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心灵,何处躲藏?

作者: soliar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21:59 被阅读18次


        1

              这是我初任教时所教的一个学生。
              这是一个浑身笼罩着忧伤的孩子。
              十一二岁的年纪,看起来阳光灿烂,似乎他们处在人生最幸福的时光里,连打呵欠都沾染着童话的色彩,幸福得像童话里的小鲤鱼一样,开心得要冒泡一般。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拨开七彩的泡沫,那华光易碎,一如我们眼前的那片虚幻。注意到他,源于他的一篇文章。似乎是千篇一律的题目——“我的老师”,他怀着沉重又隐藏着痛苦的感激心情,回忆着小学三年级的张老师——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为什么呢?经过了解,才得知三年级时他并没有现在的成绩好,那时候可能处于被老师放弃的位置,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当时他的一位老师与另一位老师的交谈,其中一个老师说道:“还管他干什么?整天坐在那儿也不知道在干嘛,简直是榆木脑袋。”一听这话,犹如当头棒喝,把他打得天旋地转。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刺进了他幼小的、稚嫩的胸膛。于是,压抑的痛苦,将他的头颅一寸寸地往下压,从此再难抬起。他说:我觉得我的世界一片黑暗,一刹那间,寒冷侵入骨髓,把我的希望冻得粉碎;从此,在课堂上,每每我要学习的时候,那两句话就在我的耳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像一群嗡嗡乱响的苍蝇……我再也不想听那个老师讲课,总想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深深地躲藏。
              外边阳光普照,我的心里却是万里冰霜。


    2
              当我读到这些话语的时候,我的心禁不住打了个冷颤,这还是我们以为的六年级那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吗?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斥着多少痛苦,他稚嫩的肩背上,又背负着多么沉重的负担呀!怪不得他如一只受伤的兽,深深地躲藏在角落里不声不响,原来是在独自疗伤。我多想伸出双手,拥抱他,抚慰他的伤痛,可是似乎有一层无形的界限,阻挡了我,使我只能在旁边远远地遥望。
            这层结界是什么呢?
            我想了又想,最后终于明白,那是他给自己树立起的一层厚厚的防护罩,坚决地阻挡着别人的亲近。但是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的宝贵的阳光呢?也被他冷漠地关在了心窗之外。这些还是能被我们关注到的事情,而那些我们体会不到的呢?恐怕就成为了他一生心灵的创伤。
            作为老师,语言就是武器。在不能理性对待一个人的时候,语言就仿佛炸弹,能将人伤得体无完肤。而他,也再难相信别人。这根扎在心底的刺,就这样越发尖锐,越发坚硬如铁。
            柴静在《看见》里说道:“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可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有一扇敞开的窗门,但愿我们每一个做老师的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过错而令其心门紧锁,成为再也不能跨越的沟壑。


    3
            静坐床前,回忆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自己高中时的班主任张老师,也由此回想到了自己初中升高中时那个难以度过的关口。当时的我没能考入县里的一流高中,在母亲的坚持下,我被她送进了县里的一高就读。彼时的我,在班级七十多人的情况下,位居倒数的地位。这对从小品学兼优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当时的心中一片灰暗,似乎终日阴雨连绵,没有晴天。
            然而,一开学,我便遇到了我们的张老师,他用一贯的鼓励的话语打开了我们高中生活的大门,并且告诫我们初中的成绩并不影响高中的成绩,新的开端便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些饱含真情的话语,朴实而又诚恳,一如现在的我对每一届学生的鼓励。
              正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被当初那个幼稚而思想简单的我,信以为真。于是,发愤图强便是我几年生活的写照。至今回想起来,若没有吾师的鼓励与关怀,恐怕就没有如今这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更不可能会有机会遇到这些亦师亦友的小“朋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受伤的心灵,何处躲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tf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