换个名字最多受点委屈,但是更容易让学生认可你,也更容易赚到钱嘛。”当时,我断然拒绝了,并且以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给了回复:“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是我还很年轻,我想一辈子都能赚到钱。”
后来,我和那家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用的也都是真名,而且学生反馈也很好,虽然其中有些人知道我多大年纪。
多年实践证明,大多学生对老师还是有鉴别能力的:谁是好老师,谁是差老师;谁是负责任的老师,谁是混日子的老师,上课时间久了都能感受得到。就像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好人,都是知好歹、明事理、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我们犯不着因为少数的坏人,不知好歹、不明事理、不懂感恩的人,就把人性阴暗的一面无限放大,成天抱怨这个世界多黑暗。这也是我当时对媒体的回答。
没错,不骗人也能赚到钱。
然而,老师用假名字讲课却是考研培训行业的潜规则。
不骗人,就赚不到钱吗?某机构何姓英语老师,机构为了将其“包装”成北外博士,给他起了个假名,一直沿用至今;某石姓政治老师,为了“包装”成人大教授,一直用着与某人大教授相同的名字讲课;某网红全程规划老师,所在机构为了将其“包装”成清华硕士,也给他重新起了个名字……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多到难以尽数。而且,他们还给自己的行为寻找了合理性(可能也是心理安慰):起个笔名很正常嘛,有什么不可以!
可我们都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更何况这样做很容易授人以柄。于是,a机构攻击b机构老师学历造假,b机构反击a机构老师身份和职称造假。机构们相互撕逼,学生们看得一脸懵逼,也把整个考研培训行业搅成一摊浑水。
信任的搭建很难,破坏却很容易,而教育培训行业尤其需要消费者的信任。如此假的也能说成真的,真的也能说成假的,让学生和家长怎么信任机构,怎么把钱放心地交给机构?!
02
机构通过给老师起假名来伪造老师的学历或身份,这种行为固然不对,但问题是何以至此?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世人的眼光。
在很多人眼里,教授比副教授牛逼,副教授比讲师牛逼,讲师比助教牛逼。
推而广之,主任医师比副主任医师牛逼,研究员比副研究员牛逼,博士比硕士牛逼……
真的是这样吗?
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去细想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不一定。
不骗人,就赚不到钱吗?还是以高校的职称评定为例。一个老师的职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年龄,资历,学历,科研成果,人际关系,等等,而且有时候还得碰运气。更何况,八十年代评上的教授和九十年代评上的教授就不一样,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院系评职称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
换个角度想,一个大学副教授在评上教授的前一天和评上教授的后一天,讲课水平和学术水平其实不会有任何差别。一个老师,难道多了一顶“教授”的帽子,就仿佛有了魔法,他的学问就会瞬间发生变化?当然不会,他还是他,他的学问也还是他的学问。如果有人说一天太短,那一个月呢?一年呢?
这当然没有讨论下去的价值了。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无比复杂,只是人们把它想简单了。事实上,我也见过太多优秀的大学老师,一辈子到退休都是一个副教授甚至讲师,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还不尽相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如此复杂的问题,很多人都想当然呢?
因为大家习惯性地把“教授”当作一张标签,贴着这张标签的就是优秀的大学老师。任何职称和学历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张标签。
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儿。
开始做赢家考研后,有同行威胁我:“你要是敢招惹我,我就把你的老底翻出来,我要告诉学生你才多大年龄,你的学历是什么,你根本就没考过研!”
我说:“你翻吧,我是本科学历,我是没考过研,但你不能否认我讲课很受欢迎,我让很多人考上了研究生,你也不能否认我的书是全国畅销书!”
他不说话了。
后来,我细想我们之间对话的逻辑,其实很耐人寻味。他给我贴了两张标签,分别是“年龄小”和“学历低”。而我反驳的话其实也是给自己贴了两张标签“讲课受欢迎”和“书卖得好”。他最后无话可说是因为我给自己贴的两张标签压倒了他给我贴的那两张。物以稀为贵,年龄大、学历高的人有的是,大学教授普遍年龄大、学历高,但讲课受欢迎的很少,出过的书是畅销书的更少。
哈!原来我自己也摆脱不了贴标签。
03
人们为什么会给人贴上这些标签呢?
