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提亲
01
光阴似箭,山花很快就长到了十七岁,这枝艳山花开始长出了粉红色的花蕾,引来了第一个提亲的媒婆。
邻寨有一户张姓人家,儿子不到十三岁,刚刚小学毕业,他们认为,一个农村娃,小学毕业就算有文化的了,没打算让他继续读书。
他们想,中学只能到县城去读,三十多里的路程,非得住校不可,学费、住宿、吃饭得花很多钱,还不如就在家里种地实惠。
这一年,男孩刚满十四岁,父母就张罗着给他找媳妇。
他的大名叫张宝生,此时才一米五不到,正是长个的时期,按说应该正在叛逆期,可他一点也不叛逆,性格温顺,说话慢声细语,加上有一张白白净净的脸,到有些像个小姑娘。
他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很听话,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他还不知道娶媳妇有什么好,他也没想过自己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家里要去给他提亲,他不置可否,仍然每天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割草,下河打鱼、捞虾。
宝生家有一个远房亲戚,三花寨子里的一位大妈,宝生叫她二姑。
两家平日里有一些来往,有一天二姑到宝生家寨子边的供销社买东西,正好碰上宝生的母亲。
闲谈中说到了宝生,二姑问:
“宝生快十五岁了吧?”
“是啊!过了年就满十五了。”
“找媳妇了没有?有合适的吗?”
“还没有呢?不晓得有那家姑娘会看上他?他整天不吭不哈,三棒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有人会喜欢他么?”
二姑看了看宝生妈,悄声说道:
“咦……,我们寨子里就有一个姑娘,江上军家的大女儿,是一个有嘴有手,能讲会说非常能干的小姑娘,只是比你家宝生大两岁,你觉得怎么样?”
宝生妈一听哈哈一笑说道:
“你说的是三花吧?这姑娘我知道,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姑娘,大两岁有什么关系?就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
二姑说:
“管它呢,去说说看,兴许能成也不晓得。”
“那就请二姑你帮忙去说说?”
二姑一口应承下来:
“好吧,我就去试试,哈哈!我这辈子还没做过媒呢,要是做成了,就算我这辈子也做了件好事了。”
“那就麻烦二姑了。”
二姑此时和宝生妈一样的兴奋:
“三花父亲回家探亲过年,昨天刚到,趁三花父母都在,我今晚就去,先探探口风。”
“那就这样说定了,现在也不早了,二姑不如先到我家吃中饭,下午你再回去怎么样?”
二姑摆摆手:
“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一大堆事,等忙完了,晚上我就去三花家。”
说罢,走出供销社,返回家去了。
02
江上军刚到家的第二天,寨子里就有人来请他写对联。
晚饭过后,三花开始收拾碗筷,两个弟弟眨眼的功夫已不见踪影,找他们的伙伴玩去了,父母和两个最小的妹妹围坐在火炉旁,天色已晚,屋子里只有一点微弱的亮光,三花母亲用火柴点亮了桌子上的煤油灯,家里一下子亮堂了许多。
三花妈刚刚坐下,正准备和丈夫商量一下哪天杀过年猪,哪天打糍粑,还要进城买些什么,忽然门口自家喂的狗汪汪汪叫了两声,她赶紧开门出去看是谁来了。
“啊哈,三花妈在家呢。”
“喔 是伯妈来了,快进家坐。”天黑看不太清楚,三花妈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来了,他就是宝生的远房二姑。
招呼客人进屋坐下,三花妈问道:
“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家?稀客呢!”
“我今天来,是有件事想跟你们说说。”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宝生二姑咳嗽一声,清了一下嗓子说道:
“哎呀,我从来没做过这种事,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
三花妈是个急性子,对着客人大声说道:
“有什么不好说的?你直说就是了。”
宝生二姑这才慢吞吞的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去供销社碰到我那远房的舅妈,她看上了你们家三花,要我来你们家为她儿子提亲,不知你们意下怎样?我们都是两个相邻的寨子,也不用我介绍,想必你们二老对她家也是了解的。”
这让三花父母都感到有些意外,他们好像这时才意识到女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三花父亲江上军问道:
“你说的是张小康家吧?”
“对对对,就是他家。”
三花妈随后说道:
“这家人家在我们这一带,的确算得上是好人家,宝生这孩子我也知道,忠厚老实,人也勤快,但这事我们还要跟女儿商量后再答复你,行吗?”
“行,没问题,我过两天再来听你们的决定。”
宝生二姑说完起身就要告辞了,说还得回家喂猪去。
他们说的话,在隔壁厨房洗碗、煮猪食的三花听得一清二楚。
2020年09月15日于长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