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福建省古代文化艺术之家
在金门南明史迹论坛上的讲话

在金门南明史迹论坛上的讲话

作者: 咸阳古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19:31 被阅读0次

    在金门南明史迹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学者,金门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刚才叶主席介绍我是南明历史的专家,实在愧不敢当,本人大学读的是工科,当过律师,现在给政府打工,混口饭吃,对南明史,充其量,就是个业余爱好者,跟专家这称呼太不相称。当然,硬要说成“专家”也行,不过,得在“专”字前面要加块石头,是砖头的砖而非专业的专。普通话发音一样,闽南话才讲得清楚,我是砖家而不是专家。对历史俺完全是个门外汉,只是平时喜欢读书,胆子大,脸皮厚,不知天高地厚,写了点东西罢了。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金门,感觉却很亲切,仿佛似曾相识,梦里经常来过似的。我想,这可能跟我读过的南明史经常涉及到金门有关。当漳州团团长林瑞虹老师要我写篇有关金门的南明史论文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鲁王,他是南明诸多抗清政权坚持最长久的,过程最曲折的,而且他最后就是死在金门,埋在金门,还被我们金门的百姓戏称为“番薯王”,而我儿时的小名就叫做“番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其次我想到的是郑成功,他多次把金门当成抗清基地和中转站,但是,郑成功历史上真实的面目是否跟我们印象中的一样,是一个纯粹的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我想,这跟他死的时间点有关,如果他再活10年,他很可能就成了乱臣贼子,如果他能再活20年,并且开疆拓土,那就成了太祖太宗。然而,他活到39岁就死了,正是时候,就成了民族英雄!

    这两人同在闽、浙沿海一带抗清,有段时间甚至同在金门,两人在同一屋檐下, 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究竟关系如何,有什么合作和摩擦?

    《明史》的记载竟然是郑成功淹死了鲁王,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恩怨纠葛?如果各位老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读读我的文章《鲁王与郑成功的恩怨纠葛》,并且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具体内容我就不展开了。倒是借此机会,我想向各位老师请教两个问题,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读历史时,最头痛的就是如何如何判断和甄别史料的真实性。众所周知,清修《明史》,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尽量抹黑对方,往自己脸上贴金,那是常有的事,这样的做法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完全可以理解,只是苦了我们后面的读书人。在这一点上,明末和南明史尤为明显。

    虽然前几年明史热过一阵子,但南明史对多数国人来说,还是很陌生。比如,我的家乡福建省东山岛,是明末大书法家黄道周的故乡。黄道周是文天祥一样的人物,比文天祥有才,事迹比文天祥更感人,可是,却鲜为人知,这说明明末和南明史普及得太少太少。

    史学界有种说法,叫做隔代修史,意思是说,隔代写的历史更靠谱。明末和南明史正好碰到这样的情况,清朝对南明是不承认的,所以写得太简单,一笔带过,而就这一笔,也是水分多多,让人不敢轻易相信。民国又太匆匆,长年战乱,也无心修史,建国后,顾诚、谢国桢先生的所修《南明史》应该是最好的,可惜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还是有些美中不足,如今,网络上也有不少草根在写南明史,可是,感觉总是缺乏系统性,没有出现什么大作品。

    因此,鄙人认为,现在是重新修撰《南明史》的最好时候,如果两岸有学者大师来做这件事,必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工作之余,本人愿意充当马前卒,别的不敢说,帮忙查阅资料,递茶倒水,俺还是挺专业的!希望两岸的大师能给我这个机会,特别期待!

    二、写历史如何在严谨性和可读性取舍。原来历史给我们的面目总是西装革履,一本正经,让人敬而远之。后来,易中天先生评三国,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都把历史写得轻松活泼,幽默风趣,让人爱不释手。本人写了些东西,也是尽量写得轻松好看一些。自己看着看着,有时也会笑出来,就是不知道别人看了会不会笑。

    然而,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真实,或者尽量真实是历史作品的生命,写得太轻松,必然会让历史的严谨性打折扣,比如,整篇的注解怎么可能让人轻松阅读?另外,把沉闷的历史换成轻松、幽默方式来表达,其中必然会夹藏不少自己的私货。这同样会大大削弱历史的严谨性。

    这一点,让我一直很困惑,不知各位老师是如何处理,有什么更的办法没有?有的话,能不能别藏着掖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最后 ,欢迎大家有时间到东山走走,我们一起吃东山海鲜,喝金门高粱,听道周故事!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金门南明史迹论坛上的讲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rt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