看似是常识,背后体现的其实是这个社会的规则。
学历是大多体制内的单位和一些体制外的单位录用人的门槛,而职称关系到了技术人员在单位里的地位和收入。
甚至年龄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分配标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机关单位,刚进去的小伙子、小姑娘只有端茶倒水和跑腿的份儿,只有到了一定工龄,熬出了资历,才配吆五喝六发号施令。这种遗风,现在有些单位依然保留。
学历和职称是明规则,而年龄和资历是暗规则,或是半明半暗的规则,多明多暗取决于单位风气和单位领导的开明程度。这些规则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常识,这些常识又变成了一张张标签。因为博士在体制内好找工作,也更容易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博士=厉害”;因为教授在学校收入高有地位(至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所以“教授=牛逼”。
我们仔细体会这个逻辑,厉不厉害,牛不牛逼,从本质上讲与水平无关,与能力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与入职门槛的匹配程度和地位收入。但是话又说回来,真的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吗?
有点儿关系,又不太有关系;有时有关系,有时又没关系,一切介于模棱两可之间。说到底,水平和能力是虚的,坐的位子和拿的钱才是实实在在的。
既然如此,有人可能会疑惑:规则难道不应该是合理的吗?地位和收入如果与水平和能力无关,那么背后决定其地位和收入的规则岂非不合理?
问得好!
但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合理的规则,制定规则的第一要义也从来都不是合理。
什么是水平高?什么是能力强?仁者见仁,众口难调,但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则,岂非乱了套?所以,制定规则首先考虑的一定不是合理,而是否公平(机会均等),以及是否操作容易。
把学历作为入职门槛,把职称作为分配标准,相对公平,也相对更容易操作。至于“合理”两个字,只能靠边儿站,因为这两个字永无止境。
再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高考。
高考就是一种规则,一种决定什么样的人上什么样的大学的规则。很多人指出,这种规则毛病很多,人才的选拔不能由几张卷子的分数所决定,这讨论的就是它是否合理。但是换个角度想,高考作为规则,正是因为它很公平,也好操作,所以一直存在着。
这下我们全明白了,规则不一定是合理的,也无法绝对合理。更何况,再合理的规则也需要人去实施,这又难免参杂着人情世故。因此,规则是简单的,背后的东西其实非常复杂。
这些道理也是我当了企业负责人以后才慢慢悟出来的。
04
把学历作为入职门槛,把职称作为分配标准,这样的规则有毛病吗?
当然有。
一旦这样的规则变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常识和标签,就很容易埋没人才。那些有个性的,不愿意遵守规则的;或是因为某些不得已的苦衷,而无法与规则相匹配的,但却有能力,有水平,有才华的人就很难出头,或者说他们要想出头,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韩寒。
韩寒比我有才华得多,也比我有个性得多。说到底,就是他更不守规则,别人都在上学准备高考,而他却回家写小说。但毫无疑问,他成功了,这么多年以来,他的书、他的文章一直有这么多人看,便是最好的证明。
不骗人,就赚不到钱吗?其实,韩寒很不容易。从他出道以来,质疑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过,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能一直坚持自己,光这一点就很值得钦佩。
韩寒遭受质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为大多人都是循规蹈矩的,而他是个“另类”,但凡“另类”,难免遭受质疑和攻击。
能够理解他的人,多多少少与他一样,不愿意把自己困在社会的规则里,想保留个性与棱角,比如易中天。
韩寒是易中天在当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时,被他以正面的形象请去厦门大学做演讲的,而那段时间,他俩都在网上天天被人骂,日子都不好过。易中天文集的发布会,韩寒也是嘉宾,可以看得出来,他俩私交并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惺惺相惜。可能易中天也心里清楚,他和韩寒在骨子里是一样的人。
但是,易中天和韩寒的人生轨迹却大不一样。
