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知乎”知识社区的忠实用户,自然少不了对知乎“大神”们的顶礼膜拜。前些日子,知乎大“V”采铜老师出了本新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听书名就够吸引人的哈),随即买来读了三遍,论收获可谓有“三重体会”。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第一重:您写的东东——我早已知道啊
由于本人混迹于知乎知识社区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对于自我提升的各种方法原理也了解一些,因此,在初读《精进》这本书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赶脚——您写的东东,我早已知道啊!因此,在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唯一的收获也就是用铅笔划出了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段落句子,此乃读此书的第一重体会,这样的读书体会恐怕很多人有同感。
学习新知识,最要不得的态度就是——“这个我早已知道啊”。
采铜老师讲,我们去接受一个新的信息材料,总要调用我们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去与其对比。这种对比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解码方法。但是我们常常只注意到不同材料之间相似的部分,因为相似就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来的知识无须进行任何更改和校正(唉,我们生性多么懒惰),其坏处就是我们的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地扩展。
我们天生就容易看到事物的相似性。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自动在记忆中搜索匹配与之相似的事物,希望能跟已经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且这种策略在大多数情况都是有效的。医生看到普通病例时,他的头脑里迅速找到之前自己诊断过的大量类似病例,并能够迅速作出诊断,开出处方。一家人看电视,总会有人说,这个演员像咱们社区(单位)的那谁。但是,对于学习新知识来说,这种策略却没有任何好处。
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他们最富启发性。”不同之处才是知识,对比差异才有新的发现。当你要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抛去先入为主的观念,先停下你试图找跟已熟悉事物关联的欲望,承认新知识的复杂性,并解构重构知识体系。如果你的脑袋里全是“这个我早已知道啊”,无疑就关上了真正学习的大门!
仅仅满足于“我早已知道啊”,是难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的。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采铜老师所写的很多方法技巧我早已知道,但是我却没有能耐出一本自己的书,甚至是写出那么好的文章。
第二重:原来不止这些啊
精进不止带着“我早已知道啊”的自豪感,我利用业余时间走马观花式地把《精进》读了一遍,用时不到六天。好在我醉心读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这样的好书只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于是乎又读了第二遍,有了第二重体会——原来不止这些啊,用时五天。
有了第一遍读书体会作基础,再读时我就把重点放在了没有划线的部分,希望能够补缺拾遗,发现新的知识点,没想到这一招还真有效。再读的过程中,我划出了远超第一遍的重点内容,不仅如此,还用铅笔在书页空白处写了大量的旁批。单位同事看了,开玩笑说:你写的旁批快要比原文多了。对比第一遍的读书体会,我不得不承认——原来不止这些啊!
我所划出的重点内容,自然都是采铜老师在书中关于自我提升的归要,是归纳的结果。而我所做的旁批,则是这些知识要点在我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领域的种种现实表现,是演绎的结果。
我们天生就善于运用归纳法。“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句话就把一部历时三年才完成拍摄的电影给归纳了。尤其是当前,各种信息材料铺天盖地,不运用归纳法就不能认识事物。归纳法也是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一本书读完了,总要回过头来,梳理回顾一下,全书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又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归纳使得我们的认知、记忆和表达变得容易。而读书学习却不仅需要归纳,也同样需要演绎。
采铜老师在《精进》一书中讲,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并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去思考这些知识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的关联。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养成了以记忆为目的的学习习惯,只思考着如何能够在考试的时候将答案默写出来,却没想过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运用起来。一旦我们将所学知识点联系到一个应用情境中,跟实践领域联系起来,被归纳了的知识就被你重新演绎了,我们会发现原来所学知识有这么大的实践价值。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在知乎上问:“读书早晚都会忘记,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了。
阅读方法
第三重:我也想写本书了
带着“原来不止这些啊”的羞愧感,我又读了第三遍,用时十二天。其实,读完第二遍,已经很有收获感了。但是,网上买的新书还在邮路上,手边又一时无书可读,索性再读一遍吧,总归是好事。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
我一直在学习研究“如何构建个人思维体系”这个课题,但是手头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只能自己探索感悟,偶得一些个人零碎体会,却难以成文。在读第三遍的过程中,我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内容了,转而研究起书中的文章(或是段落)是如何写就的,采铜老师究竟运用了哪些论证论述方法把道理讲清楚了。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在P209看到一段很精彩的论述,读第一遍时我把它作为重点划了线,读第二遍时旁批“论述方式很精彩”,读第三遍时又批“深刻的观点加上好文案”,并思考能不能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来撰写有关思维体系建设的“干货”文章。
采铜老师在《精进》中举了一个例子,《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这位著名的黑客兼创业导师在书中,对编程和绘画这两种创造性活动的相似性进行了完美的论述,少时学画的经验迁移到了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使他对变成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在我看来,不仅是经验可以迁移,方法、技能和思维都可以迁移。在读第三遍的过程中,读书牵引着我的思维,让我对思维体系建设的很多疑问都有了启发性思考,迸发了更多的思想火花,写出了几篇体会文章(当然,也包括这篇在内),甚至都让我有了“我也想写本书了”的宏愿了(算自我意淫吧)。
最终带着“我也想写本书了”的满足感,我完成了天马行空式的第三遍阅读。
网友评论