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之前对鼓浪屿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概念,只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海岛,上面有许多精美的外国建筑,家家户户都有钢琴,每天鼓浪屿上方都飘荡着悠扬的琴声,堪称人间仙境。
对了,还有著名的诗人舒婷曾经住在鼓浪屿。
舒婷是我们当年的诗人,还记得一篇诗作,致橡树,描写了两棵橡树的爱情。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
有人去探望舒婷,她就住在鼓浪屿上,房子很小,家里堆满了书。那时候车马都慢,鼓浪屿也没有这么多人。
去年鼓浪屿申遗成功,更加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据说周末人潮汹涌,本打算避过周末,等周内人少一点再去鼓浪屿。可人算不如天算,等周六预订轮渡票的时候,发觉周一二都没有票了,周日反倒有票。只好临时改变行程,周日去鼓浪屿。
去鼓浪屿的轮渡和上海一样,乌央央一大群人挤在渡口栅栏前,偌大的候车厅卫生间只有可怜的几个位置。等待时有个小伙子抱着一个肉呼呼的小婴儿,胳膊小腿都露在外边,特别可爱。
天气预报是小雨和多云,但是天上蓝天白云,太阳底下晒得要命,丝毫没有下雨的意思。

轮渡从东渡码头起航,极目远望,远处的海沧大桥似一条彩带飘过,前方浩瀚的大海碧波荡漾,厦门本岛沿岸现代化高楼大厦,令人心旷神怡。
美景还没欣赏够,内厝澳码头已然出现。从轮渡上下来人们一哄而散,许多人沿着既定的路线着急去打卡。我们的旅游是休闲游,哪里人少就去哪里,手里捧着轮渡上买的手绘地图,随意隐没在鼓浪屿的小巷中。

走在幽静的小巷,路边饱经风霜的老洋房,清凉的海风从耳边吹过,这种感觉真是很奇妙,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几十年前是谁修建了这些老房子,这些老房子里发生了什么样如歌的故事,如今房子的后人都在哪里呢?
路边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制作海蛎煎,厦门的特色小吃。用柔软的海蛎子和面粉、鸡蛋和好,摊在铁板上用油慢慢煎制。铁板发出哔哔滋滋的声音,一阵香味向四周弥散开来,日子就这样慢慢从手底溜了过去。

小巷的深处,惊奇的发现一栋古老的中式建筑。门前一块石碑,上书吴氏宗祠。整个建筑为二层,古香古色,飞檐冲天,红砖墙面,是传统的中式风格。不同的是,二层有一圈很宽敞的平台,明显西式样式,有点中西结合的意思,很有特色。

沿着小巷向鼓浪屿的中心前进,不久一座小庙进入眼帘。这个庙规模很小,似乎是一个城隍,也可能是一个土地庙。整个小庙只有一间大殿,中间拜着神仙,香火缭绕。
门口有块空地,红砖铺成小广场,中间摆放着一个铸铁三脚香炉,香炉后面有一个香亭子。广场左边是一块巨大的山石,粗粝的石头中间刻了一个大大的寿字,用朱漆描红。
这是中国人一种朴素的宗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仙,只是一个不出名的人物,但是人们会朴素的纪念他,朝拜他,希望他能大显灵通,保佑本地居民。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朴素的信仰在过去遭受到了致命的毁灭,不过在近些年慢慢得到了一些恢复。

在大殿的侧面墙上,贴了许多小小的红纸条,上面一笔一划地写了捐献者的名字和捐助的金额。右边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榕树,三个人才可以围住,树干虬枝,枝繁叶茂,密密实实的遮挡在小庙的上空,这是一棵神树,默默的保佑着本地。
榕树是典型的南方树种,可以生长的很久,树冠遮盖很大一片空间。从树干上垂下来许多根须,落地即可生根。
记得家乡有许多桐树和柳树,也是很高大,夏日的时候可以躺在树下乘凉,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儿时难忘的记忆了。


沿着一条小巷向东走,从通往北边的小巷里,隐约发现绿地的影子,于是我们就追逐绿色而去。小巷的尽头是几栋八十年代风格的老家属楼,出来后豁然开朗,眼前好一大片绿地,好似武陵源里的别样境地。

