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香澜梦东篱煮酒
红楼第一回,用“月”

红楼第一回,用“月”

作者: 甘草国老 | 来源:发表于2023-09-30 20:0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4期“月”主题活动。

说起“月”,作为实物月亮,中国人该是世界上最能歌颂其美、其德、其韵的人,中国还有跟月有关的节日、传说,月有潮汐,月,作为时间使用的时候,还可以加上情绪作用。中国人对月的喜爱,倘若月真有情,恐怕也会感慨万千。

对“月”的喜爱,自然也少不了《红楼梦》的作者。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就没少用“月”。

姑苏城,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的乡宦甄士隐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尘世人物。甄士隐抱着三岁的女儿英莲玩耍时被一僧一道中的癞头僧看到,口中念了四字言“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里面“佳节元宵”是指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月”在《红楼梦》中第一次暗暗登场。

“月黑风高夜”,搞事情都爱把“月”拉上。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是月圆之日,是团圆幸福的节日,古时的夜市上有彩灯、舞龙、杂耍猜灯谜等等活动,热闹非凡,偏偏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悲剧发生,英莲丢失了,而且在两个月后的三月十五这日,葫芦庙内僧人炸供品的时候不小心起火,连累旁边的甄家被烧光。寺庙在每月的农历初一或十五有一些法事,这里英莲在正月十五丢失,她家在三月十五毁于大火,正应了那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两次都是在月圆之夜。

在这一回中“月”也出现在诗中。

话说,当时贾雨村以一名穷儒的身份寄居在葫芦庙中卖字为生,筹备上京赶考的路费。书中借甄家丫鬟娇杏之口说甄士隐看出贾雨村是有志向之人,而且有意资助他些钱财,丫鬟思忖间多看了他两眼,那里贾雨村就开始做起了白日梦,“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因为别人回头看了他两眼,还不是因为对他有意,这个贾雨村就开始胡思乱想,“未卜三生愿”,以为丫鬟对他有意。在“频添一段愁”里面就有了月亮。李白在《长门怨》中有“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这里应该是引用了李白的“一段愁”,而“频添”就是说月亮经常增添自己的烦恼。

自己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凭什么想那么好的事,他不免愁眉紧蹙。唐代李复言所著《续幽怪录》中有杜陵人韦固遇到一个老人在月下为其指定婚姻的故事,“月下俦”既是月老的意思。

而“蟾光如有意”更为直接,“蟾光”就是月光,希望月光能引起丫鬟的思念,最好是能直接告诉那个丫鬟,让她也想念自己。

在这首诗中,贾雨村假借“月”来抒发自己的妄想,还拉来了月下老人。

贾雨村感慨的时间是那年的中秋节,也是英莲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团圆节。那天,甄士隐结束自家的团圆宴,来解贾雨村寂寥,半醉之时,贾雨村想到自己的现实处境,对着当头明月作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三五”就是十五日,月圆之日,“满把晴光护玉栏”,满月把光辉撒在玉栏杆上,好像是护住栏杆。后面两句更有出处,相传宋太祖还不是皇帝之时,做了一首诗有“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辉。”月亮在海底的时候,一切都隐在黑暗中,当升到高空中的时候,所有一切都辉煌明亮,显示出一种磅礴的帝王之气。这里贾雨村仿作“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暗指自己的抱负,博得甄士隐恭维“今之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你马上就会飞黄腾达了,此后甄士隐赠送贾雨村50银两套冬衣。

贾雨村借月咏志,即寄托他的想入非非之情,又抒发他励志为官的抱负,不过,这样一门心思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私欲而钻营的人进入官场也是攀附权贵,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赃官、贪官。

一个靠人接济、居无定所的穷书生,对月浮想联翩的竟然是希望玉人想着自己,他好登楼相会,而且还以过去皇帝的胸襟来比拟自己励志做官的抱负,此人的卑劣在这里已经埋下伏笔。

对巨著的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以上只是个人阅读的感想,如有雷同,握手,如有不同,请忽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第一回,用“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gd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