易中天是80年代初武汉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是世人眼中的精英,一辈子到退休都呆在体制内,上百家讲坛前已经熬到了正教授。上百家讲坛时,就算他的讲述风格再另类,也总有些收敛。直到退休以后,才开始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
是的,易中天一辈子都活在社会的规则里,即使稍有逾矩,也都记得小心翼翼地原路返回。可以想象,当他见到韩寒的时候,是多么的激动,仿佛见到了年轻的自己。他想做而没有做的事,韩寒替他做了;他想说而没有说的话,韩寒替他说了。
不骗人,就赚不到钱吗?遵守规则很容易,为了坚持自己而不守规则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所以,安分守己的人多,特立独行的人少。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纷纷选择读研、读博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取更高的收入。说到底,这是在迎合社会的规则。这种选择很聪明,因为继续读书确实是最容易的方式,如果要以其他方式获得成功,则需要更强的能力,或者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还得有很好的运气。
要想获得成功,如果说迎合规则比顶撞规则容易,那么骗人就比它们更容易,而且容易得多。
因为容易,所以许多考研机构都这么干,“包装”老师能成为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不是没有道理。
只要伪造个名字,其虚假学历或职称被识破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而且是零成本的。这样做短时间内就能把钱收上来,至于以后是否会被识破,反正钱已经装在了兜里。当然,丢掉的是道德和良知,影响的是整个行业的风气和形象。
从表面上看,这种“骗术”能大行其道,迎合的是世人的眼光和他们心中的常识,归根结底,他们是在迎合这个社会的规则。
05
韩寒刚出道时,就有人开始质疑他所顶撞的规则,即中国教育制度。
我觉得,这有些杞人忧天,也大可不必,因为之前说过,没有规则是绝对合理的,制定规则最需要满足的条件也从来不是合理。
不过,韩寒能成功确实有他的道理。他足够有才华,也足够努力,但更重要的是,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不骗人,就赚不到钱吗?这个时代更开放,更包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以学历和职称把人简单划线。
这也是即便再有个性的易中天也只能一辈子循规蹈矩,而韩寒却能破茧而出的原因。
就像如果在二十年前,即使一个副教授要出来做考研培训也会遭受质疑:他不是教授,是不是水平有什么问题?而在今天,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做考研培训的我也在这个行业内混了这么多年,而且混得还不错。
当然凡事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博士、教授中虽然有不少草包,但也不乏优秀的人。我和陈文灯教授的关系就一直很好,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看他,这些年他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比如教会了我如何编写线性代数的考题。
在赢家考研的所有主讲老师中,有大学老师,也有体制外的老师,大学老师中有高级职称,也有中级职称;有博士学历,有硕士学历,也有本科学历(宋平明老师是博士后,但博士后不是学历);有二十多岁的,有三十多岁的,也有四五十岁的。
不论职称,不论学历,不论年龄,合作的标准只有一条:讲课是否受学生欢迎。
合作之前,须签订协议,签订时必须出示相关证明,确保姓名真实、学历真实、身份真实,谁也不能例外。
不骗人,就赚不到钱吗?真实是底线,是每个生意人的底线,是每个老师的底线,也是每个公民做人的底线。
如果有一天,时代更进步,社会更开放,思想更开明,那么即使不改变现有的入职门槛和分配标准,每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也都能得到尊重和认可,也都能在各自的细分行业内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如果有一天,在人们心中,博士不再等于厉害,教授不再等于牛逼,那么考研培训机构们也就犯不着再去“包装”老师。
等到那一天,那些头顶着假名字、假学历、假职称的考研辅导老师就都能站到光天化日下,卸下伪装,堂堂正正地对学生说:“我不是博士,也不是教授,但我很牛逼!”
社会需要这一天的到来。
我们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不骗人,就赚不到钱吗?王志超,北京考研数学辅导老师,赢家考研CEO,全国畅销书《高等数学轻松学》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