这里是一大片绿地,绿草茵茵,四周各种参天的大树,榕树居多。有一棵树上开满鲜红的花朵,像早晨的朝霞,异常美丽,原来这就是有名的凤凰木。

前面几位白发老人,一路走着,一路慢慢闲聊。这里很安静,没有车辆,没有店铺,没有游客,游客都去了著名的景点,而这里只有大片的绿地,一个真正的绿色的世界。
空气非常清新,夹杂着海风的鲜味,抬头向不远处看看,哇,竟然看见了大海,隐约有大海的声音,这才是我想象中的鼓浪屿,海边,绿树。
想起了海子的诗,
我想要一栋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中午网上找了家餐馆,据说不远,拿着导航在小巷里钻来钻去,好不容易在一家老房子的后面找到了。寻找没有白花功夫,这家餐馆真材实料,海鲜粉海鲜暴多,非常新鲜,大虾明显是活的,肉很弹牙,鱼丸蛤蜊都很美味。

尤其特别的是,餐馆院子里一棵巨大的龙眼树,抬头一看,上面结满了成熟的龙眼,一捧一捧的,硕果累累。主人说,这个龙眼舍不得来吃,专门来看,真是奢侈,不过真是大饱眼福了。确实,很多东西并不需要占有,用心欣赏就是一种美好。

餐馆外面院子有一张巨大的木头桌子,可以在龙眼树下喝茶,环境优美,真想继续坐下来,就这样惬意的坐下来,什么也不想,就坐着。可是,想想美丽的鼓浪屿还有那么多好地方没去,实在舍不得离开。

鼓浪屿上特别吸引人的还有那些风格各异的外国建筑。鼓浪屿最早有各国领馆,英美日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被称为万国建筑群。建筑被称为流动的音乐,既满足了人们的实际居住需要,又满足了审美的需要。
对于老洋房,我有着浓厚的兴趣。除了建筑本身外,建筑背后的故事更引人入胜,那凝聚了一段生活,一段时光,一群活生生的人的悲欢离合。


在小巷里流连忘返,慢慢寻觅,终于来到鼓浪屿上最著名的景点,日光岩。日光岩坐落在日光寺里,是鼓浪屿的最高点。
站在日光岩最高点,环望鼓浪屿和厦门,这里视野辽阔,海风呼啸,海上群岛像航母一字排开,轮船像树叶一样慢慢浮动,岛上别墅红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错落有致,在蔚蓝的天空下,这是多美的景色,笔墨难以形容。



日光岩出来找了家咖啡馆略微坐了坐,便直接去了郑成功纪念馆。这里记载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生平,永远值得我们纪念。院子里有郑成功的坐像,在大炮的衬托下格外威武庄严。

这栋别墅也是一个知名的老建筑,门口高大的立柱有些古罗马的味道,屋子里棕色的实木楼梯和地板显示低调的奢华,坐在二楼极其宽敞的阳台,向外望去,郁郁葱葱的各种植物映满眼帘,空气中略带一点湿气,浓郁的南国美景。

鼓浪屿上没有机动车,全部靠一双脚。可是好玩的地方很多,实在来不及。我们只好挑一些了。
在菽庄花园边,有一片沙滩,特别美,到了下午太阳不那么晒了,很多人来到这里游泳,玩水。小孩子带着游泳圈,在水里开心的叫着嚷着。
大海是神奇的,望着了无边际的海面和一波一波涌向岸边的海浪,多少烦恼如同沙滩上的白沙一样被海浪带走,就此消失。

夜幕逐渐降临,蓝色的天空也慢慢的暗了下来,海水由深蓝色变成了深灰色,海浪依旧执着的扑向岸边,像一位深情的诗人发出浅吟低唱,坐在白沙滩,望着眼前一切,世界在此瞬间永恒。
菽庄花园里海阔天空巨石。

被台风吹倒的巨大榕树。

马约翰体育场。

铁板章鱼腿。

夜色里的鼓浪屿美食街。

最美拐角的相遇。

一派南国风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