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林语堂说春天要做三件事:“赏花、踏青、喝茶”。春天的暖风,润绿了茶山,也让人愈发期盼尝一口春天的味道。
周末适逢黄金茶开采,几个朋友相约去黄金茶生态园赏景品茶,早上7点钟我们就出发了。
黄金茶生态园位于县城西北部的一个乡镇,距离县城大约15公里,沿路青青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还有准备插秧的蓄水田,构成了春天的五彩画,欣赏着美景,不一会就到了茶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680/e181e6b657927b8e.jpg)
刚到茶园入口,就看见满山的采茶女游走在茶垄间,双手上下翻飞,想起那句歌词:“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真的很形象,如诗如画,瞬间就让人迷醉了眼眸!
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养分积累,再加上春季适中的温度和充沛的雨量,使得抽芽后的茶树,长得毛茸茸的,又肥又厚,随手抓一把,仿佛空气中都带着茶香。
此情此景,我们怎么能不去体验,迅速融入采茶女之中。
“采一芽一叶,不要采芽米,也不要采老梗,今天开采第一天,不以数量计,固定工资,保证质量”。公司老总站在山头,大喇叭吆喝着。
“只采一芽一叶,那多难摘呀,别的茶山大小都要”,妹妹小声嘟囔着。
“他们这是黄金茶,采摘标准很高的,品质好,茶叶价格比普通毛尖贵好几倍,听说今天开采,干茶很多顾客已经预定”。我告诉妹妹,茶山老板是我闺蜜的朋友,她时常给我普及黄金茶知识。
茶山老板看见了我们几个假采茶女,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山顶茶楼品茶,我们在茶垄间拍了一些照片,实在不忍心弄坏了那些嫩芽,就随老板去了茶楼。
老板给我们介绍,这个茶山是他们兄妹四人共同出资建设的,从2014年的400亩,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00余亩,茶园绿色无公害生产,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人工除草,带动了附近群众就业增收,现在县里把黄金茶,作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支持发展,茶园也正在作为全域旅游示范点打造。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680/c9cd0a5eabeb83ec.jpg)
老板还告诉我们,炒一斤干茶,需要四斤左右鲜叶,大概6~7万个芽头。
“6~7万个芽头?我的个神,那不要采茶女采6~7万下吗”?小王吐了吐舌头。
“是啊,我们做茶人,非常爱惜茶叶,有时甚至有些吝啬,因为我们最知道一杯茶来之不易”。老板边说边招呼茶艺师给我们泡茶。
茶艺师准备了四个玻璃杯,先用开水温杯,然后注入三分之一水,再用茶勺拨了大约3克茶叶,再加水至7成,只见茶叶上下翻飞,茶汤鹅黄隐绿,顿时茶香四溢。
茶艺师一套流程娴熟优雅,我们欣赏着茶艺,品着香茶,不知不觉就到了11点,老板歉意地对我们说:“不好意思,不能陪你们了,我要下去看看,验收采茶女们上午采摘的茶叶了”。
正好我们也想了解一下整个制茶过程,“可以带我们一起去看看吗”?我问老板。
“当然可以”!
我们跟随老板到了收鲜叶的地方,远远地就看到排了长队,听发茶篓的工作人员介绍,上午来了400多人,分批收叶子,有的在排队,有的在吃午饭,错开省得误工。
收鲜叶技术员,一个一个检查采茶女们采摘的鲜叶,对不合标准的让重新挑择,直到达标。
茶乡制茶人,非常好客,在新茶采摘期间,凡是去买茶的都管饭。茶场有两个伙房,采茶工在大伙房,中午两菜一汤,米饭、馒头随便吃。
来客在小伙房,老板留我们吃午饭,制茶师傅还有媒体人,我们一桌,席间听老板介绍,他们下步想向茶旅融合方向发展,黄金茶生态园正在申报创建3A级旅游区。
鲜叶摊凉三个小时,制茶师傅开始制茶,他们制作的是扁形茶,制茶机子是四组流水线,鲜叶从一边放进,传送带传送到每台机子,一个流程下来,茶叶只是半成品,再经过脱毛和提香,就是成品茶了。
今天上茶山,见证了一杯茶从鲜叶到茶杯的过程,感受了舌尖上第一缕春天的味道。也让我体会了制茶人的艰辛,更加珍惜每一杯茶,不虚此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680/6ba41a928159bc0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